“1+X”证书制度背景下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1-12-25王玮,费莉,彭洪
王 玮,费 莉,彭 洪
(重庆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随着“1+X”证书制度在全国各大职业院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也逐渐参与其中。2019 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1],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将实施“1+X”证书制度上升为我国职业教育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举措。“1+X”证书制度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推进“1+X”证书制度需要技艺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实施“1+X”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
“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X”代表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和“X”相对独立,“1+X”不是简单地两者相加,也不是“双证书”制度的延续[2]。其中,学历证书代表人才的总体质量,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沟通能力、创新意识、家国情怀等,以及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职业态度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代表学生获得的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专门技能和能力[3]。“1+X”证书制度并不是弱化学历教育的作用,而是在保障学历教育、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鼓励高校学生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是缓解“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才”等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有效方法。“1+X”证书制度将学校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有利于各大高校与地方企业深度融合,让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能有效对接地方产业,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1+X”证书制度是一种创新理念,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益探索,是培养大国工匠、实现智能制造强国之梦的有力支撑,是提升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略。
2 实施“1+X”证书制度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
实施“1+X”证书制度对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是证书制度落地的关键,是证书制度取得实效的前提条件。工程实践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意识强。实施“1+X”证书制度就是要面向工程应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有极强的工程意识,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结合,以紧随产业发展、面向工作岗位、解决工程问题、服务企业发展为目的,将工程思想、工程意识融合到日常教学中。
2)技能更新快。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直面企业人才新需求,洞察行业发展新趋势,随时保持学习态度,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补充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重构个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构。
3)实战经验多。实施“1+X”证书制度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与从事专业相对应的行业气质和职业素养,而这些气质和素养的习得离不开丰富的实战经验。
4)教学方法优。“1+X”证书制度突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校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范式,根据教学需要,将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融入讲义、教材、资源库、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开发多维的教学资源,确保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融会贯通。
3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现状及成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职百万扩招和专升本扩招),高校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大批拥有高学历的青年博士被引进到高校教师队伍。虽然这些青年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科研能力,但他们中的大部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很少参加技能培训,极少参与职业技能鉴定,在实施“1+X”证书制度过程中,既不能给予学生工程实践指导和技能传授,亦不能参与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严重影响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难以实现“1+X”证书制度的初衷,使“1+X”证书制度不能较好地落地实施。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3.1 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
目前,除高职学院以外,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也纷纷实施“1+X”证书制度,并将“1+X”证书制度作为学校招生宣传的亮点,将其放在显耀的位置,以期能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但与之配套的政策尚不完善。比如:在现有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缺乏系统性、卓有成效的解决措施;在引进技能大师、双师型教师方面,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尽管每年均有发布引进人才公告,但效果甚微,甚至一无所获;教师在参与技能大赛获奖,或指导学生参与技能大赛获奖后获得的津贴微薄;在绩效考核体系中,对参与企业挂职、技能培训、技能鉴定等考核权重低;虽然重视各种比赛、技能大赛结果,但给予的前期投入、过程关注和经费支持甚微;对工程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精湛的工匠之师给予的课时津贴没有明显优势。
3.2 教师自身认识不到位
目前,部分本科高校教师在理念上认为,“1+X”证书制度就是职业技能培训,是中职、高职学校开展的工作,本科高校参与“1+X”证书制度“有失身份”“浪费人才”等,认为本科教育重在讲授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而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通过企业实习培养。带着上述错误观念的教师,对“1+X”证书制度知之甚少,对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够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鉴定不甚关心,主要精力放在做科研、发表SCI、EI论文上。
3.3 教学任务安排不合理
1)将理论和实践分开。在实施“1+X”证书制度下,部分高校仍然将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分别安排给不同的教师执教,承担理论教学的教师没有参与实践教学的机会,该部分教师逐渐淡化了工程实践,并最终导致其实践能力停滞不前甚至退化。
2)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工程实训分开。学校教师不参与工程实训,不到企业岗位参与挂职锻炼和实训指导,教师停滞在既有的工程实践经验里,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随着新工科、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现有的工程实践经验被逐步淘汰。
3.4 教师教育经历受限制
近年来,各大应用型高校,为了迎接教育部合格评估,大量引进硕士、博士来补充教师队伍,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接受的是传统“科学范式”的工科教育,较少接触企业研发、生产一线的工程问题,缺乏项目经验和较为系统的实践锻炼,缺乏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技能,实操动作生硬,专业技能低下,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1+X”证书制度教育的理念、方法没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技能。引进人才中也有部分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技能大师等,但所占比例较小,且该部分人才年龄偏大,难以支撑“1+X”证书制度落地。
3.5 有效实践平台难搭建
要实施“1+X”证书制度,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必须先要培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各相关高校,需要搭建切实有效的实践平台,提供与“1+X”证书制度相匹配的实践机会、实践内容、实践方法等。一般来讲,企业研发、生产一线能提供最完整、最及时、最真实的实践场景,是培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最好平台。但从企业角度来看,接收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锻炼,可能会降低良品率,增加人员管理难度,同时也给企业技术机密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大部分企业不愿接收教师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锻炼。在校内建设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平台,常常出现投入资金多、运行维护难、时效期限短等诸多具体问题,有效的、能持续支撑“1+X”证书制度的工程实践平台难以搭建。
3.6 教学团队作用不明显
团队就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结合在一起的组织[4]。优秀的教学团队,可以分享在工程实践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的资源、技术、经验等,相互协作、彼此帮扶,有助于青年教师快速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快速掌握本行业先进技术,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1+X”证书制度。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较少有支撑“1+X”证书制度落地的教学团队,在推行“1+X”证书制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缺乏横向的实践锻炼及技能指导经验交流,在学生技能培养方面,进展缓慢、收效甚微。
4 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策略
4.1 转变师资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推进实施“1+X”证书制度,必须要有与之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从学校层面上看,要增强“1+X”证书制度下的教师队伍建设意识,要以服务“1+X”证书制度为目的,制定师资引进标准、培养方案、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广阔视野、工匠精神、专业技能一流的教师队伍,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确保教师既能承担理论教学,又能开展技能传授,提高“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质量。
从教师层面上看,教师的观念转变是提升教师个人发展的内驱力。教师们要把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作为个人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围绕“1+X”证书制度积极开展学习,明确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性。教师要主动研究“1+X”证书制度下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重构个人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结构,确保在“1+X”证书制度下,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成才相互促进。
4.2 积极开展技能培训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提质,加强社会资源的深层互动,开展校际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国际合作模式、网络培训模式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1)大力宣传,增加教师参加培训的内驱力。校内要加强对“1+X”证书制度宣传,主动了解当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积极关注“1+X”证书制度,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准则,企业既是生产一线,也是产业发展一线,生产一线能学到实用的专业技能,发展一线能学会新工艺、新技术,确保专业技能与时俱进。
2)加强合作,增加培训机会和培训效果。校际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国际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教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项目的生产实践、技术服务、建设管理一线工作经验相结合。打造政府引导、行业支持、高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共同参与的教师网络培训系统,实现资源全面共享。
3)建立分批次、分类别动态培养机制。应用型本科高校要通过实施多类别、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方案,实行“双师型”教师梯队动态培养。不同教师先后参与培训、同一教师不同岗位轮岗接受培训,亲身体验各个工作流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深入研讨和实习,发挥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形成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良性发展格局。
4.3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强化激励政策引导,构建完善的教师激励和评价机制,将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结合,激发教师主动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内在动力。比如,给予工程实践能力强、能开展专业技能指导,或具有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的教师相应绩效考核补贴,其课酬标准高于其他普通教师;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视为教学活动,给予教师相应的工作量计算和绩效考核补贴;对于指导学生比赛,或教师自己参加各项技能大赛,可参考《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白皮书(2014-2018)》评价指标,根据大赛级别、水平、获奖等级等等,给予相应的绩效补贴。总之,要采取必要、公正、有效的激励措施,让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在岗位晋升、课题申报、职称评审、学习深造、评优评先等方面获得应有的奖励和支持,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不断激发教师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热情,为更好实施“1+X”证书制度营造良好氛围。
4.4 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可为高校教师提供更真实、更完备的实践锻炼基地,可有效支撑高校青年教师“下企业”。校企合作过程中,要打通行业企业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向培养通道。1)让教师下企业。高校教师可充分利用企业真实、完备的实践场景,掌握产业发展趋势、关键技能、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企业文化、应用技术需求等内容,通过企业生产实践经验,培养和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2)请专家进校园。实施“1+X”证书制度的高校,可设置一批兼职教师特聘岗位,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高级技术管理人员、高级技师等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或经常邀请企业专家来高校交流经验,分享行业信息,为青年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提供灵感与思路。3)让双方均受益。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校、企双方均受益的基础之上,确保企业、高校在合作过程中均有所收益,只有付出与收益匹配,校企合作才能行稳致远,才能更好地服务“1+X”证书制度。
4.5 大力培育课程团队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与职业能力的契合度要求更高,专业与行业需更加紧密贴合[5]。这种需求给专业课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组建教学团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学团队中各位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能力互补、技能互助、经验共享、协同配合,教学团队能有力支撑“1+X”证书制度的全面实施。组建教学团体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1)面向岗位。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的职业技能,同一工作岗位需要多种专业技能,进而需要不同的课程知识做铺垫。组建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对接岗位技能为目的的教学团队,能高效服务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能有效支撑“1+X”证书制度的全面实施。2)校、企师资混编。建立校、企专兼职教师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让教师团队中既有高校教师,又有企业高级工程师、技能大师,打造一支既能满足理论知识教学,又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的创新型教学团队,确保“1+X”证书制度的落地快、实施好、有成效。
5 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实施“1+X”证书制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高校要通过调整绩效考核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等方式,助力教师提升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确保教师能胜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工作,使“1+X”证书制度能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