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2021-12-25金敬岗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人畜患病畜牧

金敬岗

(临海市农业农村局,浙江 临海 317000)

于人畜共患病而言,是指动物将疾病传染给人类,导致人类发病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在相关部门发布的人畜共患病名录当中,总共收录了26种疾病,并且在生活当中人们不断发现新的人畜共患病,因此,病种逐渐增加。在基层畜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动物的疫病情况提起重视,制定相应的防疫措施,在这过程当中,畜牧兽医工作人员需要对畜禽的疾病情况进行检测,并采集相应的血液样本,在这过程当中,如若不能做好防护,将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几率,这将会对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在畜牧兽医人员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明确人畜共患病的危害。

1.人畜共患病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带来的危害

1.1 对工作以及生活产生的危害

于人畜共患病而言,会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这类疾病的传播途径较广,可以通过皮毛接触、粪便、唾液等进行传播,因此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方式多种多样。现阶段我国经济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基层畜牧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是部分地区的基层畜牧养殖业的环境较为恶劣,在畜牧兽医人员工作的过程当中,会接触到诸多病菌,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感染几率。如若发现动物疫病问题,并未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通过后期传播,增加人们的感染几率以及感染风险,从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此外,在动物患上人畜共患病之后,也会对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1.2 对健康以及生命产生的危害

在动物感染人畜共患病之后,会将这类疾病传染到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当中,这将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一定影响。现阶段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问题越发重视,对其进行防控,但是效果不佳。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人畜共患病的死亡率相对较高,我国在人畜共患病方面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且积极落实,然而在这过程当中感染率依然较高,较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有禽流感、牛羊的肺结核等,严重时将会危及人们的生命。

2.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原因分析

2.1 接触的畜禽来源较为复杂

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接触畜禽的途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第一,农户饲养的畜禽类,农户自繁自养,按照相应的饲养要求进行养殖,对于这类畜禽而言,可以很好的对人畜共患病的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可以将感染几率降到最低;第二,本地养殖场饲养的畜禽类,在集中饲养的过程当中,相关人员会针对畜禽的自身情况进行有效管理,并定期进行疫病的防治工作,因此这类畜禽发生人畜共患病的几率相对较低;第三,外地购进本地贩卖的畜禽类,在畜禽买卖的过程当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检疫要求进行消毒或者隔离,因此这部分蓄禽类容易携带病菌。

2.2 与畜禽密切接触

于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而言,会给畜禽注射相应的疫苗,因此会与动物密切接触,在这过程当中存在抓伤、咬伤等问题,甚至可能会感染动物的分泌物,这将加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感染人畜共患病的几率。作为卫生监督检疫所的检疫人员,在检疫产品时可能存在刀具使用不当、划伤皮服等问题,或者接触到存在感染的动物产品;作为兽医实验室的人员,在工作时会对动物尸体进行检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感染的几率,若是检验的动物样品存在人畜共患病,有可能导致整个实验室的人员被感染。

2.3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于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而言,在工作之前并未接受过专业的人畜共患病培训,因此,对这类疾病的了解相对较少,在工作的过程当中缺乏相应的防范意识。因此,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工作的过程中,并未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人畜共患病进行有效防范,因此增加了感染的机遇。

3.基层畜牧兽医人员防控人畜共患病的有效对策

3.1 确保工作环境卫生

为了降低人畜共患病的感染几率,基层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应提高工作的环境卫生水平,优化工作环境,从而降低病菌的传播速度。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应定期消毒灭菌,确保畜禽生活区域的干净卫生,同时应对畜禽的空间以及水源进行消毒,科学处理动物的粪便,对动物的健康情况进行检验,确保动物健康生长。此外,应做好卫生防护措施,在日常工作当中,科学处理动物的尸体,避免疾病进一步扩散。在防疫作业期间,基层卫生监督检疫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要求管理市场中的动物产品,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几率。

3.2 加强饲养中的防护工作

在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过程当中,预防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人员可能会接触到诸多病菌,因此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防疫要求,做好定期的消毒工作。如若工作人员的抵抗能力较差,应该接种相应的疫苗,并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养殖工作当中需要做好预防措施,积极预防,从而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此外,需要做好人畜共患病的监管工作,对于易感动物而言,应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如若部分动物病死,需要及时扑杀,并做好疫病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身体健康。

3.3 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

于基层畜牧工作人员而言,应提高人畜共患病的防范意识,定期宣传与之相关的知识,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从而确保基层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基层人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先进多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通过诸多平台进行有效宣传,从而提高人们对这类疾病的认识。此外,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应对畜禽养殖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防范措施全面落实,从而控制人畜共患病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对畜牧兽医人员掌握的人畜共患病相关知识进行考核,通过考核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知识掌握程度,使其对这类病症有相应的认识。

3.4 优化动物安全事件应急机制

在基层畜牧养殖当中,部分养殖户的养殖规模相对较大,对于这类养殖户应给予必要的管理,针对疫情问题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对于养殖规模较小或者是自养自繁的散养户而言,应该宣传人畜共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在养殖的过程当中提高安全意识。对于饲养宠物的人员来说,社区人员应该积极组织相应的防疫宣传活动,使人们更好的了解人畜共患疾病,提高防范意识,降低该疾病的感染几率。从源头上进行防控,不仅可以提高畜牧饲养人员、畜牧兽医人员的疾病防控意识,而且可以使人们在工作当中提起重视,做好日常消毒工作,降低病菌的感染几率。同时需要构建相应的应急机制,针对于相应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处理,这样可以使畜禽的疫病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3.5 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工作能力

于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而言,大部分是通过传统的方式获取知识,再就业之前并未接受系统的培训,因此,部分兽医人员的素养较低,掌握的专业能力有限,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因此,在工作当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加之缺乏相应的疫病防控经验,致使基层地区的部分疫病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针对这一问题,应对基层畜牧兽医人员进行有效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知识掌握程度,并针对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应对自身发挥的作用有明确的认识,在闲暇之余学习人畜共患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来为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畜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并且规模逐渐扩大,这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这使基层畜牧防疫工作的难度加大。作为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明确人畜共患病的危害,结合该类疾病的特点,做好相应的知识宣传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通过开展一系列措施,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危害几率,从而在保证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人畜患病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人畜共患病对从业者的危害及其防控方法探析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人畜共患病的公共卫生危害、流行特点及预防策略
浅谈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完形填空训练
高二生物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