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

2021-12-25刘芳

农场经济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城乡农业农村

刘芳

(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农业经济取得巨大发展,但农业经济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城乡经济非协调发展是突出问题。城乡长期非均衡发展是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消解二元经济结构是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元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现代与传统部门二元对立现象,经济发展是不发达经济内部,出现现代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中国是传统农业为主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制约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市场化程度低等。许多支农政策实施后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但分析增长率,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市场经济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造成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建设发展多年,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得到很大改善。但不少项目是农户筹集部分款项完成,农村基础设施相比城市落后,在交通通信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在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落后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经济发展缺乏动力[2]。我国农业生产以分散个体农户为主体,有些地方成立产业化经营组织,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大大降低了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近年来中国加大农业经济发展投入,但农业经济发展资源有效利用未得到全面优化,农业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制约。随着精准扶贫的推进,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如何结合实际实现路径优化成为许多专家关注的研究课题[3]。二元经济结构存在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难题,农业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主要包括历史因素,经济体制因素等。

我国历史上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造成近现代社会工业发展落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90%的国民经济为分散的农业经济,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巩固新生政权,必须考虑国家工业化发展经济。优先发展工业是后发展国家的战略选择,由于长期采取优先发展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使得农业发展落后[4]。近年来我国采取优先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密切关系,忽视商品生产规律,从农业中汲取发展工业物质,造成农业长期薄弱,发展滞后。

中国农业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快速发展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但企业产品仅填补短缺的经济空白,乡镇企业发展缺乏后劲。由于农业效益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到城市谋生。由于青壮年劳动力文化程度较高,使得农业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村经济处于徘徊不前局面。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得到很大发展,但农民未享受到经济增长成果。政府推出系列政策未走出计划体制下强化城乡收入差距的惯性思维。中国入世使农民受益,使农民风险最小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奉行赶超战略,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不同,由于历史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重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资源消耗,当时采取以农补工的方式,1952~1990年我国农业通过税收等方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总量11594亿元,工业化从农业中调动资金9528.15亿元。剥夺农业满足重工业发展资本量的做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改革开放后农业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未得到改善。

三、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路径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薄弱,农业经济发展存在发展模式不科学,缺乏必要信息支持等问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最大问题,农业经济发展必须破解二元经济结构,要通过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制度改革等措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城乡流动,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人才资金等方面双向流动,帮助农民适应市场,促进农产品销售,把符合农民消费需求的工业产品销往农村,建立城乡信息沟通有效渠道,通过产业互动形成城乡分工合理,共同繁荣的格局。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生产高效的经济部门,必须建立适于改造传统农业的制度[5]。要通过制度改革扫除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障碍,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保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健全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等市场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概念广为人知,但其内涵任意扩充,应对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保持谨慎态度。人类学会用火后对自然界形成冲击,工业革命后带来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环境综合管理,对环境污染采取综合治理方针,抓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建设。要发挥我国政治优势,加强可持续发展宣教,鼓励农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必须完善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激发农民劳动积极性。其次,要给予农业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如国家可以通过政府宏观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管控,减少市场波动对农户造成的损失。应以培养良种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县域经济是行政区域为地理空间,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城是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方向,可以考虑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建设重点,发挥农村地域经济中心作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城乡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