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茶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2021-12-25周儒念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4期
关键词:幼林油茶高产

周儒念

(百色市乐业县林业局,广西 百色 533200)

我国人口基数大,对食用油的需求量也大。直到今天,我国市场也有很多植物油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食用油市场存在缺口。而油茶果能够产出优质植物油,所以让油茶栽培技术得到提高关系重大。油茶高产需要技术支撑。文章立足于油茶栽培的诸多实际情况,阐述如何把握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具有深远意义。

1.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种山茶科植物,油茶果是非常优质的制作食用油的原材料。其籽粒不仅含油量大,而且具有符合人们健康需求的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等物质,得到了食品市场的青睐。为此,推广种植油茶成为缓解我国食用油市场需求压力的一大举措,而与之推广相伴的,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也自然需要得到广泛实践。土地资源尤其珍贵,我国的油茶推广发展策略是以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为目标,尽量不和粮食作物形成争夺土地的局面。

因此,推动油茶产业发展,促进高产栽培技术落实,能够使我国的食用油市场得以供需平衡,同时也能够丰富相关产品种类,使人们的生活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而对于发展油茶相关产业的地域也能够得到相应的特色产业开发,丰富农产品结构,促进当地的特色化经济发展。此外,油茶种植以及其高产技术研究、推广都能够带动相关就业,形成独立的产业链、就业链,从而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2.我国油茶栽培情况分析

2.1 施肥操作不合理。施肥操作本应该是结合实际动态调整的,但是实际情况是,一些地区存在施肥策略单一的情形。如,有些地区只给油茶施尿素、碳酸氢钠这一类氮肥,而没有结合油茶林的生长实际需要来进行肥料的合理配比,尤其是对磷肥、钾肥施用不足。这很容易使油茶树生长的土壤养分缺失,也让已经施用的肥料效力大打折扣。应该说,各油茶栽培地区还缺少对施肥问题的科学管理,在施肥方式上亟待研究。而且,油茶施肥也分土肥与叶面肥,不同的肥料、不同的季节及油茶生长阶段,对肥料需求也不同。如何让施肥更合理需要谨慎考量。

2.2 土壤管理较粗放。一些油茶栽培地区缺少对土壤的精细化管理,往往遵循过去的粗放方式,即主要是通过挖坑覆土来为油茶栽培做准备。其中,老油茶林进行扩坑抚育较多。作为较为常用、传统的土地管理方式,挖坑工作的确能够对土壤的养分保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是短时的。过于频繁的扩坑很可能对土壤的整体肥力造成破坏,不是长久之计。或者说,单一的依靠开垦来管理土壤是不科学的,应该有效结合其他管理方法。各油茶栽培地区还需多结合自身土壤条件对相关管理技术投入更多精力。

2.3 栽培经营太分散。我国不乏老油茶林,其整体来看面积很大,但是却多是以分散栽培、个体经营为主。各家各户一分割,老油茶林就化整为零了。也就是说,个体经营下,各家的油茶种植区域小且分散,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带动起人们的经营热情。考虑到经营的个体化,其资金投入也有限,所以很多老油茶林都得不到精细化的管理,农户也缺乏组织力,没能让油茶经营走向产业化、规模化,整体还处在低效益状态下。

2.4 产量效益不理想。由于农户个体化的经营没能够使油茶栽培技术得到更好地应用,农户更缺乏高产栽培相关知识,所以很多地区的油茶产量不高、效益不理想。一些油茶林依靠的是自然的生长,没有科学的管理辅助,整体的油茶生长环境有待改善。甚至有些油茶林在不理想的效益下逐渐走向被弃管和绝收,更是拉低了相关产业的整体效益情况。

3.油茶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把握

油茶对于土质的肥沃性、疏松度、平均气温及土壤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切实把握油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就需要落实这些要求。

3.1 选地。油茶树对栽植土壤有特殊要求,它适应酸性土壤。所以,所选栽植地的土壤是黄土壤、红黄土壤为最佳,且栽植时的土层深度要满足大于65cm。同时,栽植地也要符合温度适宜、光照适宜的条件。而为了有效躲避大风对油茶生长的影响,以及使地下水位高度得到合理调整,人们也可选择平缓坡地来栽植油茶。

3.2 整地。整地过程中可搭配施肥操作来提高土壤肥力。而为了让油茶获得理想的生长环境,土地全垦之外,人们可利用深翻操作来改良土壤条件。对发生固结的土壤深翻,把握好操作的深度(可合理利用翻土机械),同时,人们要注意清理好深层土壤中的杂物,保持土壤净洁。深翻可令土壤间隙加大,更好地蓄水以及透气。

3.3 施肥。油茶施肥要因地、因时制宜。对幼油茶林,可依据实际选择施肥与否,可根据生长阶段,陆续施尿素(或专用肥)、氮肥、越冬肥(粪肥、土杂肥)等。而对油茶成林,施肥尤其要注意科学配比(如,氮磷钾配比可为10:6:8)。具体的施肥操作上,人们可针对油茶侧根进行施肥:顺着树冠投影的内缘向下深挖出合适宽度的环形沟,然后施肥于沟内,拌匀并回填表土。其中表土最宜选择深层土壤。

3.4 种苗。油茶种子、苗木都需经过严格的筛选。一般是立足于栽植地的实际条件来甄选。种子方面,人们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良品种,有一定质量保证的,这对其后续的油茶苗木成活率也有影响。苗木方面,人们要选择良种壮苗。像经过芽苗嫁接培育的油茶苗壮苗(1~2年生)就很合适。

3.5 栽植。栽植的季节多选于春季,并要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不选择太过湿润的雨天。栽植的幼苗要选择营养杯苗,其高度应大于36cm,且其根系要发达,尽量不选裸根苗。苗木健康、无受病虫害迹象为佳。栽植时,人们要注意保护幼苗的根部,避免因人为因素(工具碰触、人力折损等)造成根系损坏。在栽植时,需要注意将幼苗扶正、踩紧。在进行土壤回填时,要注意压实土壤,其幼苗栽植深度保持在可露出嫁接口3cm左右。为了保证土壤温度、湿度,以及不给杂草生长创造条件,栽植之后要覆盖一层地膜。地膜和苗干保持适当距离。

4.与油茶高产栽培相配合的管理技术落实

4.1 对幼林精心抚育。油茶栽植完成,要经历一定时间段的幼林期。幼林生长速度快,对营养需求高,所以需要获得精心抚育。期间,人们对幼苗的生长情况做到及时查看,针对病株和少株现象的出现,要进行相应地补救。合适的抚育管理能够让幼林的根系、树冠得到很好的生长,顺利走向盛果期。具体的抚育操作有松土、施肥、铲除杂草、幼苗扶直等。其中,施肥要把握好量的逐渐叠加,并要主施钾肥、磷肥。

4.2 油茶林合理修剪

4.2.1 修剪幼林。油茶林长到70、80cm左右就应该适当修剪树形了。其修剪动作须轻,可在茶籽完成采摘之后以及下一年的春季(3~4月)进行。修剪的具体操作是:剪掉萌芽枝、留好结果母枝、修剪徒长枝。人们需根据其生长情况选出一些粗壮的主枝,同时合理修剪脚枝,让油茶树形成圆形树冠。

4.2.2 修剪成林。成林修剪要立足于其结果需要、产量要求,所以需做到留强枝去弱枝,剪密枝留稀枝,小年大剪,大年小剪。恰当地修剪要让油茶林内通风好、光照足,从而多结果,提效益。同理,在油茶林的阴坡,就要适当多剪,而阳坡少剪。油茶树的中上部可不修剪,而其冠下部位则要重剪。整体修剪原则是适度。

4.3 科学地治理虫害

油茶林也会遭遇毒蛾、蚜虫等虫害。虫害会严重降低油茶林的产量,影响效益,因此,种植人员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具体虫害开展防治工作。具体的治理上,要采取多样化手段。人们可选择于冬季进行林地深翻,促使土壤内的有机物有效分解,从而提高林木的抵抗能力。此外,人们可以巧妙利用生物防治法,科学培育、饲养天敌生物来整治虫害,也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选择应用化学药剂进行直接的病虫害消杀。

5.结束语

油茶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越来越成熟,其栽植技术也获得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论述可以看出,想要油茶高产,需要人们在一道道工序中把控细节,把控技术要点。而随着人们的油茶栽植经验越来越丰富,以及相关技术研究的越发深入,未来的油茶栽植技术要点也需动态调整。

猜你喜欢

幼林油茶高产
快乐佳县人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毛竹幼林四季管理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