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探讨
2021-12-25杨振
杨 振
(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国有林场,贵州 黔东南 556400)
当前,大部分地区均开展油茶种植工作,为油茶产业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开展种植工作前,各地区林业部门及农业部门共同参与,认真勘察地质条件与种植环境等,为油茶营造适合的生长条件,并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油茶产业发展领域中,突出油茶种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特点。同时,在管理阶段也有相应的实施方案与措施,重点解决油茶病虫害问题,定期修剪、施肥、浇水等,可对油茶植株健康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1.油茶种植技术分析
1.1 繁殖方式与土壤选择
从油茶繁殖角度分析,主要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不同方式,结合各地区实际条件能对其繁殖方式合理化选择,保证植株存活率。其中,大部分地区均选择种子繁殖方式,是把种子直接播种在苗床上,待1-2a后要随着幼苗生长及时地移植到室外土壤中,此繁殖方式操作过程较简单。因各地区自然条件会有所差距,一般情况下,在5-7a后就能开花结果,果实最佳丰收期是植株生长的第十年,只有前期准备工作充足,才能保证后期整体良好效果。
如果选择扦插繁殖方式,主要是对种植季节有要求,建议在夏季或秋季,选择枝干较粗的母树,并从树上直接剪下1a生枝条,用酒精或硼酸充分浸泡,再直接种植在苗床上进行繁育。对比其他繁殖方式,此方式所消耗的时间较少,植株培养质量较高。
基于温度适合条件下,油茶植株最适合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土壤pH值控制在5-6.5,为能对地质条件适当调节,可在种植工作开展时搭配其他植物增强地质条件稳定性与平衡性,如:乌饭树、自茅,保证土壤综合条件符合油茶种植要求。待1a后植株会进入营养生长、生殖生长交替阶段,此时对光照提出更高要求,考虑此条件下的植株健康生长,建议选择阳面山坡,按照层峦叠嶂山区为选择基础,最适合的是东向、南向、东南向山坡,既可保证植株种植效果,又能提高其产油率。
1.2 整地
整地主要包括深耕、杂草处理、施基肥等内容。首先,深耕处理,目的是改变原土层结构,能使土壤松软,并把土壤中的虫卵直接暴露在自然条件下,能降低后期病虫害发生率。其次,杂草处理,依据种植区域实际面积、杂草严重程度等,可选择人工处理方式或化学除草方式,既能保证生态系统平衡、稳定,又能避免杂草与油茶植株争夺营养,保证植株营养充分。最后,前期工作均处理完成后,要施基肥,保证土壤基础条件充足,满足植株种植要求。建议是在秋季、冬季挖垦,并把基肥施加后把坑填平,为后续种植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1.3 嫁接
首先,是把砧木从苗床上拔出并洗净,在控制子叶上方约2cm处剪断,把剩余部分的生长点去除,并在切口处纵向切一刀,使其成为两半,把接穗倒拿在左手,一面紧贴食指尖,另一面距离距芽基部约0.2cm处斜削一刀,角度控制30°、长度约1.2cm。其次,翻转接穗,找到第一刀位置,以对称方式斜削一刀,保证接穗呈“薄楔形”,持削面平整、光滑。最后,在芽尖上方约0.3cm处斜切一刀,并把接穗切断,重点处理苗砧,待处理好后就可以开展嵌入接穗工作,全部嫁接好后,要用牙膏皮对处理位置进行包裹,便于嫁接位置生长。
1.4 日常管理
待嫁接工作完成后就会把植株移植到苗床上,此时要控制植株移植密度,约15天后检查油茶植株嫁接位置生长情况,确保植株存活后,才可进行下一项工作,保证植株嫁接后存活率。基础条件均符合标准要求后,需在此时期注意植株生长环境、土壤情况等,要控制自然环境、土壤温度、湿度等会,避免在此阶段出现病菌滋生情况。一般情况下,在植株移栽后15d,会喷洒磷酸二氢钾、百菌清等药剂2-3次,能起到杀毒、抑菌等作用。完成嫁接培育工作后幼苗要在次年开展移栽工作,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不建议在春季开展移栽工作,会影响油茶种植效果,可选择秋季。
1.5 水肥施加
在油茶植株生长阶段,必要营养成分包括水源与肥料,需人员能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植株生长情况、土壤水分与肥料等情况详细检查,尤其是在干旱季节,要在缺水前就能及时对土壤进行灌溉,需避开植株根部,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充足。同时,因植株在各阶段成长过程中对水分及肥料需求量存在差异,还需在肥料施加阶段注意油茶幼苗、成株区分处理。在幼苗阶段要控制施肥频率,不能太频繁,建议每年2-3次施肥就可;成株阶段以磷肥、钾肥为主,也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农家有机肥料,注意控制肥料总施加量、各肥料比例等,选择适合的施加方式,能对植株各阶段生长起到促进作用。
2.油茶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常见病害防治
从油茶植株生长角度分析,常见病害包括油茶炭蛆病、油茶煤烟病、油茶肿瘤病等。需在防治阶段依据“预防为主、树体管理为辅”的防治原则,在4月-7月期间,定期喷洒多菌灵药剂,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主要借助物治理措施,能降低各种病害发生率。
例如:对油茶炭蛆病防治,能了解此病害发生条件,往往最易发生在新油茶种植阶段,那么在预防阶段就需选择抗病性能较强的树种。需在日常管理中引起重视,把患病植株的枝条及时剪除,并运输到林地外空地内统一销毁,避免病菌对林地进行大面积侵蚀。并在3月-4月期间,喷洒2.0%茶枯浸液,有效降低此病害发生率。
如果是对油茶煤烟病防治,根据此病害特点,建议选择38%乐果乳油1500倍液、48%敌敌畏800倍液等大面积喷洒。之所以选择喷洒方式,主要是保证药剂能直接附着在植株表面,既能预防病害发生,又能解决此类病害问题。此外,如果在此类病害早期阶段没有及时发展与防治,会使病害越来越严重,需在严重期也能进行相应治理,选择48%三硫磷1800倍液喷施处理。在条件运行情况下,可选择0.87%食盐水、0.58%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定期喷施,能保证病害处理效果,降低植株死亡率。
关于油茶树肿瘤病防治,分析到此病害易发期是在7月上旬,要在病害发生前喷洒0.8-1.2°Be石硫合剂,也可在10月中旬喷洒3.8°Be石硫合剂,均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2.2 常见虫害防治
众所周知,油茶虫害类别也比较多,本文选择天牛、象虫、油茶织蛾三种常见虫害防治内容展开探究。
关于天牛及象虫害虫防治,建议喷洒800倍95%敌百虫晶体,考虑到植株生长避免受药剂影响,要重点控制药剂浓度,可选择兑水方式适当调节。或是在油茶树上注射一定剂量的20.5%吡虫啉,采用黏土封堵虫洞,有较强的防治效果。
油茶织蛾虫害防治,针对种植面积较小、虫害数据较少期间,可选择人工处理方式,能把受影响的枝条及时修理,并在林地外统一清理,避免影响其他健康植株生长。如果虫害达到了2.5龄,要喷洒85%敌百虫、48%辛硫磷乳油混合物等,能保证良好的治理效果。
对相思拟木囊蛾虫害处理,可在产卵前期释放天敌,对比药剂处理,既能在根源上防控虫害数量,又避免药剂影响植株生长。而针对虫害发生后的治理,可选择38%乐果乳油、18%金年好乳油混合物、50%氧化乐果乳油等喷施,也可保证虫害治理效果,保证油茶植株在各阶段均能良好生长。
3.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分析,能了解到油茶种植技术所包括的内容较多,均影响着植株生长情况,从初期繁殖方式与土壤选择到整地、嫁接、日常管理、水肥施加等,均需引起工作人员关注与重视,使此项技术实施效果良好。同时,还能在技术实施阶段分析油茶植株生长习性与特点,要在管理阶段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要针对不同病虫害有相应解决方案与措施,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增强植株生命力,在适合的环境中快速生长,符合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要求,保证油茶产业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