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的栽培技术
2021-12-25刘敏
刘 敏
(山东省单县李田楼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300)
落实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需要结合区域种植接头调整栽培技术,利用玉米遮阴环境,垄作小麦农作物,促进个体发育,保障根系发展,保障增产效果。结合种植经验,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因此我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推广这种种植模式,提高栽培技术的水平。
1.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的影响
1.1 对于农作物的影响
在种植小麦玉米的过程中利用双垄作,几乎可以改变传统的浇水方式。因为利用大水漫灌方式不仅会浪费水资源,还会破坏植物的根系,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利用双垄作方式可以滋养土壤,充分供给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的养分。利用双垄作方式还可以实现深层追肥,提高农作物的肥料吸收率,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肥料,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利用双垄作种植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种植方式的不足之处,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可以改进传统的灌溉模式,保障农作物的采光效果,提高农作物产量。此外,双垄作种植方式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抗病力和透光性等。
1.2 双垄作对于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
通常是在坡地种植小麦和玉米。坡地也是我国主要的耕地类型,但是这类耕地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问题。因为坡地土壤质量较低,再加上具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在这种类型的土壤需要利用高产模式培训方式。利用双垄作模式可以降低干旱的影响,因此双垄作模式可以高效利用天然降水,同时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和肥料需求,提高单位产量,因此实现农作物增收目标。利用双垄作方式种植农作物,可以抑制水土流失问题,促使当地土壤进入到良性循环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配套栽培技术
2.1 种植小麦作物的配套栽培技术
2.1.1 挑选种植地块
地块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在栽培小麦之前需要合理选择地块,保障土壤肥力,同时需要考虑浇水灌溉的便利性和排水性能,充分发挥出栽培技术的作用。确定种植地块之后,需要合理整合地块。首先需要开展翻土工作,优化土壤活性,在翻土阶段需要击碎加大的土块,此外需要开展除草工作,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在修建垄沟,随后再播撒小麦种子,播种结束之后要注意及时浇水。
2.1.2 选种和选肥
在选种过程中,要保障选择的小麦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保障增产目标。在选种阶段要考虑种子师傅审核利用机器中职,因为双垄作种植模式需要利用机器播种方式,在选择播种机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笼的宽度。一次性完成播种和起垄工作,优化栽培效果。此外要注意优化施肥效果,合理合成化肥配方,根据比例配置尿素和磷酸二铵以及氯化钾等,通过精心的选种和选肥,可以实现增收目标。
2.1.3 合理选择播种时间
利用双垄作种植方式,需要合理选择播种期,最佳播种期是十月上旬,合理选择播种时间,可以为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播种之后需要加强管理工作,做好冬水灌溉工作,同时需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追肥。此外需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稳定性。
2.2 玉米农作物种植的栽培技术
2.2.1 优化选种和播种
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早熟的品种,保障和小麦一起实现双垄作高产种植。在选择播种时间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保障种植地温度的平均值在19℃以上,最佳播种时间是九月末。利用精细化播种方式,保障播种质量。此外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缩短播种间距,合理增加播种的密度,实现增产目标。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密度,如果密度过大将会影响到农作物生长。
2.2.2 强化田间管理
工作人员要注意定期除草,完成播种和灌溉工作之后,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随后开始除草工作,同时要保障除草工作在土壤封闭状态中。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地管理施肥和灌溉等工作,利用专业的施肥和灌溉工作,避免危害农作物生长。完善施肥灌溉体系,结合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落实施肥和灌溉工作。在施肥工作中,需要分期追肥,合理配比肥料,保障农作物生长的养分需求。此外需要加强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有效防治农作物易发病虫害,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玉米粗缩病和蚜虫等。在收获时期,要等到玉米完全成熟之后再收割,避免提前收割产生经济损失,在收割过程中要利用机械完成收割,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2.2.3 科学管理种植规格和播种方法
在播种玉米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机器播种,如果经济条件比较好,可以利用选用专用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覆土和下种等工作。此外精准地测量和管理垄高和垄宽以及垄间距,进一步优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这样才可以提高产量。
2.3 小双季菜种植模式
2.3.1 选择土层深厚的地块
落实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要求垄体具有高大性和丰满性,起垄之后,保障土层厚度在10~15cm范围内,同时需要保障全年的水浇条件。保障平原麦区的水浇条件,即可满足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的土壤要求。
2.3.2 合理选择配套品种
选择的小麦品种要具备较高的分蘖成穗率,例如可以选用济麦20号和济麦19号,可以通过人为弥补垄作小麦的不足之处。在垄沟中需要种植速生性越冬菜种,根据具体的播种期确定具体的品种,因此保障综合效益。如果播种期为10月15日,那么可以选择菠菜和油菜以及青蒜苗等速生菜。如果选择播种菠菜,要选择日本大圆叶,这类菠菜具有良好的外观性,同时具有较高的产量。如果在10月15日以后播种,不能种植油菜,因为油菜不能安全的越冬,将会发生冻害问题,引发经济损失,要注意选择速生性越冬菜。垄作玉米种植要为田间作业提供便利,同时保障整体通风性和透气性,选择的品种应该是的大棒型和低穗位等品种。在田间种植的芸豆要选择圆柱形深绿色品种,因此延长市场销售时间。
2.3.3 秸秆还田
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具有较强的综合生产力,严重消耗地力,因此需要重视培肥工作。利用小麦收取麦秆直接还田,同时需要利用人工收穗机械粉碎秸秆之后直接还田,使土壤的有机质因此增加,改善土壤更多物理性质。在小麦播种之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施加尿素作为种肥,完成耧划工作之后在有序播种速生越冬菜种。
2.3.4 播种方法
在小麦播种阶段利用小麦垄作播种机,一次性地完成起垄和下种以及覆土工作。完成小麦播种之后需要在沟底撒播越冬菜种,麦收之后在垄上播种玉米,再根据特定墩距保穴播芸豆等。
2.3.5 田间管理:
2.3.5 .1浇水
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浇水,保障麦苗和菜苗可以安全的越冬,同时可以实现返青生长。在小麦的拔节期和灌浆期等特殊时间段都要及时浇水,要做到彻底浇透,因此提高麦穗的粒重。控制玉米拔节期和芸豆采摘高峰期间隔10d以上,根据旱情确定浇水次数,促进玉米快速生长,满足农作物对于水分的要求。
2.3.5 .2适期追肥
越冬菜和越冬小麦需要追加尿素,满足越冬菜对于氮素的要求。在小麦拔节期,结合浇水施加尿素,使分蘖成穗率因此提高。在挑旗期需要补施尿素,使穗粒重因此提高,改善整体品质。在玉米拔节期,需要合理施加提苗肥,结合浇水施加尿素和磷酸二铵,在大喇叭口期施加攻穗肥,同时是施加尿素。
2.3.5 .3芸豆蔓整理
在芸豆甩蔓之后,需要及时检查芸豆蔓的爬向,如果发现芸豆蔓向玉米行间爬去,需要及时拉回,并且在玉米秸秆上缠绕芸豆蔓。如果芸豆蔓距离地面1.8m左右,需要重新缠绕芸豆蔓,为日后采摘提供便利,同时利用玉米的遮阴环境,使抗风灾的能力因此提高。
3.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小麦玉米双垄作耦联双季菜种植模式的优势,提出配套的栽培技术,对于实际工作起到参考作用,提高整体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