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12-25白永军
白永军 石 慧
(延安市宝塔区蔬菜技术推广与营销服务中心,陕西 延安 716000)
陕西省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全年无霜期约为160天左右,为了保障当地人民群众对新鲜蔬菜的消费需求,温室大棚蔬菜种植行业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大棚黄瓜作为当地温室大棚蔬菜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且大棚黄瓜种植可以实现全年多茬种植,与其他蔬菜种类相比产量较高,市场消费需求可观,经济效益较好,进而成为当地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户比较青睐的蔬菜品种。然而,随着大棚黄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广大大棚黄瓜种植户缺乏一定的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学习,导致黄瓜病虫害频发,为当地的种植人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当地大棚黄瓜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
1.引发大棚黄瓜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温室大棚黄瓜种植技术主要是利用温室大棚营造适宜黄瓜生长的人工环境,在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根据黄瓜生长条件对温室的温度、湿度、土壤水肥含量等一系列环境指标进行调节,进而满足黄瓜的健康生长。然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由于缺乏对科学种植技术的掌握,所有的环境调控工作大多取决于种植人员根据以往的种植经验决定,进而无法保证黄瓜在适宜的环境中健康生长,增加其发生病虫害的风险。另一方面,阴雨天气较多的季节,光照不足,空气湿度较大,黄瓜处于霜霉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病症的高发期;在干旱少雨季节,是白粉虱、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高发期;在雨后的高温天气容易引发黄瓜的枯萎病;夏季高温多雨季节亦有可能引发疫病、炭疽病等病害。
2.大棚黄瓜种植病虫害防控技术
2.1 黄瓜种子的科学处理方法
在对种子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选用三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用55℃左右的温热水进行浸泡,在浸泡过程中应当对种子进行不停地搅拌,约15分钟即可,然后可以直接进行育苗或者播种。另一种方式就是用化学药物对黄瓜种子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首先将黄瓜种子用约30℃左右的清水中浸泡六个小时左右,然后将种子捞出在放入百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掌握浸泡时间在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将黄瓜种子从药液中捞出,采用密闭熏蒸方式对种子进行熏蒸,时间掌握在2个小时至3个小时之间。还可以将黄瓜种子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药液浸泡一个小时,捞出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再进行育苗。还有就是用50%的多菌灵或25%的瑞毒霉按照千分之3-4的比例进行拌种。
2.2 对大棚土壤的科学处理方法
对于大棚内的土壤处理首先应当选用合适的种植土壤,在阳光下暴晒,然后加入经过腐熟晾晒处理的有机肥,过筛后每立方米种植土加入5克左右地菌灵、50克辛硫磷粉,拌匀后用塑料膜覆盖。与此同时,在上茬黄瓜完成收获后,应当结合基肥深度对棚内土壤进行深翻,在深翻后用地菌灵或辛硫磷粉对土壤进行消毒,翻土深度大约在30公分至40公分之间。
2.3 对大棚室内环境的科学处理方法
在大棚播种前,对上茬作物收获后残留的根茎叶进行及时清理,在冬季可以选择敞棚冷冻半个月左右,在无法采用低温冷冻处理的季节可以用硫磺与敌敌畏混合拌入助燃物点燃对室内进行消毒。也可以采用高温闷棚,选择晴朗高温天气,对土壤进行灌溉作业,增加土壤含水量,然后将大棚封闭,利用中午光照为棚室升温,棚内温度达到45摄氏度以上,维持两个小时左右即可达到灭菌的作用,然后利用缓慢通风逐渐降低棚室内部温度,注意将棚室出风口覆盖防虫网纱。
3.大棚黄瓜常见病虫害及其治理技术
3.1 灰霉病的防治
黄瓜的灰霉病主要从黄瓜花部位发生病变,在发生病变之后,黄瓜花与黄瓜的蒂部会出现水浸状病变,同时伴有褪色、变软,逐渐发生霉烂,腐烂部位会有灰褐色的霉菌层,黄瓜花枯萎脱落,之后蔓延到黄瓜茎蔓、叶片等部位,茎蔓折断,最后枯萎,发生病变部位都会出现灰褐色霉菌层。在该病症初期,可以选用50%速克灵配置两千倍溶液,或者用50%扑海因配置一千五百倍溶液对叶面进行喷洒。其次每亩用1千克万霉灵粉尘剂进行杀菌消毒,或用千分之二浓度的灰霉克溶液进行喷洒,每周用药一次。
3.2 黄瓜角斑病的防治
黄瓜角斑病属于细菌感染性病变,主要病变部位为黄瓜叶片,在发病初期,黄瓜叶片上会出现多角形斑痕,多为黄褐色,斑痕处逐渐形成穿孔,瓜条感染后会腐烂发臭。对于该种病症可以选用千分之二浓度的DT500溶液、千分之二浓度的78%科博溶液、千分之二浓度的50%丰户安溶液、千分之二浓度的20%绿乳铜溶液、千分之一浓度的3%克菌康溶液等药物进行喷洒,一周一次,两至三周即可。
3.3 黄瓜枯萎病的防治
黄瓜枯萎病就是种植户俗称的蔓割病,该种病症在黄瓜的整个生长期间均可发病,主要发病期大多集中在花期以及抽蔓期,最早发病可在黄瓜未出苗即腐烂,或者出苗后出现脱水枯萎,根部呈现褐色缢缩,在花期或结果期发病,植株从下而上叶面逐渐变黄,最后死亡。该种病症的防治可以采用嫁接的方法,将黄瓜嫁接至南瓜苗上,利用南瓜的抗病能力来实现黄瓜抗病能力的提升。在发病初期可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浓度本莱特溶液或甲基托布津溶液、千分之一浓度敌克松、代森铵溶液进行灌根,每株用药200毫升至250毫升。
3.4 黄瓜白粉病的防治
白粉病在黄瓜生长的各个时期皆可发病,主要以生长中后期最为严重,其主要侵蚀部位主要集中在叶片,有叶片向叶柄、茎蔓延伸。白粉病会在黄瓜叶片上出现白色圆形斑痕,并向四周逐渐扩散,在斑痕上会出现白色的霉菌层,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枯萎。对于白粉病的防治可以选用两千倍至两千五百倍的20%分休宁乳油、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混合溶液、五百倍的40%多菌灵溶液进行喷洒,一周至两周喷洒一次。
3.5 美洲斑潜蝇的防治
美洲斑潜蝇的幼虫主要以黄瓜叶片为主要食物,遭受美洲斑潜蝇幼虫啃食过的叶片会出现长达30毫米至50毫米、宽3毫米左右的虫道损伤,在成虫产卵过程中同样会产生伤斑,导致黄瓜光合面积减少,严重时可造成植株的死亡。对于美洲斑潜蝇的初期防治可以选用千分之一浓度的灭幼脲3号悬浮剂、90%杀虫单、98%巴丹溶液进行喷洒。还可以选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二浓度的48%乐斯本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8%杀虫双等溶液进行喷洒。在成虫期至盛末期可以根据成虫数量每亩均匀放置10张-15张诱蝇纸捕杀成虫,灭杀幼虫可以用一千五百倍20%斑潜净溶液、三千倍至四千倍2%阿维菌素溶液、一千倍48%毒死蜱溶液进行喷雾施药。
3.6 白粉虱的防治
白粉虱是大多数蔬菜都会发生的病虫害,白粉虱主要寄生于黄瓜叶片的背面,以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受白粉虱破坏的叶片会逐渐褪色、变黄枯萎,植株逐渐生长机能下降直至整株枯萎。对于白粉虱的防治可以将带有白粉虱的叶片进行摘除销毁,减少棚内白粉虱数量,同时可以在棚内人工释放白粉虱的天敌丽蚜小蜂,制约白粉虱数量的增多。与此同时,可以利用白粉虱的趋黄特性,诱杀白粉虱成虫。
3.7 蚜虫的防治
对于蚜虫的防治首先应当及时清理大棚内外的杂草,避免棚内黄瓜植株受到蚜虫的侵害。对于已出现的蚜虫可以选用六千倍的21%来杀毙溶液、两千倍至三千倍的10%吡虫啉、50%抗蚜威溶液或者七百倍的藜芦碱溶液进行喷雾消杀。还可以每亩用三百克22%敌敌畏烟剂或者三百五十克80%敌敌畏乳油拌入助燃物进行暗火烟熏,在使用此种方式杀虫时,应当注意用药安全,带好防护措施,并在消杀结束之后及时对大棚进行通风,避免给种植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切实实现延安市大棚黄瓜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广大种植人员应当积极学习先进的大棚黄瓜栽培技术,进行科学选种育苗,尽量选用无菌土栽培,避免由于栽培土中含有致病菌或者害虫卵造成黄瓜病虫害发生的隐患。同时在黄瓜生长过程中,应当加强对黄瓜的田间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黄瓜植株上的病变,争取早发现早防治,采取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尽量将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提高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推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