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无人机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优势
2021-12-25孙翠芳吉林省通化县农机服务中心吉林通化134100
孙翠芳(吉林省通化县农机服务中心,吉林 通化 134100)
1 应用优势
相比于传统人工防治手段,科学运用无人机更能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笔者经过实践探究,将其应用优势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人机施药时间短,范围广。例如,无人机单次充满电可飞行15~20 min左右,能施药5~6亩稻田[1]。同时,无人机在飞行时产生的下压风场可以使其喷洒的药剂更为均匀,有效确保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另外,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稻田实际情况,针对性调整无人机飞行速度、高度以及药剂喷洒量等,真正落实因地制宜策略,使其符合不同水稻病虫害防治特殊要求。实际上,无人机支持喷洒各种杀菌剂、杀虫剂以及叶面肥等药剂,不仅能有效遏制病虫害问题滋生,还能促进水稻茁壮成长[2];第二,提高药剂喷洒工作效率,降低水稻病虫害防治成本。笔者经过实地探究与实践,发现运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除开各种药剂成本,每公顷稻田仅需花费15~20元左右。同时,相比于人工防治手段,无人机可以减少大约三分之一的药剂使用量。这是由于无人机具有超低量喷雾模式,能在提升药剂喷洒工作效率,减少人体健康影响的同时,使药剂均匀喷洒在稻田之中,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第三,规范化、系统化病虫害防治流程,随着水稻种植规模的逐渐增加,人工喷洒药剂的速度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脚步。而无人机的出现,可以一次承载15~20 kg的药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药剂喷洒需求,从而抢占病虫害防治先机,进一步确保水稻的质量与产量[3]。
2 应用分析
2.1 环境
在工作人员想要借助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前,一定要做好当地水稻实际情况的调查。第一,了解水稻病虫害防治区域的地貌与地形,绘制详细地图,从而有计划、有组织地操作无人机飞行高度与速度;第二,了解防治区域建筑与其他农作物种植情况,规避农药误洒,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4];第三,针对无人机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与解决计划,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概率。
2.2 病虫害监测
在无人机运行之前,工作人员应深入了解防治区域的水稻病虫害情况,才能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高防治效果。第一,确定病虫害类型与危害;第二,确定无人机防治时间;第三,根据不同药剂的具体特征,科学计算喷洒剂量。
2.3 药剂选择
要想最大限度发挥无人机对水稻病虫害防治的积极作用,工作人员必须科学、慎重地选择药剂。例如,从环保角度来说,尽量选择绿色、低污染的农药,规避药物残留给周围动植物以及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确保水稻质量与食品安全;从属性角度来说,尽量选择水剂、乳油等药剂,更加符合无人机喷洒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喷洒效果[5]。另外,在无人机进行药剂喷洒之后,工作人员要对防治区域作出明显标识,并进行安全隔离,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概率。
2.4 药效评估
工作人员在借助无人机进行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时,要做好药效评估调查和相关数据记录。具体来说,工作人员要根据水稻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防治措施,并观察记录防治效果、水稻产量以及水稻质量,为下次病虫害防治打下坚实基础,优选出最佳防治措施。实践证明,无人机针对水稻飞虱、纹枯病等常见的病虫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不仅可以控制防治成本,还能确保水稻质量与产量,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食品安全问题的着重关注,人工防治手段显然已经不适用新时代的水稻病虫害防治。因此,工作人员要加大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力度,开展新型农机技术宣传、培训,让农户学会借助科学技术,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有效提升药剂喷洒效率,抢占最佳防治时期,真正确保水稻质量与产量,为人们生产出更加优质、健康的水稻产品,促进农业、农村、社会经济高质量、可持续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