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养猪技术

2021-12-25池春梅雷松波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0期
关键词:猪只养猪消毒

池春梅 雷松波

(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宁德 355000)

1.生态养猪技术的产生背景

人们对更高的生活质量、适宜的人居环境、健康无害的动物性产品的需求,给养殖业提出新的要求。养殖业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来增加收益,另一方面要确保养殖过程动物健康成长和发育,同时还要维护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大力推行“低碳,环保,高效,健康”的新的养殖理念。我国是猪肉需求大国,猪业环保更是处于“风口浪尖”,养猪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粪尿污染与环境卫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社会需要一种既能达成动物养殖目的为前提,对养殖成功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皆无害的一种养殖方式,有效解决养猪业的环保问题,促进养殖业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应运而生“生态环保型养猪模式”。

2.什么是生态养猪

2.1 广义上的生态养猪,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论观点,借助多学科的知识(包括动物营养学知识、环境卫生管理学、生物学、农作物栽培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手段,科学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适度养猪,集约化经营管理,具有生态自然属性,良性循环的健康安全的养殖模式。

2.2 狭义的生态养猪,是一种能达到对环境无污染,不对生态造成破坏,能实现人的生活、猪的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安全养殖模式。

3.生态养猪技术的模式

通过不断实践,改善、探索、生态养猪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3.1 种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

3.1.1 蔬果园与养猪相结合。这种模式是目前在慢慢普及的一种模式,适用于许多地方和场户。要求在养殖区附近配套相应的面积农田、果园或林地。通过建立发酵池(沼气池),将猪粪清理到发酵池,发酵后沼气可以家用或者用于猪圈的温度保持,沼气渣可作为蔬果、农田、林地的有机肥,蔬果下脚料等可以用来喂猪,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生物循环链。

3.1.2 山林与养猪相结合。这个模式在乡村地区尤其合适,猪只饲养在一定范围内的山林下,自由放牧的方式,饲养过程不仅可以有充足的运动空间,猪的排泄物等自然消纳于林地,不仅节约人工费用,运动充足的猪肉品质相对更好,更受市场喜爱,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3.1.3 立体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利用环境条件,在有限的空间中,优化养殖种类和养殖密度,集中整合猪和其他动物,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目标。常见的有猪-蛆(蚯蚓)-鸡、鸡-猪-鱼等模式,以此实现养殖效率的提升,优化生物链和农村地区的产业,提升经济效益。

3.2 发酵床养殖模式。这种模式是利用垫料、微生物菌群充分分解和转化猪的粪尿,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免冲洗、零排放的目的,同时猪在发酵床上生长,可减少应激,且采食菌体蛋白,抗病力增强,发病率减少,从而提高猪的健康度,满足市场对无害化,放心猪肉,安全猪肉的需求。

4.生态养猪技术要点

4.1 猪场、栏舍的建设

4.1.1 符合当地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将场址选在非禁养区域内。

4.1.2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

4.1.3 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相关环保、防疫方案后方可建场。

4.1.4 养殖场选址应距公路、铁路交通干线和居民区、医院、文化教育等人口集中区1公里以上,应避开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应与其他养殖场、交易市场、屠宰厂和畜产品加工厂保持至少3公里距离。

4.1.5 建设布局:场区建设布局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做到“三区分开”——生产区、生活管理区、污物处理区明显分开;“雨污分流”——雨水沟和污水沟分设,净道、污道分开。各区域间用绿化带或围墙隔离,生产区栋舍保持合理间距(一般在5米以上)。

4.1.6 猪舍:坐北朝南,屋顶要做好保温隔热设计,以利冬季保温及夏季隔热,房顶设有可自由开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面积三分之一,南北墙可设大窗或使用卷帘,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生物可适宜地生长繁殖。

4.2 饲养管理

4.2.1 饲料:饲料的营养水平、饲料粉碎粒度、饲料类型等对饲养效果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其他因素皆趋近于合理的状况下,饲料营养水平的高低往往决定了动物所获得营养的结果,进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物的养殖水平和养殖收益。饲料营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饲料中各类营养物质投放量是否全面、充足,搭配比例是否均衡的综合体现,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不是营养物质种类越多、投放量越大,营养水平就越高。营养物质过剩或缺乏对养殖动物都是有害的,我们要学会科学平衡饲料中的营养比例,保证养殖动物的实际营养需求。

4.2.2 饲料添加剂。养殖生产饲喂过程中,生态养猪基地可结合实地情况添加适量饲料添加剂,比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酸制剂、微量元素螯合剂、合成氨基酸等,酶制剂能补充猪体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破坏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或毒物,促进饲料养分的消化和吸收,减少猪粪的排泄量;微生态制剂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进入肠道内促进猪体内微生态平衡发生变化,改善胃肠道环境,抑制腐败细菌的生长活动,提高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酸制剂可以提高胃液酸性,促进乳酸菌等有益菌的大量繁殖,抑制大肠杆菌等外来菌的生长,提高胃中酶的活性,促进日粮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微量元素螯合剂易于吸收,可以减少重金属对于环境的影响;合成氨基可以减少猪排泄物中氮的排出量,还可以节省天然蛋白质饲料资源;这些添加剂的使用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猪群的免疫抵抗力,消化吸收能力,降低疫病率 。

4.2.3 饮水。在生态养猪中,选择水源是确保猪群健康的基本前提条件,为此养殖用水必须清洁卫生,保证水源的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尽量选择水质良好的泉水、井水和江河流动水,不宜选择坑塘死水和旱井苦水,另外水源要远离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

4.2.4 药品。树立正确用药观念,依法依规科学使用药物,严格按照药品规定剂量及使用方法使用,并按照休药期规定的天数停药认真做好用药、停药记录,坚决杜绝药物残留,以确保不给自己、周边环境以及消费者带来伤害。

4.2.5 环境

4.2.5.1 适宜的饲养环境。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温湿度的生长环境、严格控制饲养密度。适宜的温度能让猪保持体温正常,饲料的利用也最为经济,生产性能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一般仔猪按日龄不同需要28-32℃,保育猪在23-25℃,其他猪只在21℃左右;湿度过大过小都可影响猪的生长,尤其是相对弱的猪只,育肥猪可以在75-85%的湿度环境,其他猪只在相对湿度为65-75%的环境中;饲养密度适宜不但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还能减少猪只咬斗,从而保证单位养殖空间的高利用率。

4.2.5.2 科学合理管理方式。严格按批次进出,按照猪只体重大小实行分栏分群饲养。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根据猪生长不同阶段,配制不同的饲料配方。饲喂过程要保证定时定量,有条件的尽量先喂精料,再喂青料。

4.3 疫病防控

4.3.1 建立消毒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消毒设备和消毒环节,严格按照消毒机制进行管理。对猪舍进行消毒时,应先将猪放出,清除饲料,垫料,粪便,及墙壁和圏顶上的污物后进行消毒;对环境进行消毒时,可以每2-3周进行一次,消毒药要轮流使用,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4.3.2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任何一种生态养猪模式,其免疫工作都必须做到位。加强春季疫苗接种工作,能有效提高猪的免疫能力,从而有效提高猪的存活率。

4.4 生物安全。引进猪只之前要对养殖场地及栋舍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有效杀死饲养区内有害的病原微生物,这对于养殖动物后续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在养殖期间,要保持好饲养场地及养殖相关区域的卫生状况,及时清洁料槽、饮水线及清除养殖垃圾,合理投放灭蝇、灭鼠药并妥善处理好毒死的动物尸体,不可随意丢弃暴露在野外导致其污染周边环境,毒害野生动物。要严密监控环境卫生,对猪圈舍内外的卫生要及时清理,彻底消毒要定期杀灭老鼠、蟑螂、蚊蝇等。

5.结论

不论哪种养殖模式,最终目的总结起来就是两大方面:一是养殖过程无害,就是在养殖过程中不对周围环境和人造成伤害;二是养殖的最终产品无害,包括:肉、蛋、奶、毛皮等不会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损害。

猜你喜欢

猪只养猪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养猪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消毒攻略大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