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山古寨老茶香

2021-12-25葛白水

民族大家庭 2021年6期
关键词:商队楠木茶树

文/葛白水

不知是谁丢了一块石子,惊起一批又一批的水鸟,白鹭、灰鹭、鸳鸯、野鸭子。木桥下,溪流平波缓进,水面下,游动的鱼儿若隐若现;当微风吹过的时候,水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两岸绿树青葱,古树藤蔓缠绕,风光四时不同,春天百花盛开、树发新芽;夏天鱼游浅滩、水鸟嬉戏;秋天稻穗金黄、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在这个远离闹市的百鸟天堂,绿苇摇曳、清风击浪、草长莺飞,处处彰显着大自然赋予的优雅。沿岸处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翠竹,绿水青山让这个远离闹市的自然村落景色独具异彩。

鄂西大山深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楠木桥村,不仅风景美不胜收,大山皱褶的原始民居也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民风淳朴,能让人的心情放松下来,静静感受这里的美!

走进楠木桥村,就像走进停泊在浩渺碧水中的客轮。成片茶园就是浮载这船儿的波涛。山风起时,绿波拍峰涌岭,涛声滚滚,几十里连绵,其景象比大海的波涛还要壮观。

走进茶农家,不仅能感受土家茶乡的独特韵味,还能见到吊脚楼外的扬杈、晾衣杆和晒茶用的竹卷帘形成的一个别致的立体构图。推开堂屋门,茶香飘散在屋内的每一个角落。堂屋正中贴着的“少生优生多种茶;小康生活富万家”的大红对联十分喜气;过梁上,吉祥的茶花形“满堂红”油灯高悬。厅中有一八仙桌,陶制的古色古香的茶壶、茶杯摆在桌上,杯中茶香慢慢地散发出来。厢房里放着的采茶的茶背篓、板背篓、粗背篓,还有挂在墙上的茶剪,放在墙角的茶板凳,厨房角落,堆着的枯茶枝,都透露出古朴自然的气息。然后,你就会在热情的主人招呼下,坐在火塘边,亲眼见到主人打来清泉,点旺茶枝。当火光映红上方挂得整齐令人垂涎欲滴的腊肉时,一杯热气腾腾的原始老茶,让客人未饮先醉。

骡马古道连通山外

楠木桥村平均海拔1100米,由三条V形沟谷构成,被重重大山包围,这里山峦重叠,林壑幽深,古木参天,土壤肥沃,光照适宜,空气湿润,终年云雾缭绕,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最适宜茶树生长,是得天独厚的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茶产地。

这个小村落,盛产楠木,因为百多年前溪河上搭建有一座楠木的木桥而得此名。据有关资料考证,该村自明代后期就有明确记载,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尽管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邑监生覃长新倡建石桥,但石桥依旧被称为“楠木桥”,村名也一直保留下来。

当然,关于楠木桥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居住在此的村民们为了出门方便,沿着中溪河修建了一条延绵十多公里的木桥,木桥主要建材为当地山中常见的楠木,因此被称为“楠木桥”。

原以为楠木桥会是一个闭塞的山村,但是没承想这里是宜昌最早进行“外贸”的村落,早在19世纪中叶就将宜红茶卖到了欧洲,是万里古茶道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五峰文化工作者走访了曾运输过宜红茶的骡马队队长周良笔,周老称当年从前坪抵达五峰老县城古茶道要经过楠木桥,“早上从前坪出发,约三个小时到达楠木桥休息,下午从楠木桥出发约三小时到达西滩大界过夜……第四天从小河出发上午到达城关,下午换货返回”。

这是一条一米多宽、多用当地青石板铺成“大道”,它顺着山势蜿蜒的道路隐于群山之中。几百年里,成为聚居在此的土家族山民传递信息、运送物资的交通要道,当地人多称呼这条道路为骡马古道。

为什么称为骡马古道?据当地村民曹叶钊老人回忆,当时商队用于运输的牲口不仅有骡子,还有马和驴,由于骡马力气大、脾性好、善于走山路,成为当时运输的主力,便称为骡马道了。当时,多以骡马为运输主力的商队不仅把山里必需的盐巴、粮食及日用品从山外驮来,还将当地盛产的茶叶、桐油、山漆等山货通过这条古道运到外地。当年运送宜红茶的骡马队从此经过,其家中种植的茶叶可以找过往的商队以物易物或卖钱,有时候一斤鲜叶能换到一点盐巴,“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换到商队预备的肉,给全家人打牙祭!”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曹家门前还能看到繁忙的骡马队运茶叶,这些茶叶都是集中到附近的楠木桥茶叶站后被统一收购。

当时的商队一般有几十头骡马,小型的商队也有几头,曹老说小时候每天都可以看见商队逶迤盘桓在山路上,当时每支商队都有一头头骡被系上红花或者红布,缰绳上也缠着红布条,寓意大吉大利,头骡不仅是全队的“队长”,还因为走过很多次骡道而变得记性极佳,可自动“导航”———能识别来的路和去的路。当地人说,2008年,该乡还有一头马在参加一次骡马古道的寻访中,还能记得多年前走过的路。

时至今日,还能看到桥头“骡马店”的遗址。“这座石桥依旧是周边村组村民进出的重要通道。”现任村支部书记马学才说,“通过这座石桥,走出大山去卖茶叶。”

今天,100多年前建造的骡马大道和石桥、楠木桥,依旧是周边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

古老茶园浮出水面

骡马道连通了内地与沿海及海外的贸易,深山旮旯里的采花乡以及楠木桥村受益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宜红茶贸易活动,茶叶种植规模逐渐扩大,新建了一大批茶园,并且一直延续下来。

交通的便捷,也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骡马驮来了外来的良种,良种茶树发芽早且产量高,茶农纷纷将低海拔以及交通便利区域的老茶园进行改良。茶叶的品质提升,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茶农的收入增加,极大地提高了种茶的积极性。

老茶园俗称“满天星”。顾名思义地里的茶树不成规则,丛植、散兜散播茶树的老茶树,到处都是,且大小不一。而良种茶园很容易分辨,密植且很有规则,良种茶树成行成片连接成线地的排列。茶叶专家、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五峰茶叶局副局长邬运辉表示,以楠木桥村老茶树为代表的老茶园,是五峰土家族农耕文明的体现,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当地有限耕地必须优先保障粮食作物种植,种植茶树主要作用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有限耕地,因此散播丛植是土家族先民数百年积累的种植技术,通过茶粮间种适应生态提高生活质量。

散落在乡间的老茶树古茶园,只要保护起来并加以有效开发,楠木桥村绝对能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走在前列。15年前,当“采花毛茶”闻名全国,畅销全国之时,当地文化部门就启动了“追根溯源”,搜集整理采花茶的传统制作技艺,并向上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来到五峰踏访万里古茶道和五峰传统古村落,助力当地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们在楠木桥村踏访时,私下聊天时提到该村保留了大面积的老茶树经济价值特别大,于是村里专门邀请专家来村里摸排老茶树数量。

经过详细摸排,其结果显示令人惊喜和振奋。楠木桥村现存老茶树古茶园450多亩,而且树龄多在百年以上。“林科院的专家曾来楠木桥进行过科考,全村最老的一棵茶树达到了181年。”村支书马学才介绍,“这些老茶树古茶园都集中在高海拔或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如果改良,花费较低海拔以及交通便利区域要高很多。”

摸清了“家底”之后,村委会还专门请教专家老茶树古茶园的发展前景,并在网上搜索了很多外地的例子,“越看越兴奋,感觉市场前景巨大,缺少的只是一个契机。”

为了等待契机,村里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措施,这几年来只允许简单的修剪,禁止私自施肥打药。采取多种手段,“捍卫”老茶园的原汁原味。

百年老茶树焕发新生

老茶树古茶园的单芽鲜叶能卖高价,是因为老茶树为五峰本地原生老品种,是大自然千百年来自然筛选下来的,是适合当地水土、气候条件的品种,产量虽低,但加工出来的名优茶是五峰最经典的味道,“宜红茶漂洋过海出口欧洲,就是得益于五峰茶叶原生品种,制作的五峰宜红茶外形细秀匀齐、干色油润显金毫、香气高甜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明透亮。”

千百年来,茶叶是村民们生命的主旋律。因为茶,村民们的生活,才有了色彩和诗意。如今,有关部门和茶业企业在楠木桥村划定了“五峰原生老品种名优茶保护区”,对老茶树古茶园进行保护。楠木桥村现以农户为基础,基地为依托,茶企为龙头,由村委会、茶叶合作社、农户签订三方合同,实行“企业+基地+茶农”供产销一条龙、农工贸技一体化的新型经营形式。

近年来,精准扶贫扶持项目、创业基地、生态建设基地的崛起,使这个古老的村寨年年换新颜,变得让人难以置信。建房有了规划,村里有了集中居住点,也有了小小的街市,茶站、茶厂里转动着的复干机、揉捻机、烘干机、平台灶等制茶设备,打破了原始制作茶叶的落后方法,现代科技让这个小村格外繁华。油布苫下,坐着摆小摊的小贩,捧着“老板杯”不时抿上一口茶,在悠悠回味中招揽过往行人购买他的茶叶。小巷里背着茶背篓、提着茶板凳的采茶姑娘,欢笑声如木笛般悠扬,走向坡前坡后映着茶树影子的溪河;运送茶叶的男人,快步如飞,穿梭在田垄间。坐在堂屋的老人家,含着马棒烟锅,聚在一起谈古论今。戏耍的伢子们,对着村口的茶园,唱着自己刚刚学会的山歌:

高山顶同一树茶,

年年摘来年年发,

头茶摘了斤四两,

二茶摘了八两八,

送给幺姑娘做打发……

茶叶是小村寨的依傍,更是村民们重要的收入来源。很早很早,这深山小镇就开始了“雨季繁荣”。每年春夏,是村民们最忙碌的日子。他们要制茶、采茶,还要接待从山外千里迢迢赶来的商贩。村民们要赶在清明节前后,把茶叶送出山外,换回油盐、火柴、百货、布匹。当一条“之”字形的公路伸进了村寨,村民们便闯进了都市,不仅推销茶叶,还把当地悠久的茶文化介绍给了城里人。村民们揭开了茶叶历史性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商队楠木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中国西南 茶树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
茶盘洲的楠木王
土豆商队
金丝楠木不神奇
北周史君墓石椁所见之粟特商队
补充燃料
八百年前的商队
茶的箴言
通道县发现湖南境内最大野生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