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民族传统工艺土家织锦的传承发展探析
2021-12-25王政道陈日红
文/王政道 陈日红
加强对民族优秀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土家族有语言没文字,其传承千年的土家织锦来源于生产生活,现存的400余种织锦图案记录了土家族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了解掌握土家织锦的传承发展现状,引导和支持土家织锦繁荣发展,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笔者对湖北土家织锦的传承发展进行了专门调研,先后对土家织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企业负责人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采访并到湖北进行实地考察,还在全国开展了网上问卷调查,基本掌握了湖北省土家织锦传承发展现状。
湖北土家织锦的传承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调查发现,湖北省土家织锦主要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域内传承,以来凤县、恩施市为主,现有少数企业和数名传承人从事土家织锦的生产与销售,其传承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传承基础弱。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湖北境内的土家织锦传承主要集中在来凤县与湖南省龙山县临近的百福司、舍米湖等几个乡村,技艺熟练的织女多分布于酉水河沿岸。20世纪80年代土家织锦行业较为兴盛时,来凤县相关部门还从湖南龙山县请来一批土家织锦手艺人在当地传徒授艺,由此出现了几家规模不大的织锦企业。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我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整体衰落,土家织锦也逐渐衰落,很多技艺熟练的织女开始转行,造成湖北土家织锦行业的整体颓势。
一是传承人为数不多。目前湖北省内的土家织锦传承人情况,大致如下: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刘未香,1955年生)、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唐洪祥,1943年生;田若兰,1967年生),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人(刘秀琴,1946年生;彭远芳,1963年生;滕建英,1973年生;梁晓,1983年生)。在来凤县内,常年从事织锦的织女仅20至30人,且织锦艺人年龄普遍偏大,鲜有年轻人加入其中。织锦队伍青黄不接,传承状况堪忧,难以形成行业。
二是织锦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上述传承人均成立了以其个人为核心的织锦企业或作坊。以传统手工艺织锦技艺为基础的有3家,即唐洪祥经营了30余年的土家织锦村,之前常年有织女30余人;彭远芳经营的满妹土家族民间传统工艺品贸易公司,以生产销售土家织锦为主,产品曾销往国内一线城市和境外,后因其扩建“土家织锦园”缺乏资金导致公司破产,现重新成立了湖北毕兹卡土家织锦公司,目前无固定工人在厂生产;刘未香和梁晓为母女,刘未香年龄较大,已较少织锦,由其女儿梁晓以个体作坊形式在恩施土司城旅游景区设点经营,生意并不理想。上述3家主要以纯手工织锦,在前几年订单高峰时期,多从邻近的湖南省龙山县招聘织女,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织女)”的形式组织订单式生产,公司统一发放织机和原材料,按产品质量计件收购,因此公司培养的传承人数量有限,加上市场需求不足,影响企业和织女的积极性,导致企业传承基础的削弱。
三是机器生产替代传统工艺。个别织锦生产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扩大生产规模,设计研发了机械化生产工艺并取得了成功。机器生产是在简化传统手工织机工序,包括将传统手工织造工艺最核心的环节简化,虽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无法真正传承传统的土家织锦技艺,随着时间的推移,流传千年的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可能被机器生产所替代的风险。
市场范围窄。一是土家织锦市场规模不大。土家织锦行业市场不大,为小众产品。以上述几家织锦公司和作坊的销售峰值为例,唐洪祥的土家织锦村效益高峰时,年产值仅有三四百万(产品多以政府采购为主),近两年销售额锐减为10余万元;彭远芳的土家族民间传统工艺品贸易公司效益最好时年产值近千万元,后来经历破产和另起炉灶,近两年产值亦非常有限。田若兰的土家山寨织锦公司最高年产值也仅为200余万元,目前不足百万元。由此可见,湖北土家织锦行业产值最高时也仅有1500万元左右,没有形成市场的规模效应。
二是产品种类少、价格高,销售渠道有限。土家织锦产品的品类多局限于家居和服饰等,市场适用范围小,难以融入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加之土家织锦手工成本高,价格昂贵,难以被大众接纳和使用,也难以跟上市场的节奏。同时,土家织锦销售渠道亦非常有限,主要作为景区的旅游纪念品和公务礼品。
三是样式传统,质地粗糙,创新不足。上述几家企业和作坊所生产的土家织锦产品,其样式、色彩和纹饰等多保持传统,缺少新意,难以适应新时代人们对织绣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有的土家织锦旅游纪念小商品不仅制作粗糙,而且产品在制作工艺和设计、包装上也有所欠缺。在中国传统织锦类产品中,土家织锦因原料线材粗实、成品质地较厚、装饰纹样粗犷等特点,相较于图案细腻、质地轻薄的云锦、蜀锦、宋锦、壮锦、侗锦等织锦,优势并不明显,替代品较多。
缺少知名度。土家织锦作为土家族传统手工艺,长期在武陵山区范围内传承,知名度非常有限。网上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总受访人数为541人,听说过土家织锦的有280人,占51.76%;完全不了解或没有听说过土家织锦的有188人,占34.75%,有70.61%的受访人群表示从未购买过土家织锦产品。
手工艺人用织机编织西兰卡普
湖北土家织锦传承发展后劲不足原因探析
从湖北土家织锦传承发展现状看,其传承发展条件较弱,发展后劲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文化生态逐步失衡。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期,土家织锦作为土家族女性的主要传统纺织技艺,一代代传承,是世世代代土家族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在以前浓厚的织锦文化氛围中,土家女子10岁左右便开始学习织锦技艺。旧时,五彩斑斓的织锦不仅是武陵山区各土司向朝廷进贡的贡赋,也是土家人生活中异常重要的居家纺织物品,伴随土家人的一生,是土家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如年轻女子结婚时,须用土家织锦做的铺盖作嫁妆;小孩出生时,用土家织锦缝制抱裙;老人去世时,用土家织锦覆盖棺材;跳摆手舞时,用土家织锦当作铠甲;在日常生活中,土家织锦亦被用于服饰中。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的进步,土家人对织锦的不再推崇,在武陵山区土家织锦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逐步失衡。就业的多元化,使土家族女孩子不再以织锦作为唯一的出路;习俗的淡化,导致日常生活中使用织锦的场合日渐减少;式样的单一,导致人们更偏爱用质地轻薄、图案丰富、色彩雅致的现代纺织品来替代土家织锦;传统的手工,在讲究效率的今天处于劣势。尽管土家织锦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但随着我国传统工艺整体文化生态的逐步失衡,土家织锦传承与发展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
从业人员“青黄不接”。据业内人士估计,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武陵山区土家织锦从业者达数万人,2000年左右也有1万人左右,而目前不到1000人。在恩施州内,能熟练掌握织锦技巧的不足50人,这是织锦市场不畅、销路不好而不常织导致的必然结果。这些技艺熟练的传承人和织女的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下的极少。因土家织锦传统工艺复杂繁琐,需要较长时间研习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又因土家织锦的人工成本较高,而收益较低,导致许多年轻人丧失对土家织锦学习与传承的热情,不愿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钻研土家织锦技艺,更愿意选择去大城市务工或经商来获取更高报酬。即使来凤当地政府和企业每年联合免费开设织锦培训班,但前来学习技艺的年轻人依然很少,受训后愿意留下的更少。随着现有传承人和织女年龄越来越大,织锦人才的后续培养又难以跟上,织锦技艺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本地行业发展受限。恩施地区尚未成立织锦行业协会,同行之间各自为阵,缺乏联合,没有形成整体抱团发展意识。传承人之间缺乏交流,她们虽然技艺熟练但缺乏产品创新意识。恩施地区的几家织锦企业和传承人作坊,产品样式老化且同质,经营方式单一,尚未拓展其他业务范围。企业品牌和形象定位模糊,未能树立较强的品牌意识,亦未确立长远的品牌开发策略,缺乏对本土地域特色和地方经济产业的分析及对地方人力资源、材料资源、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未能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规划系统的发展战略。故在恩施当地,一直尚未形成恩施土家织锦的品牌效应。
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廊的土家织锦民族服饰非遗工坊
产品样式缺乏创新。湖北土家织锦目前依然沿袭千百年来所积累形成的传统样式,色彩饱和艳丽、图案抽象粗犷、品类单一陈旧。从恩施地区的几家土家织锦企业和作坊所生产的织锦产品来看,大部分为床上用品、壁挂、靠枕(垫),也有少量的围巾、桌旗和拖鞋等,应用范围依然较窄,产品样式单一老套,缺乏创新,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去甚远。织锦企业和作坊的负责人年龄均较大,人生阅历和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他们虽然对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有较深刻的理解,但由于审美水平有限、设计意识欠缺、创新精神不够,尤其是团队中缺少创意设计人才,土家织锦产品在生产中很难充分考虑到当代设计元素和审美意识,不能将传统的图案设计和色彩效果在视觉上进行探索创新和融合,难以与时代主流设计水平相协调,土家织锦的产品样式、装饰纹样和色彩难以满足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造成土家织锦市场发展受阻。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政府扶持土家织锦,资金是最大的难题。以来凤县为例,该县主要以三种方式来扶持土家织锦发展:争取省发改委项目支持、争取省民宗委专项扶持、争取地方政府扶贫投入,这些都难以争取成功。即使申报省里项目且通过立项后,还需地方政府以资金或土地方式来予以配套,就实际情况而言,配套难度非常大。此外,土家织锦小微企业在贷款融资方面很难享受到政策优惠。目前,在恩施地区从事土家织锦生产的,多以小型企业和作坊式个体户为主,难以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也无法达到被评定为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产品企业的标准,既无法享受小微企业的政策优惠,也不能申请民族企业贴息贷款。
湖北土家织锦传承发展的对策建议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为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笔者对湖北省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土家织锦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加大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力度。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和传承仅靠市场的力量远远不够,急需政府引导和扶持,特别是对土家织锦这类具有使用价值的传统手工艺,地方政府应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从资金、项目、人才、产品设计推广等方面给予扶持,帮助引进优质企业共同打造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品牌,实现非遗传统手工艺的活态传承,推进民族手工艺土家织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研究制定民族传统手工艺支持政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湖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以及《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在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于各民族文化创新交融,结合湖北省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实际,研究制定针对以土家织锦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扶持政策。
建立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研培体系。借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开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结合湖北省土家织锦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有效的传承人研培体系。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举办土家织锦传统工艺研培班,设立土家织锦传承人(大师)工作室(基地),支持建设土家织锦示范基地。引导土家织锦传承人(大师)继承传统、创新技艺、培养人才、创作精品,弘扬工匠精神。坚持竞争择优、从严把关、公开公正的原则,规范传承人(大师)示范工作室(基地)的审核认定。加强宣传推广,发挥传承人(大师)在带徒传承技艺、创新作品等方面的作用,并给予一定数额的带徒补助。
设立民族传统手工艺发展基金。设立民族传统工艺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以土家织锦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创新研发和产业升级、保护传承和宣传推广、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领域,择优支持促进技艺传承和产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深层次转型调整项目。支持建立民族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展示馆,征集、收藏、展示优秀代表作品,挖掘、整理传统工艺文化资料、档案。对作为国家级或省级重大活动礼品的传统工艺设计开发项目,给予奖励。
强化招商引资推介。把土家织锦列入政府招商引资推介项目,赴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对土家织锦项目重点给予政策保障,支持推介行业内的代表企业和传承人参加国家级大型博览会和省内举办的各类重要展会,拓展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市场,宣传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省工商联对接全国优秀民营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协调优势资源对接互补,助力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