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学专业学生舞蹈形体课中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21-12-25侯天石成吉思乐张红娟

大众文艺 2021年23期
关键词:音乐学形体舞蹈

侯天石 成吉思乐 张红娟

(1.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91;2.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000)

美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美育对大学生心理人格结构的建立,对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对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和对自我实现的激发等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近些年,由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过度信息化的社会导致人们感觉就业压力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家长们普遍的焦虑和“内卷”,给孩子们增加了学习和生活中个各方面的压力,使得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心智发育不成熟、人际关系疏远、价值观缺失等现象。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在:学生普遍个体身体感欠佳、语言交流僵化、环境适应能力差等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式除了心理疏导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社交、运动、跳舞等方式缓解心理焦虑。舞蹈形体课是有效缓解心理焦虑的手段。从舞蹈治疗的角度去理解,舞动不仅仅能够强健身体,还可以通过用身体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方式治疗有心理疾病的人,使他们获得身心愉悦的治疗方式。我国现代心理治疗工作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舞蹈治疗作为艺术治疗的分支之一,就更滞后与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方式。所以艺术治疗在我国的影响力有待提升,舞蹈治疗目前还做不到在高校中普及推广,目前只有以舞蹈形体课的方式继续发展,我国还需要进行心理卫生健康方面的大力宣传来改善。

目前我院舞蹈形体课堂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自身极度不自信。

每次新学期开课,大一年级学生中会有一部分在课堂中表现出不自信状态。在为期16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这种不自信的状态慢慢缓解,直到第一学期结束才会基本改善。这种不自信的心理状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身材焦虑。一类是有社交忧虑。

1.身材焦虑,即对自身身材外貌不自信。舞蹈形体课程的参与对象都是音乐学声乐和器乐专业的学生,普通学生对自身身材焦虑是现在的一大社会问题。现今各种“焦虑”的情绪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各大视频、短视频网站和手机app中的内容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容貌审美水平。一些医疗美容广告甚至制造出“容貌焦虑”,将容貌不佳与“低能”“懒惰”“贫穷”等负面评价因素做不正当关联,或者将外貌出众与“高素质”“勤奋”“成功”等积极评价因素做不当关联。引得互联网大学生群体习惯性的“对号入座”,会不自觉地判断自己“身”处在哪一个“容貌段位”。但这一状况无法立刻改善,因此陷入无法自拔的焦虑之中。在舞蹈形体课堂中教师对学生上课的着装是有要求的,不能过于随意,要符合舞蹈形体课的基本要求,要让教师能够看到学生的体型和身体状态。那么舞蹈形体课着装的这些要求也会使一些对自身身材不自信的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使得其刚开始参与课程时顾虑太多,不能尽快融入课堂活动。

2.社交忧虑。“社恐”已经是成年人标配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享受独处,依靠手机建构和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在虚拟世界越陷越深。社交工具升级,社交能力却在下降,是当下青年们的一种生活交际尴尬。这对于刚进入大学,大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挑战。不熟悉的校园,不认识的同学,各种不同学科的专业课老师,一切都是新的未知的群体。他们的社交圈从原来高中时期熟悉固定的朋友群体,一下转变为完全陌生的大学群体,有些学生会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环境的情况。有些学生会过分的担忧自己给老师留下的印象,或是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不过,当下年轻学生自称的“社恐”尚未达到疾病的程度,只是一种对社交回避、抗拒的负面情绪,但这种带有倾向性的社交焦虑的确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二、对该课程有偏见。

一种是性别偏见。“偏见”是我们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下来的固有的一些思想里的东西,这些东西伴随着我们的成长。随着时代的变迁,知识的迭代,有些已经一点点被新的更正确的知识所更正了。学习舞蹈在老一代人的思想里就是某种固执的“偏见”,认为男性不能学舞蹈。男孩子学习舞蹈会变“娘”。虽然我们当今的大部分人已经改变了这种“偏见”的思想,但不乏还有些许人没能从这些固执的“偏见”中走出来。现今还是有个别男生在形体课堂中对舞蹈课表现出带有“性别偏见”,不愿意参与到课程中来。

一种是专业偏见,认为学习舞蹈形体课与自己专业没有关系,这种思想尤其出现在音乐学专业学生中是非常没有专业素养的一类问题。说明这些学生在艺术素养的学习方面有着极大的缺失,尤其是缺失史论和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艺术是相通的,尤其是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自古歌舞不分家。音乐与舞蹈学是隶属于艺术学门类下的五大一级学科之一。五大门类分别是: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下还包括: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等二级专业。艺术类的学生整体基本素质的提升,是影响我国下一代各项教育、科研、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如今学科交叉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不断发展表现出科学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这更是我国要推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契机。所以改善“专业偏见”势在必行。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

无论学习任何知识,学习态度都是第一位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中国的孩子普遍的学习模式都是填鸭式教育。大家也都知道在大学的学习主要是依靠自主学习,完全跟高中之前被迫填鸭式的学习不一样。这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在大学里极度缺乏自我学习的管控能力。大学的学习应该课堂在教师的引导多思考,课后通过读书学习巩固和开拓更多的知识。而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课后更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专业的练习和实践。可是现在的学生不仅上课睡觉,还有翘课也居然成为大学生的家常便饭。这使得教师们不得不把到本已有限精力分一部分来盯住每次课的到课率上,还要想尽方法把学生留在课堂上。

学生由于学习本不是自己专业课程,从知识层面上对舞蹈形体课认知不到位,从思想上对类似舞蹈形体课等这一类的课程就更不重视。还有些同学身体能力弱,缺乏自信等因素,在课堂表现自我评价较低,就更容易出现厌学的现象。从教师的角度一定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对好学生的情绪变化,尽量做到及时合理调整教学方式。这对广大舞蹈形体课教师是挑战。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技能。通过学习改善较为单一的教学方法,提升知识储备、教学的水平,以及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才能够事半功倍。

针对课堂出现的这些问题,总结出以下四点解决方法:

一、用爱心教学,提升自信效。

避免打压式教学,多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尤其是当学生面对所学的内容并不是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其本身就存在不自信的心理。如果教师较多地使用过于严格甚至严厉的言语,便更会导致学生对自身动作完成情况的担心,从而增加心理压力不能够全神贯注的完成教学动作。

针对前面提道的“身材焦虑”和“社交忧虑”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分析、解释使学生明白自己“焦虑”问题的关键点。并从关键点出发,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想通过合理的训练解决自身“焦虑”的问题上来,从而逐步改善“焦虑”问题,也达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应在课堂中积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升艺术气质、提高音乐素养以及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并行为最终研究目标。

二、强调科学训练,规范动作的同时,做到循序渐进。

在训练示范讲解动作的过程中加强科学性。从舞蹈训练学和舞蹈解剖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学生科学训练的意识。从科学的角度引领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内心需求。鼓励学生坚持到底的精神,从而解决对于学生因体力消耗过大导致体能承受不住,课堂内容单一就会显得枯燥没有意思,学习兴趣低,到课率低的各种因素。

以芭蕾形体课教学为例:在芭蕾形体训练中,特别强调身体核心部分的控制。无论是最基础的地面辅助训练动作,把杆部分的plie、battment tendu、jete、rond de jembe,还是中间练习的port de bras、adagio、temps lie以及所有跳的训练中,对腰部核心的训练和力量要求从始至终都是重中之重。教师要从动作规格要求出发,强调腰部的训练能够给学生带来的身体形态的改变。比如:好的训练可以减少腰部脂肪堆积,使身体变美、身体更健康。正确的训练改善骨盆前倾、塌腰驼背等不健康的体态,可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等伤病出现。长期坚持良好正确的芭蕾形体中核心训练,可以提升气质、增长身高、强身健体的功能。教学中强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这样作为非舞蹈专业学生接受起来才不那么困难,没有更多的抵触情绪,课堂开展课程更顺利。

通过科学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以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快的接受、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更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学生生活中长期不当的动作而形成的不良姿态,培养体态美,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注意言语表达。

这对教师素质要求极高。教师一定要做到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因为面对的学生群体身体能力差异明显。有的同学虽不是舞蹈专业,但从小接受过舞蹈启蒙教育,在完成动作、身体协调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的同学,一定要多以鼓励为主,鼓励他们努力跟上课堂的进度。不论动作完成的程度如何,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是最重要的。积极的学习心态是提升学习质量的根本动力。

对于如何提升男同学的学习状态,我们是这样做的。可从舞蹈史的角度,从舞蹈的起源和形成讲起,讲解男性作为舞者其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学习舞蹈对于培养男子气质、贵族气质的作用。以古希腊舞蹈中男子的战争舞“皮洛斯”,和十七世纪的“太阳王”路易十四为例,通过讲解引导男生放下性别偏见,努力完成课堂的舞蹈学习,建立男性正确的自尊自信。采用舞蹈肢体运动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方式,以舞蹈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载体带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热情和能量的效果,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把控课堂节奏,营造“严肃活泼”的氛围感。

以我院音乐学专业的基本形体训练课程为例。在音乐学专业学生舞蹈形体课堂中,音乐学(声乐)专业的学生更性格开朗的较多,课堂氛围较为活跃,而音乐学(器乐)专业的学生性格内敛的较声乐学生略多一些,所以课堂氛围较为平和或是情绪低沉。音乐学(器乐)专业学生容易出现社交忧虑的情况较声乐学生多一些。其原因是器乐的学生由于相对独立学习的专业,经常单独与自己的乐器交流,所以从心理上会更愿意独处,社交积极性上就略低于声乐专业的学生。而声乐专业的学生总体上呈现出较为开朗的性格特征,课堂氛围比较活跃,有时候甚至会出现过于活跃的情况。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针对声乐专业学生,教师要做到管控好活跃的课堂氛围,要做到“适可而止”。声乐学生由于自身外向的专业性质,在课堂表现状态上会更容易放松,高涨的娱乐氛围会影响舞蹈形体课的完成效果。所以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有趣但不轻松的课堂内容,又能获得对自身能力挑战的成就感,做到“严肃活泼”才是最好的课堂氛围。

二、针对器乐专业的学生,教师要带动起整个课堂的氛围,要做到让学生“动起来”。器乐学生较声乐学生性格内敛,课堂上与老师的语言沟通较少,通常只有接收没有输出。教师要尽可能的多做示范,刚开始时一定要多带领学生一起做动作,让他们更快的从心理和肢体动作上适应舞蹈形体课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课堂互动中的参与感。

总结

本文是课题《美育引领下高校舞蹈形体课教学改革探究》的研究成果之一,是从课堂实践中来,对原有的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真正做到及时修正。在课堂实践时,先有理论指导课程,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调整后的方案方法及时归纳总结,再运用到课堂中进行检验。以研究成员现任形体课中音乐学声乐、器乐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音乐学专业学生在舞蹈形体课堂的表现、心理反应和最终考试成果,从而得出一整套符合非舞蹈专业学生行之有效科学的形体训练方法。

从美育的角度出发,科学有效的开展舞蹈形体课程。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中积极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以达到培养学生提升艺术气质、提高音乐素养以及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并行为最终研究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不但激发音乐学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如“形”与“美”的结合,“形”与“舞”的结合,从而,全面提高音乐学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采用舞蹈肢体运动与心理健康相结合的方式,以舞蹈作为促进心理健康的载体带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热情和能量的效果,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还希望能够将舞蹈形体课逐步推广,可以面向广大高校普通学生,以达到促进和提升全体大学生基本素质的最终目标。通过形体训练增强普通非舞蹈专业学生的身体气质,提升自信,可以把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在推进普通高等院校美育教育方面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猜你喜欢

音乐学形体舞蹈
舞蹈课
摇船歌
转型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Ethnomusicology一词中文译名的博弈
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流行音乐研究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