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有效策略
2021-12-24黄飞燕
黄飞燕
摘要: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赋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我认为,幼儿美术教育要以《3-6岁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把握美术活动的核心价值,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引幼儿充分感受与欣赏,从而激发幼儿表现与创造的欲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艺术部分也指出人类通过艺术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并通过艺术创造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如何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并调动幼儿的兴趣,下面以中班美术活动“奇特的松树”为例,谈谈我在美术活动中的体会和做法。
一、基于幼儿经验设置活动目标,提高目标达成度
在美术活动前要强调观察分析,对幼儿经验兴趣进行分析,对教材进行分析、对材料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教学目标。制定目标我们要注意三点:
1.要关注儿童的发展。一方面,活动目标应适应学前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他们美术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另一方面,要为儿童创造最近发展区。
2.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主要表现为:活动目标要考虑儿童的认知、情感、技能等多方面的整合;活动目标要考虑美术领域与其他教育领域的整合。
3.活动目标要注意活动中幼儿与材料之间是否有很好的互动,从而支持幼儿有效学习。
二、基于幼儿兴趣确定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参与度
感受欣赏艺术美,并大胆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美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核心价值,幼儿感受表现艺术是“感知积累、欣赏发现、表现创造”的学习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要选择适合幼儿生活经验、愿望与情趣的活动内容开展,尽可能地支持幼儿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生活经验是幼儿美术活动的源泉,因此,在幼儿的活动前,教师要善于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引导幼儿观察生活,融入自然,让幼儿在观察中取得直观的知识经验,为其自主绘画做好铺垫。通过观察,幼儿会学到不同的表现方式、不同的画面布局、不同的色彩运用,使其对绘画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开展中班美术活动“奇特的松树”前,教师请幼儿利用周末与家长去寻找、发现松树,实地观察松树的颜色、树形的多姿和百态。在真实的场景中,幼儿的学习是自然发生的,幼儿的手舞足蹈或即兴模仿是其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他们会自然有而然地从观察松树,到喜欢上松树,直至自愿创作松树。这样的活动基于幼儿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保护并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カ。同样,教师在活动室用不同材料绘画、制作的(包括水墨、水粉、线描、生活材料)松树而创设的“松树画展”的观察场境中,幼儿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和欣赏松树的美,收集众多与绘画主题“松树”相关联的经验与材料,为后续的创作活动做好铺垫。
我们要注重经验的广度积累。其一,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丰富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环境中事与物的感知和体验。其二,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和经典图画书,进行渗透式欣赏,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其三,时常与幼儿进行日常对话,积累创作素材。最后,还需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工具和材料。
三、基于幼兒需求创新活动形式,提高美术表现力
我们老师需要以当前的教学情况为基础,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美术教学活动的创新,从而提高活动质量。充分发挥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通过投影、播放音乐、播放视频动画的方式构建美术活动区域,营造出艺术性十足的美术活动氛围。美术表现需要技能支撑,有了基本的技能,就能有更为得心应手的创作表现。微视频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一个知识点讲清楚,是美术技能的优质教学载体。在《奇特的松树》美术活动中,我们使用了微视频演示了绘画松树树干、树枝的形态。通过微视频,帮助幼儿快速掌握绘画要领。经过精心设计制作的微视频,能把许多美术技能操作要点浓缩成精华,化繁为简,去粗取精,展现高效的教学。
四、基于幼儿作品创新活动评价,提高美术欣赏力
美术活动的评价标准应体现多元化及发展性,由侧重绘画表现效果向侧重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转换,从而逐步形成多维度的、灵活的评价标准及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教师应尽力挖掘幼儿的闪光点并加以渲染,增强幼儿绘画的自信心,形成自己的绘画个性,培养幼儿的操作技能、探究能力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将交流与欣赏过程回归儿童视角,深入解读与判断幼儿赏评行为中所蕴含的学习机会和发展价值,并在理解幼儿的基础上,支持他们新的挑战与发展。
1.赏评中有故事时间
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我们着力于将这三者融合,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捕细节美的眼晴和审美的心灵。如陌陌画的松树,树干、树枝上都布满黑、红、绿不同颜色圆点,画面呈现一片“杂乱”。可陌陌却讲述了段温暖的故事:“松树病了,小黑虫飞来了,唱支好听的歌,松树的病好多了;小瓢虫飞来了,跳支优美的舞蹈,松树的病好多了…”陌陌将绘本《小猪生病了》的优美语言进行迁移与改编,让大家从充满诗意和灵性的语言中,看到了鲜活的景致和独特的笔触。就这样,生活中的风景和幼儿的思考、阅读与表达有了无缝对接。这段“故事”推动着幼儿审美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2.赏评中有家长参与
有时候,教师让孩子们把作品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这不仅能让孩子在家人面前获得成就感,也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绘画的本质。但是教师需要引导家长了解一些正确的美术观念,而非让他们拿到作品对孩子的作品“泛泛而谈”。
3. 赏评中有游戏元素
在评价幼儿作品时,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趣味游戏化的评价方式,既可以点燃幼儿的创作激情,也使得幼儿对评价充满着期待,从而让幼儿始终对绘画活动充满着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保持创作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