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探讨

2021-12-24曹丽君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河道治理建设管理生态环境

曹丽君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其河道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在不断加剧。水污染问题的发生会对整体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做好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及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基于此,本篇文章针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及管理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简单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河道治理;建设管理;生态环境;污染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十分迅速,而同时也使各地区的水域环境受到了极大程度的破坏。为了能够及时改善水域环境,还需要及时实施河道治理工程。通过河道治理工程的开展,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改善。

1. 河道治理的意义

1.1 推动经济发展

开展河道治理这一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为极端天气而引发的洪涝灾害等问题,从而更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科学的河道治理,也能够提升回补地下水和提高灌溉能力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给干旱时期的用水需求提供保障,减缓供水不足的问题,避免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1]。可以说,河道治理工作的进行,不仅仅是对河道防洪保安的一种措施,也是对水资源的一种保护,更是对整体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经过治理后的河道,其周边的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也使得周边整体环境有所改善,对于城乡的发展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维护生态平衡

河道治理这一工作的进行,能够有效提升河流本身的修复能力,使河流中生物以及非生物的数量处于一种更为和谐的状态之中,而水中各种生物也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生长环境。随着河道自我修复能力的提升,河流中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得到明显改善,而水中各类生物以及植物的成长情况都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能够更有效的减少河道的污染,同时也对地下水起到保护作用,改善周边人们的饮水质量,有利于维护生态的整体平衡。

2. 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 质量问题

如今人们对于经济利益越来越关注,而河道治理工程又有着线长面广的特点,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加快建设进度,有的分采取分包的方式来进行,在这种形式之下,可能会导致河道治理工程的质量问题。一方面,河道治理工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具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往往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为专业的水平。另一方面,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时,虽然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但是如果为了一味追求时间而忽视质量也是十分不可取的。一些分包单位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没有开展科学的管理工作,同时为了能够加快工期,也会进行盲目赶工,最终结果就会导致河道治理工程的整体质量下降。

2.2 社会宣传力度不足

河道的污染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而是有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早些年,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对于河道保护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使得人们没有意识到河道保护的重要性,河道保护意识较差。首先,一些居民并没有意识到河道保护工作也自身之间的实际联系,在进行种植、养殖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小污染不会对河流造成大影响,日积月累使得河道污染情况加重[3]。其次,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净水设备装而少用,甚至冒着违法的风险随意进行污水偷排,导致河道遭受严重的污染。

2.3 生态调节能力下降

水体富营养化是导致河道生态调节能力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原因是过度的污水排放,导致河道水体中的污染物超标,从而会对河道生态造成破坏。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外来的物种可能会出现疯狂生长的现象,从而会导致河流自身的调节能力持续下降。

2.5 行业部门之间配合受限

在进行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多个部门的多项职能,而这些部门之间只有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才能够有效改善河道的污染情况。但受行业的限制,各部门的职责、职能的不同,也造成了在治理河道水环境的时候,只按照本部门的行规来行事,围绕本部门的职责来设定主要治理思路,对于行规外的治理理念,不是不想学习,而只能做为辅助思路,如若不然在本行业争取治理、项目资金时,审查、审批都会遇到很大障碍。但是,因为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河道治理的效果差强人意。

3. 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3.1 开展科学规划,提升施工质量

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做好科学的规划工作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规划设计过程中應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规范实施,系统科学的治理理念,为后期工程建设实施打好基础。比如,在进行河道治理工程中,还需要依据河段的特点,因河势来进行治理。在相对较窄的河段进行治理的时候,需要留出足够的行洪断面,两岸视情况设计控导工程,使河道能够有效的对洪水进行调节;相对较宽的河段,则可减少控导工程,使用大坡比的缓坡进行设计,在保证防洪需求的同时,减少混凝土、沏石护坡等控导工程的使用,这样既保护了河道生态,同时又减少了施工难度和工程投资。建设过程中也应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建立健全质量管控体系,并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和工程设计进行工程施工,保障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

3.2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河道保护的宣传力度,通过转变人们的意识来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的有效性。具体的宣传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可以尝试利用当前的各类新媒体来进行河道保护的宣传,帮助更多人了解到河道保护与自身之间的实际联系,能够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保护河道的环境。其次,可以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河道保护的宣传范围,使更多的人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河道保护中来。

3.3 采取多样化的河道治理手段

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该要依据河道的实际情况,来采取更为多样化的手段,来进行河道的治理。在实际治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打捞以及微生物修复等多种方式来开展河道的治理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河道的治理效果,也可以尝试在河道内种植一些具有较强修复力的植物,使河道内的环境污染情况得到改善,不断提升河道自身的修复能力。

结 语: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维护生态环境而言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在进行此类工作的过程中,政府各职能部门还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互相配合,系统的开展河道治理工作,并制定科学与完善的管理体系,书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画卷。

参考文献:

[1]江志栋,于晓菲.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的探讨[J].环球市场,2019:305.

猜你喜欢

河道治理建设管理生态环境
毛祁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探究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水土保持的有效实施
筑高校学生温馨之巢
感潮河段堤防护坡应用与实践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经验教训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