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在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2021-12-24林烨
林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中职教育;c语言程序设计
1绪论
在中职学校,很多信息技术类专业普遍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形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体,而并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重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这一做法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造成教育模式的偏差。“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不仅是目前主流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而且是各类电子产品的软件功能部分的主流开发语言,应用十分广泛,工程实践性很强。然而,目前很多中职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专注于单一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使得学生只是听理论、敲代码,学习兴趣和效果很差。假如能在互联网资源的介入下,使学生能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课程学习,将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那么教学效率低、课堂效果差等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成为可能。
2混合式教学国内外发展现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很多好处,也为改进学习过程和开发混合式教学等创新教育方法提供了机会。Ye L构建了基于“一平台三客户端”(云平台、移动客户端、教师客户端、行政客户端),以问题为驱动的中职混合式教学体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中和老师积极互动,不仅学习效果好,课堂氛围也逐渐提升,使得中职学生的学习乐趣、课堂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Huo Y对中职课程《生命科学概论》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探索。课程结合高水平MOOC(海量开放在线课程)、小班教学、多元化平台、多维度教学模式,构建多学科协同教学团队,形成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多维度评价体系,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Tran H V对135名讲师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教学结果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结果发现,这种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结果对提高教师的教学绩效具有显著的成效,有助于提高中职的教学质量。SunJ介绍了混合式教学平台的功能、特点及其在中职生物学中的应用。该教学平台使得师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方便快捷,从而改善了教学和学习体验。
3混合式教学方案分析
3.1中职生源分析
大多数的中职学生经历了中考的挫折和失败,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而且经常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学习态度消极,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它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并未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可靠的学习方法。面对中职生源现状,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去构建切实可行的学习策略,进而导致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重要环节都没有系统可靠的学习方法。因此,想让学生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有比较好的学习成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角色对换。
3.2课程特点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一门编程语言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对于中职学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有效学习C语言能够培养其计算机思维,是能够体现一个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课程,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奠定坚实的基础。C语言课程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逻辑性,课程内容相对枯燥,传统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畏难情绪。
3.3教学目标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第一,通过课程的学习,帮助中职学生构建计算机思维、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基本语法,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第二,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程序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调试分析,进而解决;第三,养成良好的编程规范,具有编写模块化代码的意识。
3.4买施过程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在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师生互动、实时掌握学习反馈。这里,主要以“超星学习通”作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统一平台,通过在平台发布并推送知识点视频、互动答疑、线上问卷等方法和手段,全程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求攻克教学重难点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的设计如图1所示。
4混合式教学在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案例应用
4.1课前线上构建
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是,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平臺将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提前发给学生,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图2)。推送的内容可以是单一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形式,例如,教师录制的课前引导视频、线上课程的PPT课件、以例题为主的预习测验、C语言课程设计的算法实现案例等等。教师应该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在课前录制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内容中加入一些趣味场景或动画,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预习完毕后学生完成预习小测验、填写预习体会、记录在线学习时长,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在线学习情况。
4.2课中线下构建
课堂教学地点设置为机房室。课堂伊始,教师将根据学生进行课堂预习的结果进行点评和反馈,突出展示学生在课堂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在实训机房进行课堂内容的教授,在与学生的整个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在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后,自主完成C语言程序设计的编程任务。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完成编程任务后,对学生反应的普遍问题进行指点,由教师亲自进行示范性操作编程,此时学生以观察学习为主。最后,教师现场布置能够“举一反三”的任务由学生自行编程,并设计对应的评价指标对所有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分,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4.2.1教学目标
程序设计课程的基本控制语句中较为重要的就是F叫循环结构。
4.2.2教学活动设计
具体的教学实践内容如下表所示:
4.2.3问题反馈
整个教学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学生会在合作交流和讨论分析的同时遇到各种问题,有的学生会大家合力解决,也有的学生会寻求老师帮助,归根结底都是学生的自我寻求答案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是要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并且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同时,集中点评和讲解。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加强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印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专业技能。
4.3课后线上线下构建
本文所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了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相结合的课后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在线上推送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难点的反馈收集,并在线下课堂进行集中讲解。在完成某一个课堂任务后,教师在线上发布一个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学习总结、任务完成指标评分(自评和组内互评),能够第1时间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可以尝试拍摄类似抖音小视频推送给学生进行解答,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鼓励、认可和评价。
4.4研究结果分析
以所在学校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为例,19级和20级两个班级人数都是50人。对下面的图进行分析:20级学生的成绩分布要比19级的学生成绩分布更好,主要体现在不及格学生人数的减少,中等学生人数的增加,以及有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因此,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所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适用于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5结论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研究“混合式教学”理念的实质内涵,针对传统教学在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短板,分别从中职生源、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和实施过程四个方面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案进行分析,将教学环节分为课前线上、课中线下和课后线上线下三个部分,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互联网优势特点,设计出一套相对合理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并通过教学实践,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