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教育如何守正创新
2021-12-24颜源彭瑞敏曹春梅
颜源 彭瑞敏 曹春梅
202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周年。10年来,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蓬勃开展,多地大力推行“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取得了哪些收获,存在着哪些问题和困难?如何通过非遗灵活育人,使之成为学校化美啟智、立德树人的良方?如何守正创新培养非遗“真爱粉”?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一线中小学校长,围绕“非遗教育如何守正创新”主题建言献策。
01议题
“非遗进校园”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
张春利: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职教中心(以下简称“乌兰浩特职教中心”)自2015年开始启动非遗进校园工作,省级非遗项目“蒙古族奥日雅玛拉刺绣”是最大的亮点。“奥日雅玛拉”是蒙古语,汉语的意思是“卷草纹”,这种刺绣由元代蒙古人创立,外形很像一种草地上的“卷草”纹络。从技法上讲,这种刺绣不同于苏杭地区的“平绣”,而是“绕针绣”,绣出的作品立体感强,结实耐用,常绣在蒙古族服饰及各种配饰上,起到点缀、美化的作用。“蒙古族奥日雅玛拉刺绣”传承人柏开花退休后一直致力于奥日雅玛拉刺绣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学校近六年的坚持,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也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非遗进校园”工作的基本情况与收获。学校单独腾出四间教室,在近300平方米的场地里建成了非遗项目展厅、实训车间和生产车间,免费提供水、电等资源。学校“非遗进校园”工作收获颇丰:第一是收获了一种理念,师生深刻认识到非遗项目的珍贵;第二是收获了一种厚重,非遗项目为职业教育增添了厚重的底色;第三是收获了一个产教融合项目,2017年,乌兰浩特市政府先后为柏开花的工作室投入近50万元购买刺绣设备,在校园里办起了“柏开花民族刺绣厂”;第四是收获了一套珍贵的校本课程,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中职生选学奥日雅玛拉民族刺绣的校本课程;第五是收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柏开花以校园工厂为基地,深入社区、农牧区,为退休职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免费民族刺绣培训,并回收他们的作品,积极引导他们创收。几年来,柏开花先后开设几百期短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近7000人。
“非遗进校园”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是非遗项目经济效益不高,一般的非遗项目都是比较传统的技艺,现代时尚感不强,做不到大批量生产,订单少、销量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非遗项目,由于人口少、客流量不大等原因,经济效益会更低,这会影响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人的培养。第二是日常经费保障不足,非遗项目是政府非常重视的工作,有关部门投资了相关设备设施,但是传承人的日常经费几乎没有。
易伟湘: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以下简称“鼎太小学”)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把皮影戏、剪纸、中国结、刺绣、面塑、景泰蓝、烙画等3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校本课程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研制非遗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体系。鼎太小学的非遗课程以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为目标,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把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各个课程中,同时又各有侧重,课程从一年级开始,按年级逐步实施,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制定详尽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共分为节日课程、技艺课程、传统体育、修心课程、艺术课程、传统游戏6个大类,下设30多门课程。
构建立体型融合的非遗课程。例如:中国结课程将结艺文化、色彩造型、合作沟通、财商素养相融合;皮影戏课程将剧本创编、背景制作、人物设计与配音和操控练习表演相融合;茶艺课程将历史、地理、艺术学科相融合。
开发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学校开发了过程评价、技能评价、成果评价、效益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探索出了表演、展示、游园、义卖等多种评价方式,并将非遗课程列为期末评价指标。
15年来,参与非遗校本课程学习的学生有3000多人,100%的学生都能熟练掌握一项或多项非遗技能,学校300多平方米的非遗活动中心珍藏着孩子们的几百件作品。此外,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管理平台,建立了非遗课程教学资源库,开通了非遗课程教学直播账号。在取得大量成果的同时,学校也没有停下探索和反思的脚步——
高新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焕新。学校如何依托南山高新产业强区背景,让非遗文化从单一的课程符号变成让青少年更感兴趣的全新IP?这有待我们进一步借助区域资源来探索和开发。
链接社会资源,加强馆校合作。应该进一步加强与文化馆、非遗协会等文化机构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拥有非遗推广小达人的身份,实现线上线下的教育成果展示,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
促进民族交流,推动文化交融。未来,如何把互联网+的理念应用到非遗课程中,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与民族地区课程融合,推动民族文化的展示、传承,也是鼎太小学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赵丽侠:河北乐亭拥有独具地方特色的“冀东三枝花”——乐亭皮影、乐亭大鼓和乐亭地秧歌,乐亭皮影更是在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开发并实施了校本课程“乡土文化——乐亭皮影”。
皮影传统文化进教材、进校园、进课堂,实现知行合一。课堂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低年级的学生以了解和体验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影像资料给学生展示“猪八戒吃西瓜”“哪吒闹海”“鹬蚌相争”等皮影作品,使学生了解皮影、爱上皮影;在中年级的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授影人头茬、影人戳子等皮影造型艺术特点;高年级的课堂更注重乡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亭皮影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学校还专门开设了“皮影表演”课程,请皮影艺人手把手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对皮影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皮影实践工作坊学雕刻、练表演、搞创新,展示学生风采。除了课堂学习外,学校还成立了皮影艺术实践工作坊,下设皮影雕刻、皮影晕染、皮影表演、皮影创新、皮影操耍等多个活动小组,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学习皮影知识、皮影雕刻技巧、基本着色技巧、操耍技巧并组织创编皮影戏。学生根据二十四孝故事创编了皮影戏“尹陈买桃”;根据课文改编了皮影课本剧“金斧头”;根据学校拾金不昧的事迹创编皮影剧“新时代的好少年”;根据李大钊小时候的事迹改编皮影故事的“放鸟劝学”……学校音乐教师还编排了多个以皮影戏为艺术表现形式的舞蹈,舞蹈“影娃娃”更是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学校教师制作的皮影歌曲“阳光少年”荣获全国校园DV大赛二等奖;体育教师创编的大型皮影操“影韵春潮”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
校外实践活动助传承、促提高、创品牌,浸润学生心灵。学校和乐亭县博物馆合作,开设了博物馆综合实践课。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乐亭县博物馆参观皮影文化展览,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对皮影的起源、雕刻、唱腔、操耍都產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还组建了志愿讲解员社团,在博物馆里,志愿者们声情并茂地为参观者讲解家乡传统文化。
赵彩:自2015年开始,郑州市第八十中学(以下简称“八十中学”)以中国传统非遗项目“葫芦烙画”作为学校非遗传承课程开发的切入点,围绕“包容、乐观、有创造力、追求真善美的青少年”的育人目标,从学校合文化及办学理念出发,整体构建出“魅力葫芦”非遗课程,并取得了实效——
扎根传统文化,构建融合课程,为全面育人培根铸魂。葫芦具有“吉祥福禄”的寓意,被确定为学校吉祥物,成为八十中学“合文化”的外显物和承载体,也是学校的“文化图腾”。学校扎根传统文化,以有形的葫芦为载体,以葫芦烙画艺术为手段,充分挖掘葫芦身上的多种课程元素,不断发挥其无声的育人功能。
“魅力葫芦”非遗课程设置伊始,学校多次召开课程推进会,组建课程团队,成员逐渐由一两个学科的三五个教师,发展壮大到涉及语文、生物、美术、心理等14个学科的30多名教师。烙制内容丰富多彩,烙制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守正中创新,实施中传承,为全面育人启智润心。学校围绕传承、创新、传递三个主题开设“魅力葫芦”相应课程。七年级新生一入校便会领到一粒葫芦种子,在春天把它种下,培土、浇水、捉虫,待葫芦成熟后对葫芦进行艺术加工,通过自己的双手赋予每个葫芦更高的价值,生物、心理等学科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八年级学生在葫芦创意加工中,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他们能发现并利用每一个葫芦的外形、纹理、色彩等特点进行艺术创作;九年级学生会将自己亲手种出的葫芦加工成纪念品,这个葫芦作品会伴随他们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孩子们看到这个葫芦就会想起在八十中学的点点滴滴。
如今,“魅力葫芦”已成为我校一张靓丽的名片,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然而,困难仍然存在。如何平衡好常规学科教学与非遗教学之间的关系就是八十中学现阶段遇到的最大困难。学校将结合学校实际,尝试引进校外第三方力量,拓宽非遗传承学习渠道,并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育申报教科研及思政项目,使八十中学的非遗课程向更高层次前进。
02议题
如何通过非遗灵活育人,使之成为学校立德树人的良方?
李雪梅:新时期的教育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而人文底蕴居首。大连市西岗区工人村小学(以下简称“工人村小学”或“工小”)以“翰墨飘香·字秀人正”的书法文化教育作为提升学生人文底蕴的切入点,让“塑造字秀人正、阳光自信的工小人”这一愿景落地。
以书法文化氛围浸润校园生活的每个角落——环境熏陶
“学校无闲处,处处皆育人”。步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飘逸着淡淡墨香、透露出书香雅趣与情怀的师生书法作品。每个楼层都是各不相同的书法文化主题展示区。笔的博览馆对各种笔的发展史的介绍犹如一幅活泼生动的长卷;书法篆刻展示区既有教师和学生亲手篆刻的印章、手把件,也有精心设计打磨的砚台精品和书法佳作;分布于不同楼层的姓氏文化墙、有趣的汉字、文房四宝文化介绍等,让无声的文字与图画穿透墙壁,润泽着孩子们的心灵。
以“五个点”完善传统文化实施——管理实践
工人村小学重点围绕“出发点——育人、核心点——课程、动力点——活动、关键点——管理、发展点——保障”这“五个点”对内在文化进行打造。将“书法校本课程”应用到每日“书法习字日日行”活动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弘扬了传统文化内涵;坚持开展“百人书法队”培训、写字星级评比、年度“笔耕翰墨展风采”书法节活动……丰富的活动促进学校书法教育向纵深发展。历时一年的“篆刻·西岗故事”活动成果显著,工小通过百位师生、百方印章,将区域文化以篆刻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开辟了大连市各区弘扬本区文化的先河;在庆建党百年的“百家姓”篆刻活动中,师生的倾心付出让书法与石材结合的暗藏之美跃然而出。
文化传承成就师生与学校的成长——彰显成果
正是对书法教育近似痴迷的追求,让工小营造出一个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空间,一个富有特色而充满生命成长气息的人文环境。师生温文儒雅的举止、良好的文化底蕴与高尚人格正悄无声息地形成。学生成长、学校发展,这种双促进、双提高,让工小成为市区品牌校。现如今,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已然成为工小人的必做功课。
张小滨: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小学地处风筝年画之乡——杨家埠,杨家埠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之一,特色鲜明的年画和风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结合地域资源、非遗人力资源和校内科研资源等优势,进行了13年的民间艺术传承教育的实践探索。目前学校已踏上“立足德育,实现风筝年画民间艺术活态传承”的新征程。
文化浸染,化美启德。从校园橱窗、墙壁文化、景观造型、教室、民艺展厅等方面,打造源、蕴、美、韵、趣、魅的校园文化特色,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文化浸染,化美启德。
学科融合,化美育德。学校立足国家课程,依托地方课程,研发校本课程,让各学科中的德育精神与杨家埠文化进行情景联结,遵循价值导向,形成意识形态鲜明、主题内容丰富、框架结构系统的非遗文化课程体系,让民间艺术之美成为各学科教学中的一种显性存在,更大程度地达成化美育德的目标。2016年,校本课程“杨家埠的风筝与年画”荣获全国十大非遗校本课程。
三维教学,化美明德。以校本课程为依托,进行课堂学习为主、社会实践为辅、家庭体验为补充的三维教学,将实践育人、协同育人融合统一,化美明德。“1+N”校内体验模式和“五个一”校外研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学校教会孩子,孩子影响家庭,家庭带动社区,充分发挥“三合一”协同育人功能,形成杨家埠风筝年画活态传承的大德育环境。2018年,科研成果“小学生风筝年画传统艺术传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寻求创新,化美传德。近年来,学校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开始寻求创新突破,把学生难以雕刻的梨木替换成易于雕刻的PVC胶板,让年画刻制过程更简单。结合时代特点,鼓励学生讴歌中华盛世,弘扬千年文明,让年画艺术真正活在当下,抱枕、雨伞、服装、背包等民间艺术衍生品随之而生,完美呈现出智育、美育、德育的融合统一,以化美传德。
多元评价,化美立德。建立根植时代的,基于学生、教师、课程的多元长效评价机制,每年四月设立风筝年画校园文化艺术节,对学生风筝年画的学习成果进行个性化评价,做到多元评价,化美立德。
温在权:自2012年起,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与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合作开发非遗课程,在800平方米的非遗艺术中心,开设了“瓯窑”“瓯绣”“泥塑”“米塑”“细纹刻纸”“竹丝镶嵌”“花边十字绣”7门具有温州地方特色的非遗课程,并长期聘请省市级非遗大师到校任教,形成了“外聘大师+本校助教”双师型课堂管理模式。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学校形成了从低阶兴趣课程到中阶社团课程,再到高阶拓展课程的金字塔模式。低阶兴趣课程面向高一年级,每周三下午开设选修课程,内容包括工艺美术理论、美学素养提升和实践操作等,学生可多次选择,在不同的低阶兴趣课中发现自身兴趣和特长。中阶社团课程是从低阶课程中选拔优秀学员,参与学生社团自主创作和夏令营、冬令营集中主题创作,创作主题或体现东瓯地域文化,或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或呼应新时代发展主题。高阶拓展课程由非遗课程走向非遗文化,由校园内辐射校园外,通过校内外比赛、展览、志愿服务和义卖拍卖等拓展课程,培育综合素养,呈现美育硕果,弘扬非遗文化。
学校非遗三阶金字塔课程的设置开发,带来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精彩蝶变。
首先,非遗课程丰富了学校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和德育活动载体。“千丝万缕话瓯绣”“赏文物品历史”“针话女红——刺绣”等校本教材,成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并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精品选修课程;校本教材“细纹刻纸”于2018年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学校成功举办12次非遗主题夏令营、冬令营和多次非遗作品义卖拍卖,筹集专项爱心基金数万元,并与温州瓯窑小镇等社会团体建立基地合作关系。
其次,非遗课程厚实了学生的民族人文底色和拓宽了学生的升学途径。部分学生在非遗课程中树立自信心,学会合理定位,明确美术升学路径,并通过美术资优班进一步提高专业素养。
最后,非遗课程成果丰盈学校物化环境和校园文化。非遗中心、明德广场、毓德广场等建筑都是非遗文化的天然展示区,同时,非遗特色与学校园林式、书院式的整体建筑相得益彰,相互映衬,时时可见、处处可寻的非遗浸润式校园文化,让学生身居其中熏染其美。
03议题
非遗教育如何守正创新,培养非遗“真爱粉”?
许丽萍:非遗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成都七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七中实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构筑全面的非遗育人体系过程中,将非遗文化融入活力生长多元课程体系。
打通空间壁垒,创生“守正”环境。非遗进校园的开展,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师徒”或“家族”传承方式,让非遗从小众走向大众。把非遗项目请进校园,一是推动非遗传承课程正规化、常态化、序列化发展;二是对有基础、有兴趣的教师进行深度培养。打破空间壁垒,根据各项目的传承特点,将项目的特色化、个性化、灵活性等要素考虑进去,为师生创生一个舒心的“守正”教学环境,既有常规的传承课程,也有社团的传承课堂,为学生和教师搭建适宜的教学环境。
打破枯燥课堂,创建“体验式”教学。要让孩子喜欢非遗课堂,就要让孩子亲身体验和参与非遗传承项目。七中实验在扎染课程中实施“赏作品、猜技法、同实践、共分享、互评价”的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充分体验扎染技艺。此外,学校还开设了结绳艺术课程,课程基于学生的立场进行课堂活动设计,选择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编织艺术展开教学,学生在编艺教室指尖跳跃舞翩跹、一丝一线织华彩,这便是他们最炙热的情感表达。
沖破思想禁区,融合“时政式”教学。七中实验的陶艺课程始终关注时政,在教学中融入时代精神,学校开辟陶艺悦陶坊,设立陶印社团泥鸿社,全校师生积极投入陶艺创作。学生作品立足本土,挖掘鱼凫文化特色,以“家在鱼凫碧水南”为主题的陶艺工坊在成都市第13届艺术工坊展览中获一等奖。作品“霓裳”“重建巴黎圣母院”“木里救火英雄”分别入展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和成都蓝顶艺术节展览。
解开思想的枷锁,探索“研究性”教学。为了探索博大精深的古蜀文化,打造奠基文化成长、张扬生命个性的教育生态,七中实验开展了 “鱼凫寻根”课程,从场景构建到编剧,从文字打磨到音乐制作,均为师生原创。实践活动与课程并进,开拓非遗传播途径,继承与弘扬,实践与新发,让蜀韵飞扬,让鱼凫之歌传唱。
严红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南阳文化艺术学校(以下简称“南阳艺校”)自2018年以来开展的非遗戏曲和曲艺研培工作,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8年至2021年度,学校共计开展6期研培班,培训学员200人次,举办了宛梆、曲剧、越调及3期曲艺研培班,学员为全省各市县的专业演员、演奏员,学校先后聘请全国56位专家教授来校授课。研培期间学校充分利用媒体对非遗研培进行广泛宣传,艺校公众号每天不间断报道,提高了非遗影响力,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非遗教育如何守正创新,不断发展?我认为可以通过“送非遗” “种非遗” “兴非遗”来实现。
非遗送入校园,扩大影响关注。国家开展的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更多的青少年关注传统戏曲,并从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随着“曲艺振兴计划”的实施,传统曲艺逐步进入校园,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曲艺的魅力。我称这些举措为“送非遗”。
校园“种植非遗”,培养兴趣爱好。南阳艺校通过近几年非遗研培工作的开展,对于非遗工作如何守正创新有了以下思考:一是国家应加大对艺术院校戏曲、曲艺、传统工艺等非遗专业扶持力度,培养更多青年非遗人才,改变专业院团非遗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二是在研培项目中,吸纳更多的大中专学生参与进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扩大非遗在校园的影响力;三是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传统非遗项目的培训,使非遗传承得到持续发展。我称这些举措为“种非遗”。
加强基地建设,振兴非遗教育。为了使非遗教育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国家可以在全国大中专院校中确定一批国家、省、市级非遗教育基地,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加强基地建设;持续开展结合本地特色、符合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教育项目;利用好互联网平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打造非遗教育新样态,使青少年更多关注、更愿接受、更加喜欢非遗教育,打破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藩篱。我称这些举措为“兴非遗”。
张菊: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东风小学(以下简称“东风小学”)位于会泽古城内。会泽古城的铜商文化和会馆文化在国内享有盛名。此外,会泽古城还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少数民族杂居和铜商文化、会馆文化的碰撞,孕育出了“张氏斑铜”“赵氏土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东风小学深挖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元素,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活动,深受师生喜爱,广受社会各界好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办学名片。
寻觅追溯——让非遗教育成为一种时尚。让学生们自己去了解和探寻中国的非遗文化和会泽本地的非遗文化,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项或两项去深入调查、研究,在对自己选择的非遗文化了解透彻的同时,还可以动手实践,并化身为“非遗小达人”,向身边的同学、教师、亲人讲述自己最喜欢的非遗文化,用非遗的魅力去征服无数“真爱粉”。
社团活动——让非遗教育花开灿然。学校开设了中草药、识香制香、扎染、植物拓染、茶艺、插花、剪纸、楹联、花灯、空灵鼓、民间刺绣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而且在社团之间有融合,比如:端午制作的五毒香包,就是香艺社团、中草药社团、民间刺绣社团的融合。通过一系列的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校外实践——让非遗教育着色有声。学校非物质文化教育得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斑铜”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赵氏土陶”传人的大力支持,“张氏斑铜馆”“赵氏土陶馆”先后成为学校的校外非遗实践基地,学校多次组织师生走入“张氏斑铜馆”和“赵氏土陶馆”,参观并学做斑铜、陶器,让学生在欣赏斑铜、陶器之美,学做斑铜、陶器之乐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校本课程——让非遗教育融进生活学校。学校深挖非遗教育元素,开设“二十四节气”课程,引导学生在节气到来时了解节气习俗,并要求家长带领学生走入田间地头,完成节气对应农事,亲手制作食物,让学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真正体会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吴晓红:凌水小学坚持五育并举,找准特色发展突破口,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非遗的种子从小撒播在孩子们的心田。学校作为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传承基地和非遗传习所,在保护和传承非遗方面始终坚守初心。以剪纸为例,我们有以下做法——
立足课堂,分母式普及开发校本课程
我们身边有两位剪纸艺术传承人,在他们的带动和指导下,学校开发了全员必修的剪纸应用校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剪纸小能手陆续脱颖而出,孩子们在剪刀和纸张的选择上已经悟出了獨到的心得。剪纸课广泛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也点燃了孩子们非遗传承的火种。
成立社团,分子式扬长育“真爱粉”
学校成立了“凌之纸艺”剪纸社团,为有剪纸潜能的孩子提供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平台。剪纸社团定期组织活动,带领孩子们进行剪纸创作。有的优秀作品装裱后用来装饰校园,有的特色作品印刷成书签作为礼品,赠予来访的领导或嘉宾。师生共同创作的“五福龙”作品先后赠予篮协主席姚明、马来西亚及英国来访的校长等,把剪纸文化发扬光大。
守正创新,打造非遗艺术环境
我们注重营造浓郁的剪纸艺术环境,引导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欣赏、感受、理解、体验,在与环境的“对话”中升华对剪纸价值的认识。学校三楼布置了百余幅师生们的剪纸作品,无形中让剪纸艺术融进了学生的血脉中。同时,学校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赠予社区和当地企业,让剪纸非遗走出校门。
评价与展示,榜样引领弘扬剪纸文化
学校结合校园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活动开展剪纸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美术教室和学校厅廊展示,并定期举办学生个人作品展。学校有效利用潜能特色评价本,每学期评价特长小榜样,让学生们积极争取“凌小章”“校长章”。学校隆重表彰在各级争章和比赛中获奖的同学,引领更多的学生发展特长。
用心用情用力传承非遗,在坚守中收获成长
学校在传承剪纸非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传承剪纸非遗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守正创新,以“守正”来传承剪纸艺术,用“创新”来丰富剪纸文化。与此同时,学校传统体育和传统艺术在课题的引领下,也逐渐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