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社会化学习”的时代
2021-12-24石中英
石中英
人们常说,我们当下的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特征就是变化。变化的领域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技术、从职业生活到日常生活。在这个时代,谁要想适应时代,不被这个时代所抛弃,就必须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不仅是在认知方面,而且还包括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乃至人格等方面。我们对于时代变化所感受到的种种不适,究其根源来说,是我们不能从身心两方面跟上时代快速变化的节奏。而我们之所以不能从身心两方面跟上时代快速变化的节奏,则是因为我们的学习意愿和能力的不足,特别是新社会化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匮乏。这个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人类学习自由的极度扩展
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后工业社会与知识经济的相继来临,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概念逐渐从学术概念转变为政策术语,为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所采纳。正规学校教育发展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人类现代教育的一个独特景观和显著特征。20世纪80年代,一些未来学家如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便预言一个个性化教育时代的来临。个性化教育,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组织形态上,必定会突破传统学校教育制度的框架,呼唤一个新社会化学习时代的来临。20世纪80年代后,市场力量的介入,使得教育或课程资源的供给更加多元化,学校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提供者。特别重要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的时间、地点更加灵活、多样。2020年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曾说,“所谓课堂者,非谓有教室之谓也,有师生之谓也。有师生在,课堂就在。学生在哪里,课堂就延伸到哪里。”他的这段话,虽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说的,但是却揭示了信息时代课堂教学的本质,反映了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摆脱对传统教学物理空间的依赖。
笔者同意一些观察者的观点,人类正进入一个新社会化学习的时代。新社会化学习的本质特点就是人类学习自由的极度扩展,学校不再是唯一或最主要的学习场所。这里的“新”是与传统的社会化学习相对而言的,是对传统的社会化学习理念和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同时,这里的“新”也表明了我们正在进入的社会化学习的时代比起传统的社会化学习有了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
从学习目的上说,这种新社会化学习的目的不仅仅限于道德学习,而且涵盖了其他所有重要的学习领域,如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价值观领域乃至存在领域的学习等等。
从学习的主体来说,不单单是少数圣贤大哲才有的行为,而是每一位普通公众应该有的行为,带有明显的大众主义色彩。
从学习内容的供给者来说,更加多样,除了传统的学校组织之外,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私营部门开始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从学习的组织形式来说,则更加多样,如完全自由的个体学习、志愿结成的小组学习、政策支持的社会组织学习,等等,学习者也可以同时参加不同形式的学习。
从学习的时空特性来说,则更加灵活、多样、富有弹性,即便是以学校学习为主的青少年学生,也可能同时参加社会化的学习。
新社会化学习时代的教育变革
在新社会化学习时代,学习将真正成为一种人的生活方式,而不单单是生活的预备。学习素养已经成为一种事关人们生存、发展和幸福生活的基本素养。为了提高人们的学习素养,进一步帮助人们学会学习,未来的教育应重新设计青少年学习目标。
把“学会学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应对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带来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德洛尔报告》中就提出“学会学习”的目标,作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认为它是每个人应对不确定未来的基本能力。25年过去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理想,一些教育者并没有把它看成是教育的基本目标,而只是将其看作是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工具性理念。未来的教育必须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上取得成功,否则就不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学习化的转变。
学校教育必须变革“学习”的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本报告中已经就“学习”观念的变革做出分析,关注到学习的具身性、社会性。新社会化学习是对学习观念变革的一个新表述。依照这个观念,教育者应当突破传统制度化知识学习的狭隘观念,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具身学习、数字学习、项目学习、反思性学习、朋辈学习等多样的学习观念,激活学习者学习的潜能,鼓励他们通过多种途径灵活地获得知识、改变态度、陶冶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政府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21世纪以来的重要政策理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还提出要构建面向人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就意味着,促进全体公民的终身学习,不单单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当提供更多的公共学习资源,供公民免费学习;应当出台一些利好的政策,鼓励社会组织和私人参与到高质量学习资源的提供上来,做大社会学习资源总量;培育并分类管理学习资源市场,保障学习资源开发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关注社会群体“学习鸿沟”问题,对学习处境不利的群体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建立更加科学的学习评价制度,使得各种途径的学习成果能够得到及时、合法的评估、认证与使用。
聚焦新社会化学习,从多学科开展研究。以往对人类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在心理学、教育学领域进行,心理学致力于解释人类学习的行为,教育学则致力于学习与教育教学关系的研究。近些年认知神经科学对学习脑机制的研究开辟了学习行为研究的新领域。这些研究是重要的,但还不充分,系统性、融通性、一致性需要增强。面向未来,人类学习会日益成为一个多学科研究的领域,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都应加强对社会化学习的研究,探索社会化学习的社会制度、政策、理念和资源保障,使得对人类和公民学习行为的研究成为一种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跨领域研究。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学习与教育并不是一回事情,学习是一种更广泛的人类行为,教育只是促进或指导人类有价值学习的一种社会活动。学习本身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社会行为。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在新的社会情境中开展学习,拥抱“新社会化学习”的时代,不仅是对每个学习者个体的尊重,也体现了教育的时代精神。
新社会化学习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教育地位和作用的下降,恰恰相反,对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的实现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者需要去思考一个基本的问题:如何认识和处理好教育機构内的学习与社会化学习之间的关系,重构人类学习的世界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