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紫椴苗期优良家系选择
2021-12-24王有菊杨世桢陈晓波陆斐初艳
王有菊 杨世桢 陈晓波 陆斐 初艳
摘要: 以在吉林省多地采集的21个不同紫椴家系2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对紫椴幼苗生长性状进行观测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采种地的紫椴幼苗苗高差异不显著、地径差异显著,21个家系紫椴幼苗的苗高和地径差异均极显著,家系7、8和16为紫椴苗期优良家系。
关键词: 紫椴; 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苗期选择
中图分类号: S 791. 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1001 - 9499(2021)05 - 0043 - 03
紫椴(Tilia amurensis)又名小叶椴、籽椴,是椴树科椴树属落叶阔叶乔木[ 1 ]。紫椴树高可达30 m,树冠大而优美,秋叶黄色,抗烟、抗毒性较强[ 2 ]。紫椴主产于中国东北、内蒙古东部及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流域,向南至朝鲜半岛[ 3 ]。紫椴为喜光、深根性树种,稍耐阴,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不耐水湿和沼泽地。紫椴木材色白轻软、有光泽且富弹性,不翘裂,易加工,可用于建筑、家具、造纸和雕刻等[ 4 ]。紫椴是我国著名的蜜源植物,花期30天左右,新蜜琥珀色、细腻、具浓郁的薄荷香味,深受国内外欢迎[ 5 ]。据《中华本草》记载,紫椴花具有清热解表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口腔炎和喉炎等[ 6 ]。紫椴以种子繁殖为主,幼苗造林后生长较慢,10年后生长加快[ 7 ]。为缓解因大量采伐和更新不及时导致的种群数量和质量下降问题,及时开展紫椴优良家系的选择势在必行。研究和选择紫椴苗期优良家系,筛选出一批苗期表现优良的家系,从种苗方面弥补紫椴幼苗造林前期生长慢的短板,这对于紫椴开发、利用及保护具有一定意义。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苗圃(126°42′E,43°42′N),地处吉林省吉林市东部17 km处,海拔190 m,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4 ℃,≥10 ℃年活动积温为2 800 ℃,初霜期在9月下旬,终霜期在5月中旬,无霜期为120~14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696.1 mm,日照时数2 447.1 h。该地区属长白山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土壤类型为暗棕壤,土层厚度为25~30 cm,pH值为6.0。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材料
供试紫椴种子来源于吉林省的吉林市、舒兰市和临江市,共21个家系,千粒重为29.38 g。采集的种子调制后水泡48 h,经高锰酸钾消毒后,与沙子按1∶3比例混匀,湿度保持60%装入无纺布袋内置于窖内层积处理。2018年4月取出种子,25 ℃催芽处理,待1/3露白后播种。2020年秋季,选取2年生紫椴幼苗进行试验。
2. 2 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2020年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后,从21个家系的紫椴幼苗随机选取30株,用游标卡尺逐株测量地径,用卷尺测量苗高。采用Excel 2013数据整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8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 1 不同采种地紫椴幼苗生长性状分析
3. 1. 1 生长性状方差分析
由不同采种地紫椴幼苗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表2)可以看出:3个种子采集地点紫椴幼苗苗高的F检验值为0.072,其P-value=0.93>0.05,F检验不显著,说明3个种子采集地点紫椴幼苗苗高性状不存在显著差异;地径的F检验值为19.354,其P-value=0.000<0.05,说明3个种子采集地点紫椴幼苗地径性状差异整体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3. 1. 2 地径性状多重比较
由不同采种紫椴幼苗地径性状多重比较结果(表3)可以看出:3个地点的紫椴幼苗地径指标分别属于3个相似性子集,3个子集间差异显著,即3个地点间差异均显著。
3. 2 不同家系紫椴幼苗生长性状分析
由不同家系紫椴幼苗生长性状方差分析结果(表4)可以看出:不同家系紫椴幼苗的苗高F检验值为11.743,其P-value=0.000<0.05,F检验显著;地径的F检验值为12.876,其P-value=0.000<0.05,F检验显著,说明不同家系的紫椴幼苗苗高和地径性状在整体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3. 3 紫椴幼苗苗期优良家系选择
由不同家系紫椴幼苗苗高性状的多重比较结果(表5)可以看出:21个家系紫椴幼苗苗高指标分别属于9个相似性子集。家系7和16属于同一个子集,与其他19个家系差异显著,其苗高均值为162.47 cm,比21个家系苗高的整体均值(92.35 cm)高70.11 cm。家系8和1、15、6家系属于同一个子集,其苗高为130.33 cm,比21个家系苗高的整体均值(92.35 cm)高37.98 cm。因此,根据苗高性状选择家系7、8和16为优良家系。
由不同家系紫椴幼苗地径性状的多重比较结果(表6)可以看出,21个家系紫椴幼苗地径指标分别属于10个相似性子集。家系16属于一个子集,与其他20个家系差异显著,其地径为22.21 mm,比21个家系地径的整体均值(15.18 mm)高7.03 mm。家系18、7和19与家系1、15和21属于同一个子集,这3个家系的地径均值为18.63 mm,比21个家系地径的整体均值(15.18 mm)高3.45 mm。因此,根据地径性状选择家系7、8和16为优良家系。
4 结论与讨论
3个种子采集地点紫椴幼苗的苗高、地径F检验值分别为0.072和19.354,苗高F检验不显著,地径F检验显著。21个家系紫椴幼苗的苗高、地径F检验值分别为11.743和12.876,F检验显著,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1个家系紫椴幼苗苗高指标分别属于9个和10个相似性子集。家系7、8和16的苗高和地径指标均值均高于家系整体均值,且在苗高和地径指标中都表现优良。由此可知,源自吉林市的家系7、8,以及源自舒兰市的家系16为紫椴苗期优良家系。
参考文献
[1] 张羽, 陈祥伟, 杨立学, 等. 化控物质对紫椴棚室育苗生长和抗寒性的效应[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1, 29(2): 21 - 29.
[2] 周以良. 黑龙江植株志[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3] 唐亚, 诸葛仁. 椴树属的地理分布[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4] 聂少全. 黑龙家植物资源志[M].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03.
[5] 《中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中国中草药汇编.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78.
[6] 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4312.
[7] 邹学忠, 阎忠林, 朴素梅, 等. 不同立地条件水曲柳、 核桃楸、 紫椴造林的研究[J]. 林业科技通讯, 1995(3): 16 - 18.
[8] 王有菊, 初艳, 王继志, 等﹒ 红松结实性状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技术[J]. 林业科技, 2014, 39(1): 4 - 5 .
第1作者简介: 王有菊(1980-), 女,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 2021 - 03 - 20
(责任编辑: 王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