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听来人语好 相逢都道物华新
2021-12-24黄峰
黄峰
田园诗,离不开田园山水,离不开乡土村民;离不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作,离不开“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的欢悦。历代诗人,听田园之所听,闻田园之所闻,关注田园,涉足田园,期望田园,为田园高吟低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新中国开辟了田园的新天地。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农村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人的视野与感受得以与时俱进,吸纳新知,有了新的感受,产生了新变。新田园诗在继承古诗歌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写出了田园的新貌,体现了时代的心声。
品读了解云龙先生的一组田园诗词,作者感时歌事,清新淡远,不闻车马喧,不见尘土扬。但却如山风扑面,翠竹润目,清泉沁腹,使读者仿佛走进了山乡,亲临了田园,备受山光水色、村美人和的熏陶。
一阕《临江仙·山村》,闲适随性,但语感浓醇,准确凝练,自然灵动,把平常质朴的语言转化组合,成为诗的语言。把自然与心境贯通联系起来,使景有所托,情有所寄。
“爱煞山村尘不到,小桥流水人家。绿杨阡陌紫云遮,鸡鸣桑树顶,犬吠竹篱笆。 晴日朝来翻屋角,池塘过雨鸣蛙。芳田处处动犁耙。竹鞭云外响,归影日边斜。”这里,作者把山村寻常所见的物象,通过自己的主观臆想,融进情志,采取烘托和渲染,有机融合成一幅幅有意境的画面,悦目赏心,好像把人们带入了桃花源,使人惊喜寻味。整首词,进入人们视听的“小桥流水,绿杨阡陌,鸡鸣桑树,犬吠竹篱,朝日紫云,池塘过雨……”等等山村景物, 意象丰满。而仅用“爱煞山村尘不到”“竹鞭云外响,归影日边斜”三句,纤笔细描,把热爱山村的感受,春耕劳作的意趣,赋情于景,表达得清隽雅逸。
解云龙先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种过田,教过书,后来在文化部门工作。长期生活在横岗山麓下风光秀丽的梅川镇,对农村,对田园独有深挚的感情。农村这片天地,这块山水,是诗的创作源泉,以致形成他的作品清丽灵动、和谐静美的独特风格。在语言辞藻的构筑运用中,景与情谐,物与人合,虚实顺理,自然柔和,作笔之处,没有衔接的痕迹。读起来,从容舒缓,恬美悠闲。
再读他的《阮郎归·乡村见闻》:“萋萋芳草露珠光,莺啼柳线长。浣花溪暖浴鸳鸯,双栖燕子梁。 锣鼓脆,爆花香,村头满场。一行宝马拥红妆,谁家娶嫁娘?”语句简淡平稳,而用映射比兴之手法,使意象丰满纷呈。上半阕的精致描绘,为下半阕的欢悦喜庆而生心先发赞美。“一行宝马拥红妆,谁家娶嫁娘?”俗字见雅,平字见奇,使全局气象玄张,主旨凸显,道出了农村改革致富后翻天覆地、史无前例变化的一个侧面。作者深谙锤炼择字用句对于诗歌语言和谐美的重要性。在他的作品中未出现过生硬孤僻、晦涩难懂、言理错乱的词语。即使用典引故,也是明珠走盘,务求实效,使人能理喻领会,含意能达。
曾经有人说过,诗词就是“形”和“质”合而为一的结晶。“形”就是诗中词句和音节的构建。这里所讲的音节,当然是指每位诗人应掌握的诗的格律中的平仄音韵。诗的“质”,就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体现。我们平常所说诗的“意境”,当然是属于“质”的范畴。而诗的“形”,是否能得有图画形式的美,对于诗的“质”(思想感情)是否能达到“音乐式的情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解云龙先生有很长的创作历史。年轻时师从鄂东名儒朱雪杏習作诗词,认真学习,不断地阅读鉴赏古圣先贤的作品,笔耕不辍,创作诗词,整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写作心得,在孜孜不倦地积淀中,努力提高审美观念。终于学有所得,著述了《词学举要》一书。在该书中,他创见性地重点阐述了诗(词)的语言要求。即具象化,新鲜多样,凝炼含蓄和富有音乐性。
语言的具象化要求对客观事物的情状描写,达到细腻得体。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能获得真切的审美感受。解云龙先生的作品中这种意象表现得很为突出。如《拾秋》:“秋风是何物,所至辄清刚。红染霜林醉,黄开野菊香。鸟啄余穗粒,牛卧老斜阳。偶值荷锄叟,相邀酌草堂。”全诗运用具象化的语言,摹其形态,传其神韵,把景象写得自然柔美,真趣朴茂。再如《最美乡村王冲行》(三):“夕阳无语落山前,一片空明月上天,几处人家闻笑语,麦黄收茧又丰年。”《溪山秋韵》:“溪山秋色里,相对足忘机。石枕流泉响,山横落叶飞。田歌归夕照,稚子傍疏篱。月上村前柳,人家笑语嬉。”把平常人平常所见所闻而又不经意的山村平常景物,用畅流轻快的笔调,裁排组合。静中寓动,虚实相映,构成了一幅幅美图,感时歌事,言近旨远,体现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一丘一壑也风流”(辛弃疾语)旧体诗词的美学特征。
解先生的诗词注重写景、记事,在斟字酌句上极下功夫,要求用字精准,构成灵动和谐的语句,“移情于自然,唤醒自然,使自然人格化、情感化”。读起来牵连绾合,悦目怡情,朗朗可口。如“红染霜林醉”《拾秋》的“醉”字和下句中的“黄、开”两字的运用。再如“爱煞山村尘不到”《临江仙·山村》中的“尘”字,“竹鞭云外响”中的“云外”两字的选择,使人意想不到,惊喜地表达了山村的清新宁静和幽雅。《醉乡春·本意》中的“细雨山前窈窕,原是东家姑嫂”中的“窈窕”和“姑嫂”形象比喻的转换,《暮山行》中的“人家何处是,天外一声鸡”的精妙构架,再如“到处看来人意好,东风先放脸边花”《浣溪沙春日》的转合等字、词、句,在诗词中运行得得心应手,情与景谐,物与人合,从容舒缓,交织融会,畅无凿痕。
“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解云龙先生在多年创作实践中,努力继承和发扬唐宋诗词的优良传统,襟抱可见。注视田园,热爱桑梓,把农村生活作为创作源泉,实处着笔,词句明快,超然风致,别具意境,已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希望在未来的创作中,进一步拓展开张田园诗的题材范围,使之更加广泛深透。同时努力用高昂的格调,豪婉兼备,展示新时代新农村新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