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开阳县双流镇用沙地热水找矿前景浅析

2021-12-24周茂林斯恩智侯江勇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盖层含水水文地质

周茂林,斯恩智,侯江勇

(贵州省地矿局117地质大队,贵州贵阳 550018)

1 调查区地热地质条件

调查区位于扬子陆块—上扬子地块—黔北隆起区—凤冈南北向隔槽式褶皱变形区[1],调查区区内有洋水背斜经过,走向大致南西—北东向,背斜轴两翼发育有一定数量的断层,断层受背斜控制,走向与背斜轴走向基本一致,位于调查区内的断层主要有F2、F3及F4断层。根据1∶20 万息烽幅区域地质资料[2],F2、F3为正断层,倾向南东,倾角36°~45°,F2断层在半边街附近与F3断层相交,F3调查为区域内深大断层,断距约100m。F4调查为逆断层,倾向南东,倾角50°,断距大于100m。

区内出露地层较全,从二叠系阳新统茅口组至南华系上统南沱组均有出露,其间部分地层缺失(具体见图1)。含碳酸盐岩岩溶水地层主要有二叠系栖霞—茅口组、寒武系娄山关—石冷水—高台组、寒武系清虚洞组及震旦系灯影组,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岩等,含水介质主要为裂隙溶洞、溶洞管道及溶孔溶隙等[3],富水性中等至强;含基岩裂隙水地层主要有寒武系金鼎山—明心寺—牛蹄塘组、南华系南沱—澄江组等,岩性主要为砂页岩、变质岩等,含水介质为风化裂隙,富水性弱。

调查区周边有多处地热温泉存在,调查区以北约30km 有著名的息烽温泉,南西部约10km 处为白马峪温泉,此外,位于调查区北部外围约1km处洋桥附近有自流温泉出露,据开阳幅1∶5万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流量为6.3L/s,水温为23°C,调查区外围南西部约3km处热水地区有自流温泉出露,流量为10.7L/s,水温为22.5°C。

以上人工温泉及天然出露温泉总体地热地质条件与调查区基本一致,天然温泉多分布于靠近背斜轴的核部位置,以上升泉的形式出露于地表,人工温泉多位于背斜轴南东翼的寒武系娄山关—石冷水—高台组地层中。根据已有资料及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内受洋水背斜控制的北东向深大断裂(F3)控制着深部热流向上传导和集中,形成高异常热流带,也控制着调查区地热异常区的形成与分布、地下热水的赋存。

2 地热水控热条件

F3断层位于洋水背斜的南东翼,靠近背斜核部,受背斜影响,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36°,为一区域性深大断裂(见图2),调查区内走向长度约11km,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断层为正断层,地层断距约100m。断层切错于震旦系灯影—洋水组、南华系南沱—澄江组、甚至下伏青白口系清水江组地层中。因其规模大、倾角较陡、切割深,且多期活动,可能使深部软流层沿深断裂带隆起,使地热集中于断裂带[4];另外由于构造地应力的作用,带内近似垂直于地面的断裂面、节理裂隙面、片理、劈理面密集,断裂带在特定的岩石结构及构造条件下,因热传导各向异性的热效应,沿断裂带垂直向上的导热性能优于其他方向,使底部及周围上行的传导热流向断裂带,并集中向上传导。因此,F3深大断裂控制着深部的温度场,传热机制以传导热为主。

调查区热储类型为构造型热储,地下水通过断层或断层破碎带进行循环对流,在径流过程中不断吸收围岩的热量,同时还有部分地下热水补充,成为地热井的主要热源。因此,调查区地热的来源主要为通过传导和对流来自深部的大地热流。

3 地热水文地质特征

3.1 含水热储层、隔水保温盖层情况与特征

根据区域地层岩性与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区域上有上震旦系灯影组地热水第一热储层。也是贵州目前在开发利用地热水的热储层;热储层本身含水性较好,保温盖层结构好,形成地热水的地质条件良好。

调查区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地层内的热储层,厚度约300m。岩性主要为灰至灰白色中厚层状白云岩,岩层中节理、裂隙较发育,且随着深度的增加,结构面发育程度逐渐减弱,含水介质为溶孔孔隙,含水均匀,富水性中等。其热储层厚度较大,含水较丰富。

隔水保温盖层发育并保存完好,盖层主要为寒武系金鼎山—明心寺—牛蹄塘组地层,厚度约600m。地层岩性主要为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及炭质粘土岩等,岩石中节理裂隙等结构面不发育,含水介质多为表层风化裂隙,富水性弱。是良好的隔水保温盖层。现将调查区地热水储、盖层水文地质特征列入表1。

3.2 地热水循环与富集

一般来说,地热水的循环与地下水的循环具有一致性,其循环运行是一个区域性的循环系统,地热水的补、径、排也是在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内完成的。所不同的是地热水是经过地下热源加热后的地下水,地热水的形成与富集需具备以下地质条件:①有地下热源存在;②具有未遭破坏的含、隔水层配套组合;③具有良好水源补给条件。

调查区内热源为大地深部的热流,热储类型为构造型热储,通过垂直向上传导和对流热量;含水层、相对隔水层配套组合良好,且未遭到任何破坏;调查区年降雨量丰沛(1258mm),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区内地下水具有良好的补给条件;调查区距离开阳县城约14km,距离省会贵阳约60km,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综上所述,调查区具有较好的地热水找矿及发展前景。

表1 调查区地热水储、盖层水文地质特征

4 下步工作建议

根据现场踏勘及结合已有资料分析,区内具有较好的地热成井条件,下步工作建议如下:

(1)开展调查区内1∶1万地质、水文地质测绘,初步确定重点靶区;

(2)对其开展地球物理探查,查清F3断层深部的具体情况及灯影组的含水情况;

(3)综合确定地热钻探孔位,编制地热井实施方案;

(4)对确定的孔位,进行钻探验证,对上部冷水层做止水处理,终孔后做抽水实验及取样分析。

5 结论

(1)调查区周边地热资源相对丰富,地热地质条件基本一致,形成地热的地质条件良好。

(2)F3深大断裂控制着深部的温度场,传热机制以传导热为主,热储类型为构造型热储,地热的来源主要为通过传导和对流来自深部的大地热流。

(3)调查区热储层厚度较大,含水较丰富;保温盖层厚度大,富水性弱,隔水性相对较好。

(4)调查区地热水循环和富集条件良好,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地热水找矿及发展前景。

(5)下部工作建议采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与物探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确定地热井孔位,并做钻探验证。

猜你喜欢

盖层含水水文地质
高邮凹陷深凹带中浅层盖层条件综合评价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含水层储气库注入阶段盖层力学完整性数值模拟分析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满加尔—英吉苏凹陷碎屑岩盖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