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和本土视角下的中国公共空间研究解析:基于知识图谱的中英文文献对比
2021-12-24韩佳纹通讯作者汪涵HANJiawenCorrespondingAuthorWANGHan
韩佳纹(通讯作者),汪涵/HAN Jiawen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Han
1 背景与问题
中国公共空间的增长与社会和城市的高速现代化及其孕育的现代性中的公共理性和主体性精神增长相辅相成。中国研究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整体处于国际视域中的边缘地带,但中国的公共空间一直被人文社科领域的海外学者所关注,这源于在中国社会飞速变革的历史阶段,海外学者多视中国公共空间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外化表现,并有意通过对公共空间探索中国更深远的社会问题和变革走向:在1999年出版的《中国街头生活》[1](Streetlife China)一书中,迈克尔·达顿(Michael Dutton)认为街道和街头是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面貌中富有创造力的公共空间,并通过对富有争议的街头生活的观察,窥视中国在当时社会转型中的诸多城市新问题,如城市新移民的管制。
在中国城市规划制度不断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公共空间随着城市设计的开展正式进入了中国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的视野,虽然在1980年代集中引进了一批有关公共空间的外国理论译作,如1985年引入的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等,但当时大量快速建设的公共空间多只作为物质空间实体价值的载体,如承载城市功能分区下的公共服务价值等,而缺乏对于当时已经走过现代主义功能范式的西方人本主义理论的实质吸收与反思;当时海外建筑与规划学者对于中国公共空间的研究同样保持了很强的社会人文视角,如在安娜玛丽·布鲁德克斯(Anne-Marie Broudehoux)2004年出版的研究成果中,作者将北京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期市场化开放后的城市空间发展案例置于全球背景下,从北京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变延伸至公共形象的构建问题,展现了国际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强势意识形态如何给北京空间演变和社会变革之间带来独特动力[2]。随着中国自身国际地位提升和相关研究的长期积累,中国研究在2010年代得到了更多国际上的关注,在建筑和规划领域中与中国公共空间相关的英文文献也出现大幅增长,与之前中国学者较少以英文文献发表的状态不同,这其中新增了大量中国学者在国际语境中的发声,其视点和研究方法较之前亦有了巨大变化。
本文采用本土和国际视角,首先将地理因素和文化因素限定的中国假定为一个“房间”,房间的边界是流动且交织的,与之前的中西方历史时差性的相异视角不同,在2010年代中西方有了更多对话,也建立了互望中的新立场,但由于学术体系、地缘关系、文化等多方面差异,从“窗外”看中国和在“屋内”解读中国仍然存在有趣的差异,而鲜有学者对这些学术成果进行系统梳理并对比研究,并以多视角洞悉其研究动态。虽然这一阶段以英文发表的中国公共空间相关研究多由中国学者完成,但中国学者在以国际期刊为目标撰稿时往往需要调整自己的视野和写作思路以应对国际期刊的要求,其内容选取不可避免受到了非母语写作的影响,而英文期刊编辑对于相关论文的选择和收录,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际视域中对于中国公共空间的关注点。本研究所指国际视角既包含了外国学者看中国,也同样包含中国学者通过国际学术平台(以英文媒介为主)以更加国际化思路对中国问题的观察和回望。
本研究系统性地对这一阶段中英文文献的研究热点、关键文献和历史沿革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比,旨在厘清国际视角并反思本土视角,通过揭示国内外对于中国公共空间研究热点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异同,反思国内学界对于其公共空间的研究是否存在某种局限性,并同时审视中国公共空间的问题和价值是否真正被国际所了解,即从“窗外”向屋内看的时候是否有视域空白区,这些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对未来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相关借鉴。
2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0年之后10年间与中国公共空间相关的中英文献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对自2010年1月之后10年间在建筑和规划领域相关的在Web of Science科研数据库平台核心文献数据库中以“China”和“public space”为主题的论文,使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文献计量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热点研究课题和文献,廓清该主题在国际上的学术认知;又进一步通过CiteSpace软件,在中国知网(CNKI)在建筑与规划领域中选择“中国”和“公共空间“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除去会议论文以及与研究主题不符的相关研究,英文和中文分别最终检索出208篇和79篇有效相关文献。本研究虽然以建筑与规划的领域来限定,但文献中不可避免包含了多种学科视角,囊括了地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文献。
本研究将知识图谱分析得到的数据作为基础,重点在于将所得中英文关键词和聚类放置回其历史时间线,并在各个关键时间点联系重点文献进行深入文本解析和社会文化语境分析,即分析关键词和聚类时同时激活这一热点关键词和聚类在当时语境中被淡忘的学科背景和发展阶段,并探究了微观文本中的相关热点产生的原因,最后通过对比分析窥探在不同视角下构建中国公共空间相关话语的复杂痕迹和异同。
1 有关中国公共空间的英文关键词共线性分析
2 有关中国公共空间的中文关键词共线性分析
3 有关中国公共空间的中文关键词聚类分析
4 有关中国公共空间的英文关键词聚类分析
3 中英文近年研究热点及趋势分述
Citespace中切片范围为2010年1月-2019年12月,网络剪裁方式为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Slice Length为1,将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数据库导入,并对近义词以同义词进行合并与删减,最终得到了国内外中国公共空间的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1、2)。英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中显示的节点数量为114个,关键词之间的连接数有314条,网络密度为0.0488, Q值为0.5135(>0.3),S值为0.7019(>0.4)表明聚类的结构合理且同质性较好。中文文献的关键词共现图谱中显示的节点数量为225条,关键词之间的连接数有408条,网络密度为0.0162,Q值为0.8819(>0.3),S值为0.9217(>0.4)表明聚类的结构合理且同质性较好。运用LLR算法提取关键词中的名词性术语对关键词聚类进行命名得到主题聚类。从国内与国际对于中国公共空间研究关键词聚类(图3、4)分析可见,国际与国内的研究中几乎没有相同甚至相似的聚类(表1),本节将在各自历史线中对其研究热点进行分述以厘清各自的发展。
3.1英文文献研究热点与趋势
从CiteSpace在英文文献关键词聚类基础上进行的时间线可视化分析(图5)中可见,2010-2014年间在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一领域英文文章仍主要围绕“中国”二字,多通过对传统建筑空间再思和当代公共空间的社会性来探寻中国特色和中国特质,如通过对园林设计和当代公共空间的设计来反思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复杂关系[3]、对消费文化释放后权力空间的批判与分析[4]等,保持了其传统性的人文视角。从2015年起,英文相关文献数量急剧增加,对公共空间与公共健康(#2 public health)的建筑与规划研究集群性出现,这些研究多涉及公共空间与体育活动、公共空间与空间感知、公共空间与可达性等研究方向。对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和老年友好社区(#3 aging-friendly communities)的研究在同期飙升,相关的英文文献在2019年中几近占尽了半壁江山,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对现有公共空间再评估和更新的急迫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国际相关领域对中国解决老龄化空间问题策略的兴趣。
中国诸多大城市在经历超高速城市化发展之后,在2010年后多进入了对城市外围区(#0 urban periphery)的拓展,而城市外围地区已经面临乡村用地消失、景观支离破碎等系列问题,英文文献中体现出对于中国城乡关系和空间互动转型的关注,城市外围区公共空间重构的相关研究大量增加。英文文献与城市绿色公共空间[5]和公园森林空间(#1 urban forestry Park)研究的大幅增加回应了城市中心与外围区域的整体发展需求,如高被引论文“Accessibility of public urban green space in an urban periphery: The case of Shanghai”[6]。2016年前后的研究尤其针对城市边缘地带的规模性绿色空间规划与城市基础设施(#4 infrastructure project)建设的结合。这一趋势更与国家政策导向息息相关,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中国城市居民在长期高速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内环境恶化之后,对都市公共空间产生了抑制情绪,转而以寻求休闲娱乐为主的绿色空间得以喘息,在政策和居民的双向诉求之后催生了大量相关研究;在这一主题下亦有更细分的方向,如对于城市景观的公共美学喜好的研究(#5 assessing public aesthetic preference)[7],这些研究逐渐转向以人为主要视角,试图逐渐改变中国公共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模式和思路。
表1 国内与国际研究关键词聚类对比
在2018和2019年出现了一批空间分析(#6 spatial analysis)的英文研究发表,这些研究运用了社交媒体数据,包含移动信号数据和出租车数据等多重数据来探索公共场所的空间效率。社交媒体数据可以更为准确地识别公共场所的使用者并系统地分析不同的背景因素,此类研究为中国公共场所的设计和规划提出参考:例如,在“Research on Urban Public Green Space Planning Based on Taxi Data: A Case Study on Three Districts of Shenzhen”研究中创新地采用了出租车轨迹数据,其结果主要是协助规划人员进行规划,以改善其城市公共绿地(UPGS)空间布局并优化管理资源的分配[8],还有研究采用公共社交媒体动态数据进行地铁站公共空间使用分析,以取代以往以静态信息为基础的地铁效用评估[9]。毋庸置疑,社交媒体数据很大程度上替代了以往的大规模的实地调查、问卷、访谈和直接观察。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社交数据在公共空间研究中提供了更大的研究视角。
总体而言,近10年来有关中国公共空间研究领域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英文文献从交通、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社区、土地利用和景观的角度对公共空间进行了深入实证研究,但同时传统的类型学研究、历史理论型探索以及以空间为基点的人文视角在近几年的英文文献也呈现消退状态。在英文为数不多的地域对比中,也多是跨越公共空间的“环境”如“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patterns of use in urban public space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Kingdom”[10],而非跨越“语境”的研究,更没有跨越“二分结构”的视角出现,仍主要以西方世界的框架来看待中国公共空间的变迁。
3.2中文文献研究热点与趋势
从CiteSpace在中文文献关键词聚类基础上进行的时间线可视化分析(图6)中可见,与中国公共空间研究相关的中文论文数量一直保持稳定。城市形态学在中国学界自1990年代不断进行积累与发展,直至2010年公共空间在中国建筑与规划界研究基本还是嵌入在城市形态学的框架中,陈飞在2010的《建筑学报》中发表了《一个新的研究框架:城市形态类型学在中国的应用》[11],进一步系统性陈述了西方城市类型学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但之后几年间,中国公共空间研究的视角开始逐渐转移,一是放眼于社会转型期的公共空间重置、重构与再分配,二是加强了城市居住空间的公共空间反思;而这两个视角亦有着紧密的关系,如《空间重构语境下的城市空间属地型碎片化倾向》[12]和《对中国城市封闭住区的解读》[13]分别从这两个视角来拷问相似的主题,即门禁社区和公共空间的私有化侵占。2009 年中国政府针对房地产业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刺激色彩的组合政策,2010年中国房地产再次激进式发展,给城市空间和社会带来的撕裂和不适,让公共空间的研究视角逐渐超越了空间形态,而逐渐与宏观经济、公共政策、消费机制、城市管理等方面进行联动,同时建筑学中传统的公共交往空间的相关理论也回到视野,旨在让碎片化和私有化的空间逐渐回归其公共属性, 有关 “公民空间权力”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进入了学界议题,这些与空间相关的公共性议题让公共空间的分析和研究较为集中地进入到了社会学视野。
5 英文文献时间线分析
虽然与城中村相关的研究已经大量存在,但在2013-2015年间,中国建筑与规划学者对城中村的公共空间有了一次集中的理论框架的反思[14],如《城中村空间价值重估——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另类反思》[15]。这一新热点代表着中国研究者逐渐意识到,即便是重返“交往空间”的西方理论也无法遏制中国城市公共空间贫瘠化的趋势,而中国大城市独特的过速城市化产生的城中村中反而出现了具有开放与交流的属性的公共空间,即建筑学中相关西方框架已经不适用于中国独特的公共空间发展的分析。自2016年起,有关中国城市中不同种类公共空间的相关西方空间理论和模型(如TOD)的中国化[16]的讨论也不断加深。
2016年前后对乡村公共空间和住区公共空间的研究逐步从社会视野进入了更为具体的“社会-空间-文化”相结合的微介入,如在建筑师规划师“上山下乡”的热潮中,对江南文化在乡村公共空间的物化表征[17]进行探究;在开放街区的指导思想下,对封闭小区、开放街区中的公共空间的具体策略逐步展开研究。对于公共性议题的讨论在2015年之后进一步进入了公共性评估框架的探索,如《国外城市空间公共性评价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借鉴和启示》[18]《〈新城市议程〉 视角下武汉城市公共空间评估探索》[19]。2019年中文文献集中出现了关于城市非正规性的多角度跨学科的研究,有从宏观视野对非正规经济下城市空间发展的研究[20],也有对于非正规空间治理和日常都市主义理论[21]给中国带来启示的研究,这些均促使对中国现有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框架下产生的公共空间的生产和认知做出补充和调整。
4 国际视角和本土视角下中国公共空间研究的对比
4.1 理论还是实证?
从中英文文献的梳理和回顾中可以看出,在近年来发表的英文文献中,绝大多数属于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从公共卫生与公共空间、老龄化与公共空间以及绿色公共空间等明确的角度切入,进行大规模的数据收集并基于既定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最终提供具有实证性的结论;首先,西方学术领域经过多年沉淀和发展,实证研究是一种比较成熟且接受度较高的范式,而且这些分析多基于西方较为成熟的模型或框架,更增强了其与国际学术体系的认可度和粘合度;其次,中国近些年数字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度超过了西方一些国家,而社交媒体平台映射了线下人们之间的空间关系,这一优势让中国学者从某种程度上更容易通过社交平台的数据收集来深入探索人与公共空间之间的复杂交互,并进行数据化和模型化分析,使得其相关实证研究在国际学术话语中较容易占据优势。
再次,理论范式的缺失同样受到了写作语言的影响,公共空间涉及“公共”问题,实则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涉及理论层面很深的话题。激增中的英文文章实则多由中国学者撰写,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写作者以第二语言写作对于理论性语义表达的局限,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西方建筑界及其中以英语母语写作的研究者,对于中国建筑和城市确有惊鸿一瞥,但对其具体的空间还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来进行大量有深度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大量中国学者进行实证研究对于中国的公共空间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但实证研究多针对某城市某空间的问题加以观察和数据收集,最终的结论基本只以该空间问题为中心联系其左右做出分析;而理论性英文研究和文献的缺失,会造成中国公共空间整体中的复杂性和理论潜能在国际话语中的失语和被忽视。可以看出中国学者积极介入国际学术界,寻求其研究成果的国际化,但在国际语境中,中国公共空间的研究实质上还是处于一种亦步亦趋的地位,尚未在国际话语中确立中国学术的主体性。
4.2 中国性(Chineseness)还是中国当代性(contemporaneity)?
6 中文献时间线分析 (1-6绘图:姚艺铭)
在2010年代初期,相关英文文献仍然较为关注中国公共空间中蕴含的传统性及其与现代性的交织,这也是当时国际上对于中国特质即中国性的一种想象性理解方式,但近5年虽然研究数量激增,但是基于中国当代现实出发的视角依然没有被真正建立,即中国公共空间当代性的价值仍游移在视域之外。比如,在过去10年中文文献中有关中国住区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一直持续不断,但在英文文献中,与中国住宅小区、社区公共空间相关的文章多出现在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的领域,而较少出现真正与空间相关的探讨。对于中国封闭小区空间相关的英文论文也多为1990年代和2000年代[22]发表,其研究内容基本止步于历史的总结和对现实的批判。西方的封闭式社区的形成原因和中国相差很大,封闭小区一直是西方语境中非常消极的社区形态,本文无意在此为其平反,但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封闭小区及其公共空间对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有着巨大且主导性影响,且短时间内很难逆转,国内学界更多是基于中国现实,通过对封闭式社区公共空间的研究提出新的研究问题和可能破解的方案;而英文文献中并没有将其视为与“公共”相关的空间可能;这种缺失表明,国际的“窗外”视角仍然会拘泥于自身的认知方式和假设而忽视真正的中国现实,尚未轻易认可中国当代性的价值,当中国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公共卫生、绿色空间、基础设施、老龄化的中国现实问题与国际传统认识趋同的时候,才较易引起国际的广泛共鸣。
中国城中村的公共空间在国际语境中虽然受到更多关注,但英文文献对于城中村的解读实质上仍多基于对于中国城市空间的想象,且城中村的英文翻译“urban village”在西方既存知识体系中指向与城中村全然不同的形态,这对西方学者的认知也形成了一种预设干扰。与在西方已有着多年发展历史的封闭社区不同,城中村的公共空间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质,且与西方对中国自上而下规划范式的空间批判不谋而合,从西方的角度鲜有将其作为一种中国现实问题,更多是佐证其“与众不同”。国内学界对城中村的研究反而更多地吸纳了一些国际视角中对于其社会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注,摆脱了既往对于公共空间形态功能等单一关注点的局限性,而意识到公共空间是介入中国社会问题的有利工具,并借此加强对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理论反思和对西方相关理论的回顾反思。
可以看出,英文文献更多在截然不同的空间表象中将中国作为他者,而无意在一些趋同的表象中理清“我”与“他”的不同。中文文献试图建立当代公共空间之“当代性”的可能,逻辑起点多为“中国问题”,立足点更多基于当代中国公共空间实践,重视中国公共空间话语的整体建构,从这点来看国内学界对于中国空间的文化焦虑已经不再困顿于传统性的问题。
5 启示与展望
公共空间在中国和西方空间发展历史中的含义千差万别,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因中国对现代性的追求成就了中西方探讨中国公共空间问题的当代话语基础,英文文献在当时更多将中国的物理性公共空间设定在一个现代社会政治框架内。近10年来,中国和世界话语之间虽然逐渐脱离了中心和边地的关系,但仍然呈现出复杂的审视与被审视。从对比可见,在英文文献中,中国公共空间仍主要在国际公共空间的研究范式的参照下存在;在中国建筑学和规划的领域,中文研究受到在其他文化的不断冲击后,产生了一定的主体自觉性,开始探索其自身公共空间的问题和理论;中国学者为更快进入国际学术体系,更多选择通过实证研究以逐渐占领学术疆域,这同样也是以自身为坐标在国际语境中构建中国公共空间相关的知识,但由于理论范式的缺乏造成深层话语的缺失。在中国越来越多样复杂的公共空间中,中国学者在进行英文论文建构时也应思考如何打破被审视的角色,即如何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城市和乡村在当代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公共空间的多样性、可能性和复杂性;同时还应探索如何进一步加深属于中国的公共空间的理论认知,避免中国建筑师对于公共空间的探索禁锢在西方创建的理论权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