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创新团队视角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以工程岩土课程为例

2021-12-24熊文林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岩土专业课程思政

熊文林

教学创新团队视角下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索——以工程岩土课程为例

熊文林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质量管理处,湖北 武汉 430079)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需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基于教学创新团队的视角,以工程岩土课程为例,对提升团队思政能力、优化课程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思政方法和完善思政评价等进行探索,提出应充分发挥教学创新团队优势,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同时发力,形成课程思政合力,共同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效果的新思路。

创新团队;土建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根本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需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证。“课程思政”指的是一种育人理念,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以无缝对接和有机互融的方式,达到育人的目的[1]。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2021年6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3],课程思政教育已从地方实践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部署并逐步向全国推广,成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课程思政到底应该如何做,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和成熟的做法可供参考。

工程岩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基础课程,与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水利水电工程、矿山油田、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工程建设密切相关。自古至今,土建工程建设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地质灾害与工程事故也屡见不鲜,究其缘由,基本上都是跟岩土地质条件有关。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岩土课程团队,依托学校教学创新团队,经过多年的思政建设,积累了一定的思政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思政成效。

一、聚焦“思政能力”,多途径提升团队水平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学校依托教学创新团队,构建了包含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同组成的工程岩土课程团队,搭建教师思政能力提升平台,全面提升授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

(一)提高团队育人意识

1.提高对课程思政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团队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系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方面的系列文件, 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内涵和要求,全面认识到课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明确课程“育人”的责任。“教书”和“育人”是一体的,授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塑造完美的人格。

(二)提升团队思政能力

1.以培训促提升。教师能力提升包含方方面面,课程团队将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纳入到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通过“请进来”或“送出去”等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安排团队内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2.以竞赛促提升。组织团队内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思政竞赛,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从总体设计到课堂实施,由点及面,推动教师加强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定期开展“公开课”“观摩课”活动,分享竞赛优秀者的经验和感受,学习课程思政先进理念和教学技能。

3.以学习促提升。课程思政对专业教师的政治理论和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定期举办读书活动,分享读书心得,促使团队内教师博览群书,提高阅读量,在学习中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在思考中总结提高、不断完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开拓创新。

(三)增强团队思政合力

1.建立互帮制度。在团队内部形成互帮机制,思政课教师帮助专业课教师提升思政元素挖掘能力,专业课教师帮助思政课教师理解专业伦理和职业素养要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提高思政能力[4]。

2.实行听课制度。发挥团队内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听课情况实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通过“传、帮、带”,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3.推行集体备课制度。通过集体备课中的集中研讨、头脑风暴、思维碰撞,系统挖掘思政元素,分享教学经验,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二、落实“全面发展”,多维度明确教学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受教育者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在于文化的传承[5]。要实现这种传承,需要知识的积淀和技能的训练,更离不开思想道德的指引,这也就是课程思政的作用。推进专业课程思政,首要就是要求课程负责人做好顶层设计,明确课程目标。工程岩土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路桥等工程建设和运营养护过程中,进行岩土地质调查,分析和评价岩土地质条件,以及解决岩土地质问题的能力。目标的设置注重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塑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支撑土建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包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维度,三个维度一定要明确,更要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工程岩土课程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岩土课程教学目标

三、挖掘“思政元素”,多层面深化教学内容

推进专业课程思政,重点就是要借助团队力量,进行教材改革,整合教材内容,研究和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及其价值属性,做好课程教学设计,将育人功能融入到教学内容中。

(一)整合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和体现形式,教材改革首要就是教材内容的重构与整合,不仅要对接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使教材内容及时跟进技术发展,反应专业最新进展;同时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深度挖掘与教材内容高度匹配的资源,凝炼育人元素[6],将思政内容融入教材。工程岩土课程团队,根据课程特点,将原有固化的工程地质、土质土力学知识体系进行再造和重构,精准提炼包含4个学习项目、14个学习模块的知识体系,融合育人元素并优化关键知识点,实现教学内容的体系化、时代化和多元化[7]。目前,课程教材在2010年第一版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经过连续十年的建设和完善,于2021年完成了数字化教材的公开出版。

(二)挖掘思政元素

不同类型的课程在知识体系和语言表达形式上存在差异,授课教师应立足课程自身的特点,梳理和整合知识点,重构与整合教材内容。根据工程岩土课程特点,我们从政治素质、思想道德、公民意识、职业素养四个层面,研究和挖掘了课程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及其价值属性。

(三)优化教学设计

要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教学设计很重要。授课教师作为总设计师,要吃透教材,精心打磨教案,选取有效的教学载体,运用合适的方式,实现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润物细无声”的精神指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工程岩土课程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

四、丰富“教学手段”,多形式改革教学方法

推进专业课程思政,难点就是如何通过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技能提升结合起来,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工程岩土课程团队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建设有大量的数字资源,依托云课堂、智慧教室等网络平台实现师生资源共享。日常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特点,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

以典型的工程案例(如都江堰、港珠澳大桥、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国内大型工程)为载体,分析工程原理,讲解施工工艺,展示技术创新和工程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豪感,建立大国自信和国际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思维,其中的“工匠精神”“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与专业技术点相互交融,可以很好的达到寓“道”于“教”的目的。

(二)名人激励法

分享专业前辈或行业名人(如茅以升、詹天佑、李四光等大师)的人生故事和事业成就,从中感悟智慧和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学习他们不畏艰辛、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和拼搏精神,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专业伦理意识。

(三)理念教育法

基础工程建设涉及到地质、环境等方方面面,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如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导学生遵守自然发展规律,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从而在工作中形成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职业引导法

以工程灾害和事故案例(如滑坡、泥石流、地震灾害等)为载体,讲述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严重后果,树立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第一位的质量意识。分析并思考产生灾害事故的原因,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感。

(五)言传身教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课堂上的倾情讲解,在课下对学生的真情关爱,在学术上的严谨求实,在实验室里的精益求精,无不散发出巨大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所教授的学生必定会由敬仰到喜爱到赞同,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实施“多元评价”,多角度保证教学效果

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关键还要做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确保课程思政的效果和可持续。限于篇幅,本文不详细介绍工程岩土思政教学评价方案,只做方法上的简单介绍。

(一)科学设计评价标准

工程岩土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包含教师能力、课程目标、思政元素、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项指标,每项指标的内涵不一样,所占的权重也不一样。

(二)实施多元主体评价

1.学生评价。学生的获得感是检验工程岩土课程思政效果的首先标准,通过课堂教学反馈与调查问卷等方式,定期调查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满意程度,考核思政教学效果[8]。

2.名师评价。加强教学名师对团队教师教学的考评与指导,通过集中听课、单独听课等方式,将评价结果和听课意见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及时帮助教师进行自我判定和改进。

3.同行评价。定期组织和邀请团队内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参与听课并评价,听课后集中讨论课程思政教学中一些好的做法以及遇到的问题,集思广益,逐步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评价结果运用

把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作为教学创新团队教师评优评先、岗位聘用、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

六、结语

总之,课程思政虽然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但也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专业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和思政课程一样的模式,而是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功能,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9]。课程思政的实施,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提升团队的思政能力,在优化课程目标、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同时发力,形成课程思政的合力,不失为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效果的一条新路径。

[1]夏建文.土木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其运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7):116-117.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高〔2020〕3 号,2020-05-28.

[3]教育部关于公布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EB/OL].2021-06-01,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8/s7056/202106/t20210610_537281.html.

[4][6][7]周琳,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思路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7):34-36.

[5]卡尔·亚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8]王晓青,许成安.“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元素挖掘与实践路径—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139-142.

[9]邓国群,侯建军.“大思政”格局下高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41) :8-9.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ath of Civi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Taking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Course as an Example

Xiong Wenlin

(Hubei Communication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430079 Hubei)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is not only the demand of the tim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also the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ask of“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taking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improve the team’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bility,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exca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nov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ethods and improv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and make efforts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which is a new idea to form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orce of curriculum and jointly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ffect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novation team;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ies;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Implementation path

G423.07

A

1672-1047(2021)06-0082-05

10.3969/j.issn.1672-1047.2021.06.22

2021-11-02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高水平专业群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构建研究”(2021GA098)。

熊文林,女,湖北浠水人,硕士,处长,教授。研究方向:岩土工程,职业教育研究。

[责任编辑:陈全胜]

猜你喜欢

岩土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BIM的岩土工程设计优化及应用策略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