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的性味归经、功效及用药禁忌考证
2021-12-24李雪梅尹丹曹泽平蔡思宇
李雪梅 尹丹 曹泽平 蔡思宇
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是唇形科紫苏属植物,入药历史悠久,全株皆可入药,今入药部位多为叶、果实、茎,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1]。本文基于古代文献记载,梳理历代紫苏研究的脉络,厘清紫苏的名称源流,不同用药部位的功效及用药禁忌等,旨在为紫苏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历史依据。
1 名称源流
1.1 桂荏
早在汉代的《尔雅》[2]中,就有关于名为“桂荏”的记载,经后代考证[3]认为桂荏即为今天的紫苏。
1.2 苏
“苏”的名称在历代本草典籍被广泛使用。《本草纲目》[4]中记载了“苏”字命名的由来:“苏从稣,音稣,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紫苏作为药用植物最早以“苏”的名称记载于《名医别录》[5],书中将其列为中品,“苏,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随后“苏”的名称被广泛使用,在唐代的《本草汇言》[6]中引用《名医别录》中对紫苏的描述,这一时期紫苏记载的名称为“苏”,但是对紫苏形态的描述中有“叶下紫色而气甚香”的描述,包括了关于“紫”的颜色特性的记载。
1.3 紫苏
“紫苏”的名称始于宋代。以“苏”命名的方法仍然存在一定歧义,紫苏的同科属植物较多,《本草图经》中认为:“苏有数种,有水苏,白苏,鱼苏,山鱼苏,皆是荏类。”后世医家为了将“苏”与其他“苏”类区别,遂以名称“苏”和颜色特征“紫”合而命名为“紫苏”。宋代大部分本草书籍中,对苏的解释为“苏,紫苏也”,明确的将紫苏与其他荏类相区别开来。《本草衍义》[7]中言:“苏,此紫苏也。背面界皆紫者佳。”
现代中药学著作沿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以“紫苏”作为本品的正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后文简称:《药典(一部)》)[1]《中药学》[8]《中药大辞典》[9]等。
2 性味归经
2.1 紫苏性味描述的历史演变
历代医家在不同的年代,对紫苏的性味也有不同的认识。紫苏的性味主要记载为“辛,温”,除此之外,还有关于“甘”的描述。
魏晋时期《名医别录》中对紫苏性味的描述为“辛,温”。唐代的本草著作中一般引用这个描述,如《新修本草》[10]认为紫苏“味辛,温”。随后的宋代和明代的部分本草著作中增加了“甘”的描述,如宋代《本草衍义》中认为紫苏“其味微辛甘”。明代的《药鉴》[11]中亦描述紫苏的性味为“气温,味甘辛”。《本草约言》[12]曰:“味辛甘,气温。”这一时期对认为紫苏的性味为“辛,甘,温”者居多。至清代,紫苏的药用植物逐渐统一,故医家对紫苏的性味认识较为统一,这一时期本草典籍中对紫苏的性味描述为“辛,温”。如叶天士《本草经解要》[13]“紫苏,气温味辛,无毒”。《本草新编》[14]曰“紫苏叶梗,味辛,气微温”。《本经逢原》[15]“紫苏,辛。温”。《药性通考》[16]”紫苏,味辛”。《本草述》[17]“气味辛,温”。至此,现代医家对紫苏性味的描述确定,在《药典(一部)》中将紫苏叶、紫苏梗、紫苏子项下性味描述为“辛,温”,舍弃了紫苏“甘”的性味。
关于紫苏“甘”性味记载的由来,与紫苏的真实滋味和功效相关。在《本草述》中记载“紫苏茎叶始尝味辛,后有甘,然辛胜而甘劣也”,故认为紫苏味“甘”的记载,可能来源于紫苏的真实滋味;明代《本草约言》言紫苏有“润心肺”的作用,《景岳全书》[18]曰紫苏子“性润而降”,考虑紫苏味甘的记载,与紫苏性“润”的功效可能有关系。根据《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辛走肺,甘走脾”的叙述,认为味甘的描述和归经可能也有关系。在清代以后舍弃紫苏“甘”的描述,考虑是这一时期,紫苏的药用植物逐渐统一,功效也较为固定,紫苏“甘”的真实滋味不强烈,且“甘”对应的功效“润”也逐渐被摒弃,故取消了紫苏“甘”的性味描述。
2.2 归经
历代本草典籍对紫苏的归经认识较为统一,认为紫苏的归经主要为“入心、肺、脾、胃经”。明代的《本草汇言》首次明确说明了紫苏的归经,认为紫苏“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雷公炮制药性解》(镌补)[19]中描述紫苏“入肺、脾二经”。清代《本草求真》[20]记载“专入肺,兼入心、脾”;《得配本草》[21]“入手太阴经气分”;《本草备要》[22]“通心利肺”;《本草撮要》[23]“入手太阴经”;《本草新编》“入心、肺二经”;《长沙药解》[24]“入手太阴肺经”;《要药分剂》[25]“入心、肺、胃三经”;《本草分经》[26]“入手太阴肺经”;《本草纲目》中引日华子对紫苏的描述“通心经,益脾胃”。《药典(一部)》中对紫苏归经的描述为紫苏叶“归肺、脾经”,紫苏梗“归肺、脾经”,紫苏子“归肺经”。
关于紫苏归经的由来,与紫苏的性味及功效密切相关。历史上紫苏的功效主要有“通心经,治心腹胀满”,“润心肺”,“开胃下食”,“止霍乱呕吐反胃”等。紫苏归心经,考虑与润心肺的功效相关;紫苏归肺经,考虑与治肺经咳嗽的功效相关;紫苏归脾、胃经,考虑与紫苏味辛能行气的“开胃下食”功效相关。
3 紫苏各个部位的功能与主治
早期本草典籍中将紫苏各部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功效描述,随着对本品研究的逐渐深入,开始对本品的茎、叶、子进行分别描述。见表1。
表1 历代本草著作中对紫苏不同药用部位的功效比较
3.1 紫苏全株
南北朝时期《名医别录》中,记载紫苏全株功效为“主下气,除寒中”。唐代医家大多引用此描述。宋代开始医家逐渐对紫苏的各部分功效进行单独描述。
3.2 紫苏子
紫苏子是最早与紫苏全株功效进行区别的部位。南北朝时期《名医别录》首次对紫苏子进行了“其子尤良”的特别说明。金代《药性赋》[27]“宽喘急治咳嗽用子”。清代《本草纲目》曰紫苏子“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清代《本草汇言》“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药典(一部)》中对紫苏子的功效描述为“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历代医家对紫苏的功效认识逐渐丰满,从单一的“消痰定喘”到“降而且散,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膈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利大小二便,却霍乱呕吐”。现代中医对紫苏的描述是对文献做出的高度概括,紫苏子的功效主要集中在“利痰”及“下气”上,同时因为紫苏子含有丰富的油脂,具有润肠的功效。
3.3 紫苏叶
宋代开始对紫苏叶的功效进行单独记载,如《本草图经》“其茎并叶,通心经,益脾胃……气方中多用之”。金代《药性赋》“消痰下气开胃用叶”。清代《本草汇言》中引倪九旸稿“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药典(一部)》对紫苏的描述为“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从《本草通玄》[28]中的单一“发散风寒”功效逐渐发展至《药品化义》[29]中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多种功效。到《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论》“温胃和中,除头痛肢节痛”,《本草蒙筌》[30]“开胃下食,治作胀满易差,脚气兼除,口臭亦辟”。现代中药对既往紫苏叶的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进行概述外,舍弃了“除头痛肢节痛”“脚气兼除,口臭亦辟”“温胃”的功效。关于“除头痛肢节痛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叶挥发油对大鼠发热现象有良好治疗作用,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效果[31];同时还有研究表明,紫苏水提取物可以降低小鼠的自发活动,对戊巴比妥促进动物睡眠有协同促进作用[32]。故认为紫苏叶止痛的作用仍然可以沿用;关于“脚气兼除,口臭亦辟”的功效考虑主要与紫苏芳香的气味相关,现较少使用该功效;关于紫苏“温胃”的功效,紫苏性温,功效有行气和胃,故其“温胃”功效仍可沿用。
3.4 紫苏梗
宋代开始对紫苏茎的功效进行了单独记载。紫苏的干燥茎即为紫苏梗。宋代《本草图经》记载“若欲宣通风毒,则单用茎”。金代《药性赋》“风气头疼发散用茎”。清代《本草汇言》“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疏肝利肺,理气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药典(一部)》将紫苏梗的功效描述为“理气宽中,止痛、安胎”。
紫苏梗,从“顺气安胎”的单一功效逐渐发展到“通可去滞,能使郁滞上下宣行。病之虚者,宽胸利膈,疏气而不迅下。安胎气,顺气养阴,入消胀汤,散虚肿满”等多重功效。现代中药学认为紫苏梗的功效主要集中在中焦,舍弃了古代本草典籍中“养阴”“疏肝利肺”“定嗽”的功效。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紫苏梗仍然会常作为治疗咳嗽的要药,故认为“止嗽”的功效不应进行舍弃。
4 紫苏的用药禁忌
4.1 紫苏用药禁忌的历史演变
紫苏的用药禁忌也随历史进行了一定的演变,见表2。本品的用药禁忌包括:忌鲤鱼、表弱气虚、脾虚便滑等。如《本草原始》[38]引:“李廷飞言:不可同鲤鱼食,生毒疮。”
表2 宋至清本草书籍中紫苏的用药禁忌
《药鉴》“表虚者禁用”。《神农本草经疏》[39]“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本草备要》“宜橘皮,忌鲤鱼”。《本草备要》“表弱气虚者,忌用叶;肠滑气虚者,忌用子”。《本草新编》“虚喘用苏子,增其喘也”“脾胃寒人,食紫苏多滑泄。果有之呼?……脾胃寒之人,宜无所忌,何致滑泄耶。唯是辛香之味,能散人之真气,暂服无碍,久服有伤,亦当知忌也”。《本经逢原》[40]“气虚久嗽,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早在宋代医家对紫苏的证候禁忌就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本草衍义》“脾胃寒人,饮之多泄滑”。清代开始医家对紫苏的证候禁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如《本草备要》曰:“表弱气虚者,忌用叶;肠滑气虚者,忌用子。”同时也对此做出了解释,“紫苏叶辛味最强,故不宜久服,苏梗性稍缓。若为表弱气虚者,不宜发散太过”。故气虚者,表虚者及脾虚者是紫苏使用的证候禁忌。
紫苏的使用禁忌在古代本草典籍和现代实验研究中都可以找到一定的依据。表弱气虚者禁用本品,是由于表弱气虚者宜收敛宜补益,本品味辛有发散的作用,故不宜使用;脾胃虚寒者禁用本品,是由于本品味辛,久服散人真气。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苏叶和紫苏梗的挥发油和提取物具有促进正常小鼠小肠蠕动的功能[41],故脾虚便滑者不宜使用。
4.2 紫苏“多服以肥人健”的争议
早期的本草古籍中认为紫苏可以多服,“以肥人健”,唐代的《药性论》[42]认为“研汁煮粥长食,令人肥白身香”。明代开始医家对这个说法提出了异议,如《本草通玄》曰“久服泄人真气”,如清代《本草新编》曰“唯是辛香之味,能散人之真气,暂服无碍,久服有伤,亦当知忌也”,认为紫苏性辛,辛能发散,故本品不宜久服。清《本草从新》“俗喜其芬芳,旦暮资食,不知泄真元之气,古称芳草致富贵之疾,此类是也”。紫苏作为辛香之品,辛能发散,故本品不宜长期使用。
现代《中药学》教材、《药典(一部)》中均无此证候禁忌。为保证药物合理应用,可以在今后的教材及药典编写中加入此项内容,对指导紫苏的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 结语
在漫长的中药历史发展过程中,紫苏的名称、性味归经、不同部位的功效主治、用药禁忌等也发生了一定的演变,至现代中药学的发展,紫苏的功效及用药禁忌被部分摒弃。后世学者在对中药进行研究时,应当注意传统的继承,加强对紫苏的功效及用药禁忌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和资料,同时更好的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合理摒弃糟粕,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