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数学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021-12-24李梓漉白红信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体系指标教学模式

李梓漉 白红信*

(保定学院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好的评价体系在教育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非广义上的“混合”,而指狭义上特定的教学模式的“混合”——线上线下的结合。2020年年初由于特殊形势大面积出现并实施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特殊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大致趋于成熟,然而评价体系还没有及时革新。该文将对中学数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构建进行一系列研究,以CIPP评价模型为基础,以期找到优化的评价体系,进而帮助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工作完整开展。

1 保定市五尧中学某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选取本市一所中学作为调查对象,据调查,五尧中学在数学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对于此种数学教学模式的适应情况在一般水平。考虑到五尧中学的地域因素,于教学而言,这类因素同样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五尧中学教师年龄构成对于教师使用线上资源同样有影响。据了解,五尧中学每年招聘的数学教师数量并不多,换言之,数学教师年龄构成相对偏大[1]。

1.1 师生现状

由于年龄结构等客观因素,大部分教师依然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半采用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教授数学课。据调查,这一现象在本市大部分中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但教育具有发展性,教师队伍能力还有待提高。从学生方面看,由于平时缺少特殊要求,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出现不适应的现状,对线上平台的使用频率少,不熟练。

1.2 教学过程现状

教学过程中,缺乏连贯性,线上与线下过程虽然都存在,但过程组织混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这三个要素磨合程度不够,配合度低于预期水平。

2 实际课堂教学分析与评价体系建构

2.1 实际课堂调查

五尧中学自3月1号开始,学生结束网络课程正式回到课堂上课学习,通过与某八年级数学教师沟通后,对提前所选取的评价指标以及实际课堂所涉及到的指标,按照CIPP评价模式分类后与不同时期的数学课堂相结合进行调查,以不相邻五天中的数学课堂为实例,进行分析。

2.2 评价体系构建

通过对频率的分析,保留占比高的指标,以及和五尧中学有多年任教经验的老教师沟通,最终敲定三个级别指标。

评价体系构建的具体过程:首先根据第一轮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总结出大致存在的具体问题:(1)过程管理规范性差。(2)平台利用率以及线上线下教学配合程度不够,导致课堂环节分离,不完整。(3)教师队伍对于现代化教学的素质能力还有待提高。(4)学生使用线上平台以及操作不熟练。

评价体系的基础来源于CIPP评价模式,其中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评价。又交叉结合了常用的四维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分别为: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与课后、教学反思。将这四个作为一级指标,在此基础上,结合第一轮数据回收拓展开来。

首次确定的背景评价中评价指标包括:(1)教师年龄的组成;(2)平台使用熟练度;(3)学生对于数学课的喜爱程度。

输入评价指标包括:(1)使用微课或平台的教学频率;(2)平台资源对教学的帮助;(3)教师教学准备。

过程性评价指标包括:(1)学生的预习与线上平台;(2)教师的任务布置与线上平台;(3)利用线上平台保证考勤;(4)新课导入利用现有资源;(5)课堂氛围;(6)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与学生体验。

结果评价指标包括:(1)课堂学习结果检验;(2)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学习结果的看法;(3)教学效果;(4)课后教学反思。

分析:初步确定的指标里,需要进行分类,对应到所选取的基本四维评价一级指标中。第一轮问卷采用的滑动条选项,所以客观条件上限制了用SPSS做交叉分析,故确定出对同学们影响较大的因素即可。

第二次结合CIPP评价模式和基本的四维评价模式,确定了以下的评价体系。

将教学准备纳入背景评价中,确定了四个二级指标,包括:教学任务的确定;教案编写;学生与教师的平台熟练度;教师仪态。其中将二级指标教学任务展开,确定了三级指标:教材研读;学情分析;目标重难点的设定;课堂环节安排。将二级指标中的教案编写也进行了展开,确定了三级指标:教案形式规范;教案表述准确。

将教学过程展开写出了十条二级指标。输入评价为对达到目标所需条件、资源以及各被选方案的相对优点所做的评价,所以将十个指标中的前四项纳入输入评价指标中,分别为:教学内容的选定;重点难点的突出;教学原则的选定;教学方法与手段。未对该四个二级指标展开。

将剩下几个纳入过程性评价,包括:教学态度;讲解示范;自主学习;组织与管理;课堂氛围。其次将二级指标中的讲解示范拓展三级指标,分别为:激发兴趣;合作学习;强化体验。组织与管理拓展为:组织的规范;调控合理。将课堂氛围拓展为:师生互动;对话交流。

初步建立的评价体系为上述。但经过与所调查班级的班主任讨论过后,发现不具有可操作性,为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需做删减[2]。原因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态度等不具有外显性或者对评价课程有效度并不显著,很难突出混合式课堂模式的特点,故删除了部分已经确定好的二级指标。并相应拓展三级指标[3]。将其命名为E-CIPP评价体系。最后改动好的评价体系如图1。

图1

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预计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连续量表中的相关性。

做K-S检验。发现每个选项均不为正态分布。由于实际问题中很难出现非常标准的正态分布,通过PP图像观察,近似看做相关。又因变量类型为连续性变量,故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对结果分析,对课堂的连贯性满意度、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满意度、对教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满意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以上满意度会相互促进。

3 关于数据回收信度分析信度较好原因说明

3.1 样本方面

为了确保问卷质量,问卷回收率达70%以上,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数据回收是有效的。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

3.2 关于题目设置方面

在题目选取方面,题目内部的一致性高,效果好。由于第二轮问卷调查题目来自初中混合教学模式数学课堂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所建立的一、二、三级指标层层相扣,从背景、输入、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四个方面,进行分级选取课堂模式中的各项指标,紧扣混合式教学模式,因此,第二轮问卷题目间的一致性较好。

4 结论

由于本人目前学识和能力的限制,对于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通过多方调查,并和有经验的中学教师探讨建立的,对于体系的信度只能通过问卷调查的信度分析来间接证明,而模型的稳定性还有待检验。

猜你喜欢

体系指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KPI与指标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