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核心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

2021-12-24陈聪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轨道交通思政

陈聪聪

(山东交通学院 济南·山东 215001)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已经是高等教育纲领性的要求了,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蓬勃发展,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形势,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培育兼具应用型技术和爱国爱家爱岗位的高水平城轨人才势在必行。

1 城市轨道交通核心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新时代的大学生活泼外向、兴趣广泛、开放创新,所处信息环境复杂,各种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繁多且良莠不齐,但是由于年龄和知识的限制,他们对于事物的深度和广度认识还不够,判断能力比较弱,自我意识相对强烈,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还处于相对模糊的状态。这个阶段正是塑造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期,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培养具备优秀思想道德素质的学生,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生产特性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专业课作为专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进行思政教育的突破点,必须要将思政教育全方位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体悟优秀文化、核心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工匠精神、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2.1 知识引领与价值传授存在脱节

专业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不足。有的教师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单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意识形态的政治说教和国家政策的宣传;二是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自己的主要工作就是上好专业课程、传授专业知识,造成了只关注知识传授,忽视了价值引领,教书与育人处于割裂状态。

2.2 育德能力有待提升

专业教师育德能力明显不足。专业教师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的对话和交流,学科知识和学科素材的移植和引用能力普遍不足。专业教师不仅缺乏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使之以渗透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能力,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时也缺乏借鉴其他专业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素养资源并使之以移植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能力,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关怀和人文影响。

2.3 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传统的考核机制所限制,并未将德育的考核很好的与课程达成目标进行结合。就课程思政评价的本身而言,需要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拟从四个方面实现评价的完善性。

评价方式多样:注重过程考核,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将评价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评价内容多元:评价内容上不仅包含知识与能力,更包含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目标,并将其纳入评价体系;

评价主体开放:评价主体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做法,重视评价主体间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学生自评、互评;

评价过程动态:致力于动态的过程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档案,客观公正反映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表现。

3 城轨专业核心课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根据教育部2019年7月提供的数据,在全国各平台上开设的慕课数量已经超过12000门。“95后”或“00后”学生所表现出的认知特点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意愿显著增强,而且其信息获取习惯越来越碎片化。特殊时期教育资源更是井喷式爆发,2020年上半年的实践完全证明,学生可以利用线上资源进行学习。教师的“单一来源”和“优质”属性都不再存在或者大打折扣了,在教室里把知识正确地讲出来已经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事了。作为轨道类专业核心课教师,其主要价值和职责是育人,具体体现在通过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来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基于这样的思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教学资源进行重塑

结合课程思政要求,对课程质量标准进行重新革新,对课件进行改进,注重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见表1)。

表1:课程目标

3.2 课堂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挖掘课程思政教育点,梳理课程思政教育线,整合课程教育思政面,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实现课程思政有体系、有目标。目前共挖掘思政融合点四十多个(见表2)。

表2:课程思政点挖掘

3.3 外延拓展第二课堂思政融入设计

在“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除挖掘课堂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思政元素外,还需不断拓展育人渠道,探索社会资源、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等第二课堂的融入式设计,实现知行合一。

3.4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清理“五唯”的各项要求,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初心,为推进课程思政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就课程思政评价的本身而言,需要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为此,在建立评价体系时将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结合起来,综合采用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等方式,制定出更为精细和系统的评价指标,充分及时反映学生成长成才情况,反映课程中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程度,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4 结论

课程思政在专业核心课程中的融入,是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内在德性和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突破口和新抓手,有助于帮助学生解答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轨道交通思政
轨道交通产品CE认证论述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速轨道交通发展趋势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