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状况分析
2021-12-24陈雨飞苏兆懿张明旭邵战林
魏 昱 陈雨飞 陈 欢 苏兆懿 张明旭 邵战林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当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都需要金融助力支持,所以积极盘活农村存量资产,探索以农村土地为信用工具的“土地金融”体系,深入分析解决“两权”抵押贷款业务推进中的问题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两权”抵押试点工作顺应了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求,同时有助于增加农村土地资源的应用价值,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更新,实现农民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更好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加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同时,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统筹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是农村金融体制和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制度创新。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确权颁证率较高,农村信用环境较好的地区开展“两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工作,旨在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创新,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出路。2016年将呼图壁县纳入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两权”抵押试点的推进有效缓解了呼图壁县“三农”融资难题。
本文从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两个方面展开调研,对呼图壁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的发放了解当地农户和银行机构参与状况及意见反馈。通过利用呼图壁县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旨在发现实际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性问题,进而帮助呼图壁县更好地推进“两权”抵押贷款工作开展,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1.研究过程与方法
1.1 调查区域的选择
根据前期大量的资料查阅和理论研究,根据是否进行“两权”抵押试点选取了呼图壁县各村镇以及各金融机构,其中包括呼图壁县大丰镇红柳塘村、呼图壁县五工台镇幸福村、五工台镇十九户村以及中国农业银行、呼图壁县农商银行、呼图壁县津汇村镇银行。
1.2 数据的获取
选定调查区域后,项目组于2021年12月对该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数据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内容包括农户以及金融机构在“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中所遇到的问题、对该项试点的评价、期望三个部分。同时在问卷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呼图壁县农户的实际情况,对调查问卷进一步修改与完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本次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336份,其中银行机构150份,农户186份。
2.结果与分析
2.1 呼图壁县农户基本状况
2.1.1 农村生产生活状况
呼图壁县的农村总体条件一般,交通设施也比较方便,导致农村人口外流严重。由于农村总体人口数较多,而且收入途径有限。传统农户由于生产规模小,种植的农作物大都是自给自足,而其收入来源的途径少,所以总体的收入水平较低。呼图壁县农村地区以传统农户居多,新型的农业主体还是偏少。所以在“两权”抵押业务开展之际,传统农户可以转变发展思路和生产方式,试图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从而使农业收入增加。
2.1.2 农户对“两权”抵押贷款的评价分析
经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当地农村地区许多人反映在近三年内有贷款的需求,说明农村地区有很强的借贷需求。所以“两权”抵押贷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更加方便农户获得贷款,并且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当地大多数农户对“两权”抵押贷款的了解较少,也考虑到未来风险因素以及自身因素不愿参加。
2.2 呼图壁县金融机构基本状况
2.2.1 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状况
银行内部许多员工工作年限较短,学历水平相对较低,在基层银行中由于办理业务较为简单以及服务对象有限,导致很多有才能和理想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到基层去发展,基层银行机构人才严重不足,诸如此类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也会阻碍农村地区新业务的发展。
2.2.2 银行机构“两权”抵押贷款业务运行状况分析
在呼图壁县开设此业务的银行较少,当地主要是津汇村镇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农商银行等机构办理此类业务,其他商业银行涉及的非常少甚至没有此类业务,这样的分布不利于此类试点项目的推广和宣传。一些银行不开展此类业务的主要原因是此类业务风险较大。通过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信贷员普遍认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风险保障机制是开展农地金融业务的必备条件。
2.3 呼图壁县“两权”抵押试点工作成效
根据呼图壁县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全县经济稳增长各项措施全面落实,金融创新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争取债券、政策性中长期贷款资金38.9亿元、帮助企业贷款融资10.1亿元,津汇村镇银行落户我县正式营业。国家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任务顺利完成,在试点期间共发放“两权”抵押贷款1.2亿元,县乡两级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建成运行。我区为保障“两权”抵押贷款政策的落地实施,从2012年开始启动农村土地确权,为这些经过确权的土地颁发确权登记证。
“两权”抵押贷款试行,一方面使农民贷款方式将更加灵活,选择方式也更加多样,另一方面使农民资产如房屋也能抵押变现出贷款资金,补充到农业生产或经营上,进一步盘活农村资产。同时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使土地成为农民增资增信的本钱,增进了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水平,从而促进了土地流转。它可以拉动农户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3. 讨论
3.1 呼图壁县“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 金融机构和农户积极性不高
由于土地流转受到较多的法律和制度限制,试点没有建立完善的抵押资产托底制度,并且信用评级系统不够完善,针对农村集体或农户的信用档案并没有完全建立,金融机构为了预防违约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过程中对村民普及推广不够到位,导致大部分村民不够了解这一内容,对“两权”抵押贷款积极性不高,不能全部参与这项试点活动。其次,对于大部分农户来说把住房和土地经营权拿去作为贷款抵押物这无疑是风险非常大,所以也就不愿意参与其中。
3.1.2 法规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关于“两权”抵押贷款仅在部分地区试点进行,还没有相关配套的法律随之并行,法律保护不够完善。我国的《物权法》、《担保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条目对“两权”抵押贷款工作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物权法》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用于抵押物的用途没有做出清晰的界定,《担保法》对我国农村集体的土地做了明确的要求,我国农村耕地和宅基地不能用作抵押物使用,这说明“两权”抵押贷款想要正常的运行需要将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另外政府的参与度还需提升,政府的相关保障举措在“两权”抵押贷款发展中也比较重要。
3.1.3 农村产权评估较难
银行在发放贷款过程中,缺乏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的评估意见作为贷款的审核依据。在试点地无外部评估和自身评估都不到位的情况下,部分银行只能采取低评、少估的方式或以附带方式发放贷款。评估机构的不到位直接影响银行参与试点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农民意愿。
3.2 完善呼图壁县“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对策建议
3.2.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意愿
在呼图壁县“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情况调查中,发现有很多农户并不清楚“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情况。要确保呼图壁县“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顺利推进,呼图壁县政府部门应该确保现有政策的落实,为试点提供政策保障。实际结合多方面的宣传,在各村镇及银行等金融机构研究制定细化方案,加强农户对“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政策了解,提高农民意愿。
3.2.2 完善相关体系
对金融机构而言,如果农户出现违约,将造成自身巨大损失;对农户而言,如果到期无法偿还贷款,将会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农民住房财产权,导致生活陷入困境。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农户的信用档案,多方了解农户资金状况、还款信息等情况,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农户违约情况,降低金融机构损失。同时应加强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将农户抵押贷款纳入保险范围,在农户违约后可以降低银行的损失,从而减小银行抵押贷款风险。
3.2.3 建立抵押物价值评估机制
政府可鼓励建立联合金融机构与农户多方建立农户抵押物价值评估机构,不依附于任何一方,保持中立,掌握抵押物真实情况,考虑农户偿还意愿与偿还能力保证评估价格公正可靠。促使双方积极推进“两权”抵押贷款的发展,降低农户抵押贷款风险。
4.结论
通过对呼图壁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实际运行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对试点发展带来的发展效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呼图壁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对当地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有重要作用。我们从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方两个方面展开调研,从多个角度考虑“两权”抵押贷款实施状况,分析实施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呼图壁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业务的蓬勃发展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