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宝核桃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探究
2021-12-24王红颜
王红颜 段 晖
(1.云南省临沧市林业科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2.云南省临沧市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临沧 677000)
1.临宝核桃生物生态学特性
1.1 生物学特性
临宝泡核桃属于晚实品种,整体树势状况良好,树形直立。小叶7—13枚,多11枚,长椭圆披针形。复叶数多在12片左右,叶形呈宽披针形,主副芽距为0cm。2月中旬时,开始萌动,至3月初时开始展叶,下旬抽新梢。其中,3月中下旬和4月中旬分别是雄花盛花期和雌花盛花期。进入9月中下旬后,果实开始成熟,发育周期约为160天,生长期为250天左右。坚果呈倒卵形,果基和果顶均为圆形,平均果重19.90g。果面上分布有麻密斑点,色黄,缝合线紧凸、紧密结合有致。内褶壁革质,易取整仁。核仁欠饱满,但味道纯真。核仁平均重10.01g,出仁率约为50.0%。核仁含油率67.03%,蛋白质15.82%。,果仁呈黄白色,食味香纯。
1.2 生态学特性
临宝泡核桃喜温,耐湿热,不耐干冷。最适宜生长气温为12.7~16.9℃,最冷能承受-5.8℃的低温,否则将难以顺利越冬。对光照时长要求较高,不低于4000h。据试验,临宝泡核桃适宜生长在海拔1800-2300m,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800-1200mm,土壤为红壤或黄红壤,土层厚度30-40cm的环境中。
结合实践可知,临宝泡核桃比较适宜在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中生长,也能适应微酸性土壤。尤其是土壤含有较多腐殖质或冲积土、排水状况良好的地块,难以在干燥瘠薄的土壤中生长。不管是红壤,还是黄红壤,土层厚度达到1m以上,肥沃疏松沙壤土或壤土,以及在溪流和水沟两岸的沃土都比较适宜核桃生长。
临宝核桃喜光,对光照敏感性较强,宜选在阳坡或半阳坡,地形开阔,光照充足的地块。如果选在阴坡或狭窄山谷进行种植,光照时间短,树体长势不佳,结果少或不结果。
2.临宝核桃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2.1 做好栽前管理工作
一是科学选地。宜选气候适宜,年均温在12~15℃,年平均降水量800~1200mm,交通便捷且成片的坡耕地;选择海拔高度为1800~2300米,背风向阳、坡度低于25度以下的耕地、平地及排水良好的沟谷地;优先考虑土壤保水、透气良好的壤土和沙壤土为宜,土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弱酸性的土壤地块。此外,考虑排灌便利,含有丰富的灌溉水源,雨季不会出现积水现象。
二是整地挖塘。该工作应提前一个月进行,在对林地清理时,只需清除掉农作物秸秆与杂草。整地过程中,应将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穴上口置放表土,穴下口堆放地心图,整平穴底,并将其规格控制在80*80*80cm。
三是合理选苗。核桃栽植时间宜选在冬末,可于春节以前进行栽植。嫁接苗高为60cm以上,地径范围大于1.2cm,嫁接口愈合状况良好,根系比较发达,含有较多根须。在对核桃苗木进行定植前,应及时剪除苗木伤根或烂根,并蘸上一定的泥浆,确保根系吸足水分,便于成活。
2.2 灵活确定核桃种植时间
造林宜选在核桃进入休眠期时进行,每年12月后,一直到次年1月,都是最佳的造林时期。在对核桃幼苗进行栽植时,应当适当调整根系,剪除已损伤或过长的根段,然后蘸一下掺入多菌灵与生根粉的泥浆,这样一来,核桃苗的成活率将会明显上升。如果苗木的高度较大,可于苗上部1m的位置进行定干处理,定干完成后及时处理好伤口。栽植时,确保根系自然舒展,苗木端正,逐层使用细土对根系进行按紧踏实处理,然后做一个树盘,确保其直径超过1m,高度在5-10cm,紧接着便是浇水定根,注意浇水量的控制,保证水能渗入根部。浇水完毕,还要在根部覆盖一层松土,但不能压实,并覆盖上薄膜,减少水分蒸发。
2.3 核桃园施肥管理
一是施足基肥。在冬末施好足量的基肥,主要是有机肥。对于中幼树而言,应根据树龄增长而不断提高施肥量,以1年生的子芽砧嫁接苗起始,第1年每株施5kg畜肥或1kg核桃专用生物有机肥,之后树龄每递增一年,每株递增施畜肥量5kg,或递增核桃专用生物有机肥施量1kg,待树龄达到20年后,各株核桃全年施入的基肥的畜肥量在100kg左右,或核桃专用生物有机肥20kg,需根据年度间长势进行调整。
二是及时追肥。在每年5月下旬进行。结合中耕除草、压青覆盖等农事活动,同样以1年生的子芽砧嫁接苗为起始计量,每株施N:P:K=10:10:5的复合肥0.5kg+含有效氮46%的尿素0.5kg拌匀后再拌土均施或用核桃专用生物有机肥1kg均施(核桃专用生物有机肥既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即基追两用)。之后树龄每递增1年每株的追肥量递增复合肥0.25kg+尿素0.25kg或递增核桃专用生物有机肥1kg,直到核桃树龄达20年后每株追肥量保持在:复合肥5kg+尿素5kg或核桃专用生物有机肥20kg,并视其年度间长势情况可作适当调整。
2.4 整形修剪
进入秋季,核桃苗长至一定高度,即可开展修剪工作。对于一般枝条而言,只需保留2个穗条,长势较为粗壮的枝条,至多保留2个。留穗时,应当把握去强、剔弱、留中的基本原则,使保留的枝条的生长更加均衡。同时,适时开展摘心与打顶操作,使穗条芽体的饱满程度更高。为此,应当合理掌控修剪时间,在核桃采收工作完成,叶片尚未转黄之时开展修剪作业。待修剪完成后,为防止修剪伤口感染,应及时涂抹防腐膜,促进伤口愈合。
2.6 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2.6.1 核桃黑斑病。该病主要对核桃的叶、花及果实造成危害,病果率可以达到10%-40%,叶片及嫩叶受害率可达到20%-40%。幼果染病后,其果皮上会出现褐色油浸状小斑点,逐渐扩大,四周出现水浸状晕圈,病斑逐渐发生凹陷,深入到内果皮,逐渐变黑腐烂。
黑斑病的防治方法:第一,优先选择抗病品种,促进抗病力提升。第二,落实好抚育管理工作,及时剪除病枝、病果,并作烧毁处理,以防二次感染。第三,加强对举肢蛾、长足象等果实害虫的防治,阻断病源传播媒介,对伤口造成感染。第四,发病地区较为的地方,应在其萌芽前,喷施2度石硫合剂,并分别于雌花开花以及幼果时期喷施800-1000倍液的甲基托布津和800倍液的退菌特,连续喷施2-3次。
2.6.2 核桃炭疽病。炭疽病对核桃嫩芽、叶片、果实均造成危害,对果实的危害最大。核桃感染炭疽病时,果皮上会出现褐色病斑,逐渐转为黑色圆形病斑,扩大后深入果皮内部,造成中央凹陷,并出现大量黑色小点。
具体防治时,可选择抗病品种,并做好栽培管理工作,及时疏除过密枝,增加核桃树的间距,改善通风透光环境,及时清理掉园内落叶,剪除病枝后,进行统一烧毁。交替运用保护性杀菌剂,比例为1:2:200的波尔多液,按照黑斑病的用药比例使用退菌特与甲基托布津,提高防治成效。
2.6.3 芳香木蠹蛾。芳香木蠹蛾幼虫主要聚集于树干基部和根部,以蛀食树的皮层卫生,并有深褐色虫粪及木屑排出,流出褐色液体,导致树势减弱,产量逐年下滑,重则引起核桃树枯死。其中,对于豹纹木蠹蛾来说,其幼虫会以枝干的皮层及木质部作为食物来源,对树体疏导组织造成破坏,致使受害枝枯死。
防治时,第一,在成虫盛发时期,利用芳香木蠹蛾的趋向性,使用黑光灯或者杀虫灯进行诱杀处理;第二,人工钩杀处理,将一铁丝端部弯成小钩,并自蛀道上部的排粪孔刺入蛀道以内,对幼虫或蛹进行钩杀处理。第三,药剂防治措施,当幼虫蛀入髓部,可使用棉球蘸取40%的乐果乳油2%浓度溶液,也可选用敌敌畏乳剂,塞进排粪孔内,也可以直接向虫道内注入药液,并使用黄泥密封排粪孔,以达到杀灭成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