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的价值回归与经验重构

2021-12-24张修良

辽宁丝绸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张修良 张 颖

(1.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2.南通市天元小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劳动价值观和教育观是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进程的重要因素。建国70多年来,教育者一直在摸索着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地位等问题。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这无疑再一次唤醒了教育者对劳动教育的更多思考,促使教育者进一步探索劳动教育的逻辑和意义。

一、价值的回归——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劳动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回到马克思,我们能够发现劳动概念的本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来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自身。所谓劳动,即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自身赖以生存的物质,建立起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从中得到了自身质一般的提升与飞跃。劳动是人摆脱自然界原始束缚,通过自身的脑力和体力,改造世界、创造无数奇迹的有利工具,也是人不断产生超越自然的道德情操、聪明才智、审美观念的最为本质的动力。习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这再一次显示了劳动的力量之伟大,劳动的意义之深远,也更加真切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时代性。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寄希望于全国人民付出辛勤的劳动,寄希望于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劳动价值创造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而并非资本家。劳动的价值取决于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只有劳动才是社会财富的本源。“马克思非常强调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要生产出一个商品,就必须在这个商品上投入或耗费一定量的劳动。”劳动至上、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对于现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巩固和学生的劳动教育,具有深刻的指导性作用。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劳动形式正逐渐被高科技、智能化所替代,社会意识形态中出现了一些非主流的声音,人的价值观,尤其是劳动价值观出现了扭曲。是否付出劳动、应当付出怎样的劳动,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疑惑。有这样的疑惑,其根本在于没有理解劳动创造财富的唯一本源性,同时矮化了体力劳动,过度神话了脑力劳动,歪曲理解了新时期劳动形式的本质。因此,要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理念和劳动荣辱观,确立劳动创造财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观点,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三)“教劳结合”与人的全面发展。“教劳结合”的观点具有深远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工业化大生产之初,为了让劳动者在劳动时适应当时先进的生产力,提升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人们提出了在劳动中进行相匹配的教育,因此有了所谓的“教劳结合”的观点。“教劳结合”是对剥削制度的颠覆,是劳动者获得自身地位和实现个人价值的体现。也只有在工业化进程中,劳动的真正意义才得以逐渐释放开来,劳动才不至于总是成为“奴役人的手段”,而不断进化为“解放人的手段”。马克思认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养与在教育中贯穿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等,有着密切的联结。劳动教育不但应该成为独立单列的教育内容,也应与智育、德育、美育、体育等育人形式相结合、相统一。劳动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基于“教劳结合”,追求教育的劳动本源性和真善美,并不断完成人的本质在新时期的解放。

二、经验的重构——既往劳动教育实践的现实反思

我国在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早在建国初期,我国便探索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观点,在教育领域加入劳动的因素。如在学校开办校办工厂,鼓励开展勤工俭学等。

(一)从“体脑分离”到“体脑合一”。早在奴隶社会剥削制度建立的初期,所谓的“体脑分离”便已经形成。剥削阶级为了抢夺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脱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资本社会,由于机器工业和劳动形式的精细化、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又导致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二次分离。我国在建国后,极大限度地扭转了体力劳动者被剥削的现实。在教育领域,我国在1958年前后相继推行了和劳动相关的方针和举措,如在课程中加入了理论与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素材,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国民公德方面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劳动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马克思当时提出的教劳结合,重在解决劳动者的知识化的话,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教劳结合,则重在解决知识分子的劳动化问题。”因此,建国初期的教劳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劳动教育的雏形。当前,我国乃至世界已发展到了后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水平,要让人的价值本质得到最大限度的解放,“体脑合一”是唯一的路径,“体脑合一”意味着人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开发,劳动的形式摆脱了脑力和体力的二元论,而是作为人的综合能力素质的代名词,这同时意味着教育的公平性和新时期较高层次的发展水平。

(二)从“劳动技术教育”到“劳动教育”。以“知识分子的劳动化”为核心的“教劳结合”是我国劳动教育的初期形态,这里的“劳动化”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体力劳动,最终演变为“去知识化”。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改变以及经济的复苏,“知识”被重新审视,这从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四有新人”的教育方针中可见一斑。随着以往“去知识化”得到根本性的斧正,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博弈已经淡化,其重点和中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劳动教育很大程度上理解为“劳动技术教育”。这样的教育倾向有其优越性,而至今,“劳动技术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飞跃的同时,劳动教育的概念应当被重新审视。那种追求功利的“技术性教育”不应该成为当前劳动教育的主要内涵,而只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劳动教育的组成部分。劳动教育也不仅仅限于生产性劳动的教育,还包含了对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以及公益性劳动的教育。劳动教育的关注点也不能仅仅是劳动技能的获得,还应关注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形成、劳动价值体系的构建以及与品德、审美、健康相融合的全面素质的培育。

(三)从“手段教育”到“全人教育”。我国的劳动教育从建国始总是被人为地充当某种“利器”,带有一定功利主义色彩。首先,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文革结束这段时期,劳动教育在特定时刻成为了拒绝知识、反资反修和改造思想的“利器”,劳动教育自然地与思想品德划上了等号。这样的等号,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同时也被极左地异化为通过劳动来取代科学知识的现象。第二,从文革结束到20世纪末,劳动教育成为了经济快速恢复与发展的“利器”。这段时间,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崇尚知识和技术、追求国民生产成为了社会的主旋律,劳动教育在此时需要为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服务,因而更多地被等同为技术教育和生产教育。第三,绝大多数历史长河中的劳动内涵更倾向于体力劳动,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更是如此。劳动教育总是被矮化、僵化和弱化,这使得劳动的意蕴并没有得到正式的澄清。有些教育者甚至将劳动作为训诫的“利器”和管理的手段。总而言之,无论是什么样的“手段教育”带来的教育结果显然是不利的,教育并非手段,而是合乎人性、诠释人的本质、发展人的素养的有效形式和载体。劳动教育的核心应当是“价值观教育”,且是一种“全人”的价值观,其目的在于“完善人”、“成全人”,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结语:劳动教育在当前时期被重新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其价值的回归体现了国家、社会整体的不断进步,也体现了教育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发展期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趋向。其经验的重构对于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和运行机制完善具有重要作用,在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引导下,劳动教育的实践将沿着教育本真、教育全人的道路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让劳动实践真正发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使人快乐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