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为载体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1-12-24张劲英
张劲英
(吉林化工学院航空制造工程系,吉林 吉林 132022)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都是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具体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体系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同时,现代企业真正需求的员工不仅要具备岗位专业能力,还要具备分析与创新的能力。但现有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上都不能跟上时代与企业的发展需求,部分教师的能力更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实践教学环境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着很大差距。“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是机械类高等职业院校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如果不能真正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将很难使学生与企业岗位快速对接,故对该课程进行相应优化,采用以实践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特点与现状
1.1 课程内容广泛,实用性强
机械制造技术是一项面向机械工业、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航空制造等多领域的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往往代表某一制造业企业的岗位技术需求,其包含的内容更是应用到企业工作的各个岗位,实用性强,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对今后就业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涵盖零部件产品的设计、企业生产准备、零部件加工与装配、产品保养与维修乃至回收等整个过程。本门课程除了讲授传统制造工艺与原理、特种加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诸多的内容外,还包括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模式、质量监控等诸多方面,是一门涉及机械、电子、航空等多交叉、多融合的学科。尤其对于高职毕业的学生,在他们进入工作岗位时,有很多理论知识都能应用到指导实践当中。学校设置课程体系时也充分考虑到学生今后的职业人生规划,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置为制造、机电、飞技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但由于在校时间有限,“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内容不能充分学习与掌握,对金属切削原理、机床夹具等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够,不能快速与生产企业对接,还需要企业对其进行二次岗位培训,延长了学生与企业融合的周期,也给不少用人单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1.2 模块化教学内容,知识更新速度快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独立性较强,如金属切削原理与金属切削机床之间相对独立,传统制造与特种加工之间自成一体,先进制造与绿色环保之间各具特色。这些教学模块独立性较强,前导课程的掌握情况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各个模块又相互呼应,贯穿一体,要想使学生能够把知识点连贯起来,就要做好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随着企业的发展与技术的革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不断融入新的内容,如先进制造装备、激光加工工艺、企业管理升级等都会不断更新。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在完成整体授课的同时,不断关注机械制造技术的前沿知识,不断地补充和扩展新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尤其对于自动化逐渐普及的今天,很多生产企业都已经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换代,为提高生产效率而大量引进数控设备。所以在机械制造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课程体系与内容更要不断更新,将3D制造技术、激光切割技术、等离子加工技术、超声波加工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是当前课程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但纵观现在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在选用教材与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中,为避免备课或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工作量增加,主动规避了一些难于讲解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体系老化,课程内容陈旧,授课计划多年不变,授课内容过于传统,不能有效将先进制造技术教会给学生,使得学生毕业进入企业,所遇到的知识与技术都是最新的。而企业又不想花力气再去对学生进行重新培训,学生失业率明显,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工作,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与发展,更限制了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弊病很重[1]。
1.3 理实一体流于形式,校企联合空有其表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任课教师在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联系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教学内容。部分院校也采用了“校企联合、工学交替”的顶岗实习模式,但收效甚微。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在教学中,理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无法和实践教学有效衔接,更无法掌控实践教学进程,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尤其在企业生产技术与设备更新换代加快的今天,学校的教学内容更是跟不上企业的技术更新,造成学生下企业实践无法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更不能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实践变成了空架子,无法落到实处。
2)部分院校进行校企联合育人模式,但由于学校与企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部分企业不愿接纳学生进厂实习,学生进厂后不安排生产一线的学习,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影响企业的生产进度。企业积极性差,一线技术工人忙于生产任务,无法对学生的企业实践做出有效指导,造成校企合作深度不够,联合办学模式只是流于形式。
2 “以实践为载体”教学模式的探索
2.1 教学内容适合专业特点,前沿知识更新及时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开设学期与讲授内容可以更加贴近本专业特点,与专业知识需求更加紧密,符合专业定位,适应制造类企业生产技术与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选取专业涵盖范围广,符合学生就业需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特别要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学生顶岗实习的就业岗位需求,不断调整授课内容;要将当前应用前沿的技术有机融合到课程建设当中,在不摒弃金属切削原理与夹具设计等传统基础知识点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教学知识点的更新。更可以用大国工匠的事迹来导引学生正确对待制造业职业定位,为未来的岗位敬业精神塑造起到一个良好开端。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与创新,信息时代下的互联网技术正不断改变着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如智能制造、无人工厂等新理念正不断革新着机械制造业的构架[2]。因此,“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所涵盖的内容更不应该一成不变。这就要求其任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在工作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深入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知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理论教学知识的前沿性。
2.2 推广“以实践为载体”教学模式,用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高等职业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所选教材,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大部分都是文字描述性内容,即使有图片说明,学生也很难理解与接受。若采用“以实践为载体”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实训的资源,将理论课堂与生产实践有效的结合,在完成某部分机械制造技术知识点后,将学生带到校实践基地,在任课教师指导下进行现场操作,真正让学生自己实际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必定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还可以采用“互联网+”形式,与企业一线岗位直接连线,进行视频讲解,实现空中课堂。技术创新是机械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也显得尤其重要。利用课程实践环节不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部分学生多参与机械专业相关的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不断适应社会与企业的发展需求。采用“以实践为载体”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教学效果提升明显[3]。
2.3 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打造专业化的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大多会进入企业一线工作岗位,短暂的入职培训后,能否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是对高职教育成果最直观的检验。为此,应深入了解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类型与职业素养,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保证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学校要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根据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展课程开发与设计,改善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体系,依据先进制造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有效利用校企合作教学资源,推进教学进程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增强学生职业能力适用范围,推行“以实践为载体”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调动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在企业岗位实践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要推进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更加符合专业定位的师资结构;积极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到学校任教,聘请企业精英、技能名师等为兼课教师,为学生讲授企业岗位最需要的专业知识,多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并借鉴成功经验,建立相应激励措施,完善规章制度,壮大教师队伍[4]。
3 结束语
本文以机械类高职院校“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现状与教学特点提出“以实践为载体”教学模式,从课程设置、人才需求、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采用校企联合“以实践为载体”教学模式,在保障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保证知识体系更加适合企业岗位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同时,也督促专业教师提高本身的专业技能,完善了院校的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