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2021-12-24姚小英
冯 清 姚小英
(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400)
在养蚕过程中,蚕病的发生和蚕病扩散同蚕本身的体质、病原体条件以及蚕的养殖环境条件密不可分。当侵入蚕体的病源不断繁殖到一定的数量后,蚕体被寄生部位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时,就会在蚕体外部表现出明显的病症。这时,蚕体已经发病到严重程度,且传染性较强,这时再对病蚕进行处理,任何措施都难以起到效果。防治蚕病必须把重点放在“预防”上。饲养过程中的蚕病,往往多种疾病兼有,在多种场合也并非由单一因素作用造成。因此,要想有效控制蚕病危害,就必须在养蚕过程中严格贯彻“综合防病、预防为主”的措施才能凑效,杜绝一切蚕病隐患,才能控制蚕病的发生几率,实现批量蚕茧的优质和高产目标。本次通过走访盐亭县蚕种场相关技术人员后,收集整理如下具体措施:
1.严格进行消毒防病,注意各阶段的病原防治
1.1 “彻底消毒,消灭病源”是蚕病综合防治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养蚕过程中最大的危害源就是具有传染性的蚕病(如白僵病、微粒子病),传染性的蚕病的发生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传染的结果。由于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存活力非常强同时分布广,另外,这些病原微生物还可以借助蚕尸、蚕沙、家禽的粪便、蚕座反复传染和饲养人员的携带等等,从而致使蚕室、蚕具、桑叶及周围环境受到二次污染,导致蚕病传染扩散。
1.2 抓好养蚕各阶段的消毒和检查工作
搞好蚕前、蚕后的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物理消毒:将蚕室、蚕具、养殖环境和种场制种房进行扫、洗、刮、刷、侵、蒸处理,做到安全彻底,一点死角都不留,彻底消灭病源体。化学消毒:养蚕前、后应及时对养蚕用具、蚕室附属物、环境彻底用含有效氣为1%—1.5%的漂白粉液消毒一次或二次,抽样检查,直到无病为止。消毒时应注意:温度要够,浓度必须准确,喷洒必须均匀,保持湿润时间30—40分钟以上。
1.3 加强蚕期消毒防病
(1)蚕体消毒:从收蚁起到大眠捡老蚕为止,必须用石灰粉、防僵粉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处理。1-3眠每天两次,三眠以后到大眠每天必须保持1次。
(2)蚕期环境消毒:每天或隔天早上熏烟一次,加强除湿,勤除蚕沙,蚕沙及时运走,除沙后打扫地面,洗手消毒后再喂蚕。
(3)蚕期的蚕沙处理,必须是集中堆放或深埋,决不能到处乱堆乱放,更不能堆放在桑园附近或蚕房附近。
(4)蚕沙的处理办法:每天堆放的蚕沙,在上面撒一层石灰,然后再盖上泥土(天天如此)。经一年腐熟后再用。
(5)严格分开装桑叶工具和装运蚕沙的工具,大蚕室与小蚕室必须严格分开,工作人员进入蚕室前必须换鞋或消毒后方可进入。
(6)在平时饲养时要细致观察,在蚕进入眠期前要做好提青(提青:蚕在同一批次的群体发育过程中,当有一半左右的蚕已经将眠或者入眠时,而另一半左右的蚕仍在爬行食桑时,为便于喂养,可以把仍在食桑中的青头挑换出来,放到另一只蚕匾中去,单独分批喂养)。对体弱、发育迟缓的蚕进行隔离饲养或者淘汰,预防蚕座传染。同时定期采用用石灰粉或防僵粉等药物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处理。消毒一般在收蚁后第二次给叶前进行,各龄饷食(起蚕后的第一次给蚕喂桑叶叫作饷食。饷食过早和过迟都不好,过早则容易损坏蚕口从而造成蚕后期发育不齐,过迟则会造成蚕体饥饿后期生长不好。什么时侯饷食要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主要取决于蚕头部色泽、蚕食欲及眠中温度这三方面。当蚕的头部呈淡红色,头胸抬起作寻食状时是饷食最佳时期,如果眠中温度高则饷食可以提前些,温度低饷食应当推迟些。饷食桑叶必须要新鲜、偏嫩,喂桑量适当)前进行起蚕消毒,各龄期中喂食桑叶前进行龄中消毒,每天或隔天一次,若已发现蚕病 ,可多进行一次。消毒剂一般用粉剂,用箩筛或布袋抖动均匀地撒到蚕体上,呈薄霜状,10一15分钟后再给桑(投喂桑叶)。
(7)如若发现某室蚕发病,技术人员必须亲自处理,处理好为止,防止蔓延。
(8) 蚕期结束后的消毒:蚕期结束后的消毒也叫“回山消毒”,与养蚕前消毒基本相同。作好蚕室、蚕具、蚕簇具的清洗消毒工作,废簇旧簇要及时烧毁。发病严重的地方,对蚕室、蚕具、簇室、簇具可以不加清洗先进行“毛消”,然后再清洗,清洗再进行二次消毒。养蚕户对“回山消毒”必须加以重视,不能认为这期蚕有病就回山消毒、没病就不消毒,而应该认真地搞好消毒,把一切死角彻底清消干净。
1.4 做好桑叶页面的消毒
做到全龄期叶面消毒,小蚕:1-3龄用0.3%,必须是澄清液,消毒后晾干喂蚕;大蚕:4-5龄用0.35%,必须是澄清液,侵消后,甩干或凉干喂蚕。(注意:路边泥沙叶、桑树足下叶、森林附近的桑叶、虫口叶和外地购进桑叶,必须严格彻底消毒)。在全龄期叶面消毒的同时,搞好养蚕基础和设施配套工作,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蚕茧质量,除了搞好消毒防病和淘汰工作外,还必须搞好养蚕设施配套,搞好桑树施肥工作,搞好栽桑养蚕工作、加强饲养管理,才能得到很好的收益。
1.5 搞好桑树施肥工作
桑树长势好,桑叶优良、丰产、菅养丰富,全靠施好施足肥料。施肥以冬肥和春肥为主,以农家肥结合化学肥料,桑叶质量好有利于蚕的体质和蚕茧质量的提高。正如民间老百姓唱的:“慈母手中线,孩儿身上衣,要穿花花缎,莫使蚕儿饥。”
2.饲养过程中蚕体发病原因及注意事项
2.1 蚕期养育过程中要加强饲养,增强蚕的体质,提高蚕体抗病能力。必须优选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改善饲养条件,加强技术管理,增强蚕的体质,预防蚕病发生。过程控制如下:
(1)合理对大小蚕进行分离:在饲养过程中大、小蚕宜分开养饲养。养蚕批次不合理会造成各批前后交错。大、小蚕套养,桑叶供给不匀衡,老嫩叶混饲喂养等,都会影响到蚕的体质发育。
(2) 做好补青催青工作,合理调整饲养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每次蚕种领回后应做好补青催青工作,蚕卵转青后要进行黑暗保护,一定按照标准温度、湿度饲养,尽可能使蚕卵孵化整齐一致,并适时收蚁(蚁蚕:刚孵化出来的小蚕)。蚕期饲养中要避免接触到28℃以上的高温,小蚕室温最好控制在28-25℃,大蚕饲育室温掌室温最好控制在24-22℃,规律是随蚕龄增长其饲养温度逐渐降低。
(3)在饲养过程中要良桑饱食:桑叶是蚕最基本的营养来源,好的桑叶也是保证蚕体健康的基本条件。饲养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小蚕用叶质量、挑选合适的桑叶(绿豆色的桑叶)喂养小蚕,保持桑叶新鲜。小蚕桑叶质量较差导致小蚕不能饱食时,将会严重削弱小蚕的抗病能力。所以,小蚕期所食桑叶的质量对提高小蚕体质是很重要的。其次,大蚕食用桑叶与环境条件的相互调节,高温季节白天可采用湿叶喂蚕,湿叶能保持桑叶新鲜同时还能降低蚕座的温度。但不能湿叶长时间贮藏。由于四川的夏天,高温且湿度大、阴雨期长,如果长时间喂食湿桑叶,将产生蚕座蒸热现象。通过增加给桑次数、减少每次给桑数量、辅以加大石灰、焦糠等干燥材料用量,作好蚕室通风,就可以减少蚕病发生。
(4)蚕眠期的病害预防处理:由于蚕在入眠后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差,眠中消耗大量能量未能得到及时补充,体质较弱。如眠起时喂食处理不当,会影响蚕的健康。由于起蚕的围食膜尚未完善,容易遭受病毒感染,因此在饷食之前应当加强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工作。对发育不良的迟眠蚕应单独隔离或者直接淘汰,以免传染蚕病。
2.2 加强检查工作以便及早发现蚕病危害。在养蚕过程中应加强观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蚕病的发生,把蚕病消灭于萌芽状态。对蚕体状态进行诊断,掌握病情,早发现早处理,做好防治工作。
(1)饲养过程中,观察蚕的发育状况是否整齐、蚕体大小是否一致、颜色是否正常,对弱小或不正常的可疑蚕要及时隔离处理,并查明蚕病种类采取措施。
(2)观察蚕体的食桑情况、活动情况和对外界反应的灵敏度。一般食桑正常、爬行正常,风一吹过就昂头挺胸、用手摸蚕体时收缩灵活证明蚕体发育良好。
(3)观察蚕粪的软硬颜色和形状:健康蚕的蚕粪形状固定且较坚实(五龄蚕除外)。如果出现蚕粪形状异常(如软粪、粪粘尾、念珠状粪、污液)就是有病的症状。
2.3 查明蚕病原因并及时处理
(1)发现病蚕后,立即正确诊断,迅速查明发病原因,制止蚕病的蔓延。判断蚕病发生原因,要了解附近的蚕病情况,曾经发生过的蚕病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准确的原因。
(2)阻止传染性蚕病的蔓延:
①对发病蚕做到及时隔离,对病蚕、蚕沙的进行消毒埋置处理,发病批次与健康批次必须做到分室饲养。蚕具严格消毒。
②对未发病蚕也要加强管理,加强蚕体、蚕座消毒工作,对隔离出来的没有发病的蚕,应给较好的饲料,增强其体质。
③给桑时可以用500-1000单位的氯霉素液添食,每龄一次或定时添食。
(3)非传染性蚕病的防治
非传染性蚕病包括:蚕蝇蛆、虱瞒、中毒症等病症。蚕蝇蛆病可用灭蚕蝇或喷雾防治;虱瞒要及时寻找瞒源加以清除;蚕的中毒症多为桑叶所致的农药中毒,一般立即加网除沙、将蚕移动到空气流通处所,喂以新鲜无毒桑叶能够得以及时缓解。
结论
蚕病的综合防治重在消毒和过程控制。
致谢:感谢在调研过程中提供大力帮助的原盐亭蚕种场技术人员李崇华等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