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史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构建的探索与研究
——以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建设为例
2021-12-24何振才李梦瑶
何振才,李梦瑶
(1.南京理工大学 纪委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94;2.南京理工大学 档案馆,江苏 南京 210094)
高校校史馆浓缩着一所高校孕育、成长和发展的血脉,它具有对校史资料收藏、陈列、展览、研究的功能,是宣传学校、教育师生、联谊校友、展示风采的重要场所,还是一所高校的文化地标。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了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并在参观后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校史馆区别于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等展览场馆,它聚焦于“史”的展示与表达,不仅要以丰富的展品吸引观众,更要以其本身的合理历史脉络贯穿校史沿革、办学成果等展览模块,合理挖掘与使用各类档案史料,并积极进行研究策划与艺术加工,以使校史馆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档案史料的科学运用应当符合所展现的校史内容及宣扬的精神品质,而布展的艺术设计通常要考虑到校史馆的整体空间的局限性、内容展示的传统性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性。
一、高校档案的属性确保校史馆布展内容的科学性
校史馆科学性是指布展内容是否符合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否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学校办学的规律,表述得是否正确,史料是否充分、可靠等。校史馆的科学性首先取决于该校档案史料是否全面、真实,其次也取决于应用于布展的佐证实物或档案。高校档案除具有一般档案的基本属性之外,还具有其固有的特点,这是由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功能所决定的。经过对高校档案的类别和内容分析,可见这些档案都具有原始记录性、文化知识性、历史继承性、师生情感性、唯一孤本性等特征,这些属性是反映一所高校从诞生到壮大的血脉源泉,完全能够保证高校校史馆布展内容的科学性。
1.原始记录性
高校档案作为记录一所高校历史发展的信息库,其原始记录性可以真实地再现高校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保证校史馆展出内容的真实性。不管是物质层面的档案史料再现,还是精神层面的校园文化内涵,都需要以档案馆中的校史史料作为物质依托,从而在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档案基础上,进行展览的策划、布展的设计、内容的展示[1]。例如,南京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南理工)校史馆中的历史厅作为稳定的常设展览,利用哈军工创建时军委总参报告、毛主席训词等几百份原始档案见证了南理工的五个发展阶段,且贯穿了不同时期的主要领导或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使用过的200多件特殊藏品。
2.文化知识性
高校档案是高校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知识性,可以收集、传递、存储、利用。校史展览馆里保存展示的内容大多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体现,也是一种文化知识资源。透过这些档案,师生清晰地了解学校的发展脉络,以及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师资建设等工作领域取得的成就等知识讯息。例如,南理工校史馆展示出来的内容,通过不同的展厅布局与时间轴,分模块、分条理、分层次地为观众们宏观展示了学校创建近70年来历史文化知识内容的联系,并对哈军工创建、校区南迁等某些文化知识都做了深入的讲述。
3.历史继承性
高校档案是学校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具有历史继承性。创办校史馆也是对馆藏档案进行编研的过程,通过档案编研,使档案管理“深化”,档案资料“活化”,是将档案资料内容升华并继承下来的重要途径[2]。所以,校史馆通过对学校历史进行研究,成为汲取和提炼学校精神,积淀和创造学校文化的机构。例如南理工校史馆2013年建成后,学校档案人员进一步加强对校史的研究,陆续编研了《南理工记忆》《钟聆——口述南理工》等成果。
4.师生情感性
高校档案本身是师生对所经历过往的物质承载,融入了一定的情感因素,而师生情感属性是介于档案实物与主体之间的客观存在,透过档案史料的情感属性,观众能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校史,了解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受到情感上的震撼与鼓舞。例如南理工校史馆的创办过程中,就选取了一些具有唤醒师生情感记忆的档案和实物作为展品。如一位知名校友用过的水杯,一本记载学校生活的日记,一位抗战老领导缴获的日本军刀,一张周恩来总理签发的任命书,这些展品能给予参观者最直观的感受和穿越时空的震撼。
5.唯一孤本性
高校档案具有唯一孤本性,是指形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档案具有唯一性。载体所承载的内容信息可以复制,但某一时刻、依托某一特定载体形成的档案整体却无法复制,不可再生[3]。校史馆兼有展示和保护档案的双重功能,包括实物档案、声像档案、文书档案在内的各类档案。校史馆在创办过程中,应对档案原件加以保护,通过复制、扫描、临摹等手段,对复制品进行展览,从而达到对孤本档案的保护。例如南理工校史馆通过多媒体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可提取档案孤本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同时又对原件进行了保护,保证原件继续停留在恒温、恒湿等安全性能与保管环境达标的库房中,延长档案寿命。
二、传统高校校史馆构建的基本要素
1996年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校史馆以后,国内各高校相继结合校庆等时机建立校史馆,2010年左右达到高峰时期。在高校校史馆大规模建设之前,高校对于学校历史发展、办学成果等方面的展示与宣传,多借助宣传册页的传统方式实现,对于校史的研究,也多基于档案而开展。校史馆建立之后,高校打通了校史研究与校史宣传的壁垒,校史馆既能多角度地回溯校史,凝练学校的发展成就,也能作为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对学校历史进行深入研究[4]。因此,校史馆的建设对于高校整体发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校史馆建设之初,一般都侧重于展板内容,设计比较简单,展示形式等同于普通的专题展览,重点考虑和工作重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文案大纲的撰写
文案大纲是为建馆编写的布展脚本,是校史馆布展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整个校史馆内容的叙述与展示格局分布,有人将此结构形象地比喻为“孔雀开屏”式。其次是每个部分内部按时间或按内容分出若干个高校工作板块。再次是在具体板块内的细分内容,包括文字、实物、照片等。例如,南理工档案馆的文案大纲布局是:“孔雀头部”——序篇部分,内容为学校的精神文化:校训、校歌、校旗、校徽、校园沙盘等内容;“孔雀曲胫”——依照学校五个校史发展阶段进行划分,以时间为经,校史事件为纬,合理编织内容层次;“孔雀尾羽”——主要是展示办学成果,平行划分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名师风采、文化建设、桃李芬芳、国际交流、党建引航等,内容是学校在这些工作中取得的历史成就。
2.参观路线的规划
参观路线的规划直接影响着观众的观看体验,合理的路线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参观路线的设计必须以使用功能为主,根据展览内容做到单动线设计,保证参观的流畅性,不走“回头路”;二是路线设计也要符合整体布局,即把空间环境、消防设计等进行综合性考虑与统筹性规划。
3.平面版面的设计
平面设计是整个版面设计的基础,就是文字、图片在空间的呈现形式。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空间视觉环境,其原则是:首先,文字与图片本身的搭配设计符合一定的审美需求,即在二维的视觉呈现中寻求最具美感的、赏心悦目的图文组合方式;其次,突破孤立的二维平面设计,综合考量版面在立体空间中摆放的位置和角度、颜色与元素的搭配等,合理把握单块展板与整体环境的契合关系。
4.实物展示的摆放
校史馆的布展需要实物展品展出,进而确保展览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校史馆中实物展品跨越久远的校史发展时期,涵括了多样的类型,包括小型的纪念章、书籍、奖牌、生活学习用品等,以及大型的设备、仪器。这些实物展品兼具历史感与真实感,是图文版面的佐证与映照。同时,实物展品以不同的形式配合不同的场景出现,一方面,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对应一定的校史发展阶段,可以在该时段的展柜中独立展览,作为校史文献材料的实物对照;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大型场景中的微观实物展品,配合整体脉络,深化实物展示设计的内涵。
三、新时代高校校史馆更加追求艺术性
校史馆艺术性是指对建成的校史馆艺术价值的衡量标准,主要是指在展览处理、校史表现方面所达到的完美程度。具体包括校史事件的选择是否鲜明具体和具有典型性;反映的校史事件是否生动,表述是否严谨和完整;展示手法是否多样、准确和鲜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高校校史馆功能越来越强大,观众对体验感和舒适感的要求明显增强。所以,校史馆的建设需要贴近时代脉搏,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把握科学性与艺术性二者间的平衡,同时,综合利用现代声光电、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增加展厅展示效果[5]。因此,创办好一个校史馆已经不是简单的展板制作,而是展示内容和载体形式相互融合互补的多项技术综合运用。如何办好一个高品位校史馆,除了要做好传统校史馆建设的基本构建要素之外,还要花大精力在以下技术路径进行思考和准备。
1.空间造型的设计
空间造型的设计是三维立体的,不仅指涉视觉领域,也包含了主体身处其间的氛围感受等体验式情感。构建空间造型的两个重要维度,一是直观的形象感知,二是隐藏的意义符号[6]。直观的形象感知是通过视觉所接受到的形象信息,例如,南理工校史馆的序厅中央卷轴浮雕下方的“人”字型建筑,由于其体积大,形象特色鲜明,能够给予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参观者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到“人”字型建筑的形象讯息;南理工校史馆历史厅中的炮膛造型,连接两个历史时期的过渡空间,肉眼能够直观且迅速地感知到这一形象设计。直观的形象感知也是艺术欣赏与美感呈现的直接来源。隐藏的意义符号,则是蕴藏在直观形象感知背后的文化内涵,需要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与思索方能实现。上述南理工校史馆中的两个艺术造型“人”字型建筑与炮膛造型过渡空间,都是超越单纯的视觉表述的意义符号,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人”字型建筑彰显了南理工“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炮膛造型则一方面指向学校“在曲折中前行”的艰难历史发展时期,另一方面也是南理工与军工文化、炮火制造等相关内容的意义联结。
2.艺术展品的创作
除了实物展品,艺术展品也是校史馆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校史馆中艺术实现的亮点,是评价校史馆艺术性的重要标尺。例如,南理工校史馆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展品设计,浮雕、圆雕、场景复原等分列在不同的展厅,结合特定的校史事件,带动参观者穿梭于不同的历史场景里,引发了情感共鸣。
3.展厅灯光的布置
合理的灯光布置,兼顾光线及色彩,在满足观众客观观赏条件的同时,营造出特定的主观艺术氛围。展厅的灯光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类型:
(1)自然采光。自然光线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优质光源,利用展厅本身的朝向、角度等房屋设计结构而达成。校史馆展厅中的自然采光,借助大自然光线的变化流动性、多层次感,实现展厅区域与自然光束的有机互动,实现封闭的室内展厅与开放的外部空间的艺术融合。
(2)人工照明。人工照明是配合展厅而人为制造的发光灯具,在校史馆中,不同的空间对应了不同的内容,采用的人工照明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校史馆历史区采取灯光较少、亮度较低的人工照明,而在序厅中,由于广阔的空间视域与大气磅礴的氛围特征,需要以高亮度、多灯光配置来完成人工照明。人工照明亦可通过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达成设计目标,如在校史馆投影屏幕区域配置节能型灯光系统,伴随着观众的走近而亮起,满足观众观看的亮度需求,在观众离开时则熄灭,追求实用与艺术双重性的同时也凸显了节能效果。
4.多媒体装置的应用
随着时代发展,单纯依靠展板与展品对校史进行呈现的传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展览需求,基于声、光、电、视频等技术的多媒体装置在校史馆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多媒体装置作为展板等传统展陈载体的有力补充,具有科技性、趣味性、多元性、融合性等特征,不仅能够丰富展陈形式,也能够加强观众与展陈内容的互动。然而,基于校史馆的业务职能与氛围空间,多媒体在校史馆中的运用只是一种补充,其应用目的也仅是通过现代多元的方式将校史更为丰满地呈现与传达,因此,与科技馆、规划馆等借助刺激感官从而创新展示渠道的场馆区域不同,聚焦于校史的叙述与文化传承,可在一定限度内适当通过环形屏幕、电子互动沙盘、触摸查询播放一体机等多媒体装置提升传播效率,丰富展陈语言,从而达到展览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校史馆作为校史实物展示、校园文化传承、校风精神凝塑的统一融合空间,不但可以保留大量珍贵的校史档案,而且是兼具研究和宣传功能的重要场所。在建设校史馆过程中,应当合理运用档案史料,同时对校史馆的设计方法进行深度分析,确保将校史馆建设成为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高校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