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
2021-12-24宋忠党宋淑婷
宋忠党 宋淑婷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 连云港 222121)
在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当中,很多的种植者都选择杂交稻和矮杆稻进行种植,主要是通过丰富的种植经验来提高水稻的质量与产量。在实际的水稻种植当中,因为种植者缺乏专业素质,没有科学性的使用化肥农药,这对于水稻的种植质量和产量上都有不良的影响,难以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所以现阶段为了水稻种植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益,种植者必须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优化。现在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对水稻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确实提高了水稻的总产量,但是田间被大量地使用肥料和化学农药后,对于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就是要迫切优化水稻种植技术的原因。
1.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水稻出苗率
在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当中,对于育苗的高效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水稻的生长过程当中,很容易受到气候和病虫害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水稻出苗的质量较差、出苗率较低而且成苗不稳定的情况发生。降低水稻出苗率的情况有很多,其中播种人员没有一个良好的播种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水稻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到位,极大程度上限制着水稻种植效益的提升。
1.2 田间杂草倒伏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多类型的杂草,草害对于水稻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除草技术不能够有效地控制住田间的杂草,而且因为施肥人员的施肥工作不够合理,施肥量过大,都会促进杂草的生长。除草方面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对于种植人员的精力上和时间上来说都是极大的浪费。水稻在生长的中后期阶段,因为其根系比较浅、播种量比较大或者因为种植的密度过高,都容易使水稻后期产生倒伏的现象,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种植产量和品质。
1.3 机械化种植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当前对于水稻的整地和收割上基本都实现了机械化,但是因为水稻种植水平较低,机械化在水稻育苗和机插等环节的应用率不高。近些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在积极地推广机械化育插秧苗,但是因为采用机械化技术育秧苗的难度比较高,在进行播种覆土、灌溉和施肥等方面总会出现困难,继而影响了水稻的种植效益。当前阶段的水利设施、机耕路、机械仓库等配套的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这对机械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
对于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水稻的种植产量和质量,根据对当前水稻种植技术的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有着较为良好的效果。
2.1 水稻叶龄优化栽培技术
水稻叶龄栽培技术主要依托的是水稻器官的同伸规律,通过观察水稻主茎叶片的生育进程来判断与确定水稻的生育时期和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和对肥水管理的“促”“挖”措施。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水稻栽培理论。
水稻叶龄优化栽培技术有着比较多的优势,和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相比,水稻叶龄优化栽培技术高产生育指标更加数量化,而且技术体系比较规范。如果将水稻叶龄优化栽培技术更大范围地应用到水稻的种植当中,那么不但可以使水稻种植的成本大幅度降低,还能够提高水稻种植的质量和产量 ,使其种植效益大大地提高。
在水稻种植应用叶龄优化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1 第一步要建立叶龄的观察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更好地掌握叶龄的进程,这也是应用水稻叶龄优化栽培技术种植水稻的基本原则,确切来说就是根据水稻的品种和茬口等方面在实际当中存在的差异,来设立不同的观察点,要注意的是,需要在新展开的稻叶上做好叶龄标记,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掌握叶龄变化的动态,更好地进行叶龄预报。
2.1.2 在应用水稻叶龄优化技术期间,要遵循叶龄模式的基本原理
对相关技术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对于水稻叶龄模式的使用和推广要根据当地实际的水稻生产条件和生态的特点,进行相关技术的优化与创新。这样做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当中全面提高水稻的种植效益。
2.1.3 对于水稻叶龄优化技术的应用,要趁早地建立适合当地叶龄模式的栽培技术体系
对于叶龄模式的应用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水稻的种植技术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所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水稻种植当中,一定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本地水稻品种的生长和发育规律,通过对水稻生长的特点和每个阶段的生长指标以及当地丰富的水稻丰产经验相结合,再将叶龄模式的原理应用到其中,建立出以叶龄进程为指标。高产群体建成为中心,综合配套组装各单项技术的栽培技术体系,尽可能地将每项技术在实施程度和时间上有量化的标准。
2.1.4 对于水稻叶龄模式田间诊断技术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和应用
水稻在实际的生长过程当中,自然环境的因素对其生长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对于水稻叶龄模式的应用过程当中,必须要分别移栽、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拔节和抽穗期进行田间诊断,这样能够在发现问题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地解决,以达到水稻高产的目的。
2.2 水稻种植“三控”技术的优化
2.2.1 控苗技术的优化
在水稻控苗技术的优化当中,主要就是优化水稻的计划生育来达到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的目的。在传统的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无效的分蘖,这样的结果会造成大量的肥料浪费,而且也会使水稻群体的结构恶化,容易引发病虫害或者水稻倒伏,最后的结果就是水稻的产量大大地降低。这种现象可以利用控苗技术来解决,运用控苗技术对其优化,有效地控制无效的分蘖,使无效的分蘖数量减少,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肥料。运用控苗技术进行优化,只要是对施肥种类、施肥时间和施肥数量等因素的控制,使肥料的作用效果充分地发挥出来,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益。
2.2.2 控肥技术的优化
对于控肥技术进行优化,主要是使氮肥的利用率最大化,合理地控制氮肥的施用。和以往的氮肥实施方式不同,在水稻生长的前期阶段对其施加少量的氮肥,先对水稻应用控苗技术之后,处理掉无效的分蘖,之后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适当地增加氮肥的施用量,这样便充分地发挥了氮肥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效果,使氮肥的利用率大大地提高,在水稻的种植当中,自从应用了控肥技术,不但减少了氮肥的投入成本,还增加了水稻种植的产量,大大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益。
2.2.3 控病虫技术的优化
水稻的质量和产量不但受种植技术的影响,病虫害对其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在水稻的生长过程当中如果发生了病虫害问题,就会导致水稻减产,并且也降低了水稻的质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水稻的生长过程当中要对病虫害问题加以注意,严格控制病虫害的问题发生,降低对水稻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对于病虫害的控制,出发点还是水稻自身,从根本上来解决水稻病虫害的问题。提高水稻自身的防病虫害能力。具体的实施当中,要注意拓宽水稻茎的粗度,与此同时还要缩短水稻的基部节间,之后拉长水稻的中上部位节间。这样的方法能够提高水稻自身的防病虫害能力,此外,利用这种方法还能控制水稻的无效分蘖,一举两得,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2.3 其它种植技术的优化
在水稻的种植当中,除了以上集中技术能够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还可以运用管理技术和育苗技术,对于育苗技术和管理技术的优化,也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对于水稻的管理方面主要是从水稻的种植开始一直到水稻的生产,在这一整个过程当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对水稻进行管理。在水稻的生长期间,要保证水稻有充足的水分,这样以保证水稻的生产;对水稻生长的田地进行管理,保证田地符合水稻种植的要求。除此之外,水稻生长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飞禽走兽,对于飞禽走兽的管理,可以应用当前的驱鸟设备,这样不但节省了人力,还保护了水稻。而利用水稻的育苗技术主要是为了提高水稻的秧苗质量,在种植秧苗期间,要根据秧苗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土地的养分,并且对水量有一个合理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