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2021-12-24李淑珍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7期
关键词:示范户种植业技术推广

李淑珍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五化镇人民政府,内蒙古 赤峰 024209)

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是为农业种植业生产而服务。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所以地区间农业发展呈多样性特点。在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还应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充分了解技术推广为种植业带来的好处,保证种植业产量和效率的同步提升。在面对技术推广中出现的问题时,能够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从而确保农业现代化发展,使得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1.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业种植业的关系

1.1 农业技术推广有利于提高种植业产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技术也迅速发展,将先进农业技术运用在农业实践中,对农业种植业产量的提高具有很大帮助。在农业种植中,植物病虫害成为减产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新的种植技术研发,也能提高农业种植业产量。例如,超级杂交水稻的培育,增加了水稻年产量。

1.2 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是在传统的种植模式下,农产品产量低下,质量堪忧,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但是随着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例如,反季节农产品的培育种植,满足了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1.3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现代化要求农业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并且农业技术推广也要求农民对新技术、新知识进行学习,成为现代化农民。这对于农民成为农村主体有着重大作用。

2.农业技术推广在促进种植业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农业技术推广,就是在农业种植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实验和示范,不断除旧更新,从而推动种植技术发展。此外,农业技术还要推广出去,让广大农民学习使用,使其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产品质量优化提供保障。

2.1 有助于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

农业发展作为民生之本,是人们的衣食保障,只有农业发展形势良好,才能带动国家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农业作为我国产业的基础,在经济建设中处于主要位置,因此,重视农业发展,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因此,只有提高并推广农业种植技术,让农民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改变生产观念、科学地培育种植,才能保证在农民效益提高的同时满足人们日常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因此,农业发展现代化的推进需要农业技术改进推广。农业技术推广不但包括种植技术推广,还包括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推广。通过改变传统人工种植、收割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使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降低农民种植成本,保障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村经济建设。

2.2 有助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病虫害一直是种植业的主要问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种植技术迅速发展,病虫害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不仅如此,技术的提升还保障了农产品产量、质量的提高,并且使农民收入增加。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传统自给自足的种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日常需求,农民进行农业种植的同时,还要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向着高产、高质量方向发展。传统生产方式下,农产品质量得不到提升,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这就导致农产品产量过剩而人们为了追求高质量农产品选择进口农产品作为替代品,使得我国本土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只有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推广种植技术、更新机械设备,才能在培育种植出高品质农产品的同时满足人们日常所需,抢占市场位置。

2.3 优化产业结构

传统种植模式导致区域内种植结构过于单一,一个地区的农民根据父辈经验进行种植某一农作物,不去种植新品种,这就导致本地区农作物种类单一,虽然产量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市场竞争中收益并不乐观,甚至会因为销售困难而造成浪费,农民也因此遭受经济损失,从而使尝试种植新品种的积极性丧失。但是,农业技术推广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专家学者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本地土壤、气候等环境特点,进行新品种培育实验,对于种植效果好的品种再在农民中进行宣传推广。并且在专家的指导下,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生产经验,积极培育新品种,促使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首先,由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品种丰富,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所以农民对新品种农作物的种植,避免因生产过剩而导致浪费。因此,随着生产经验逐渐丰富、产品质量日益提高,农产品很快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甚至还能在满足本国人民需求的同时出口外销,推动农业对外贸易的经济发展。另外,绿色农产品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因此就要求改进农业技术、培育绿色农产品,使绿色食品成为地区特色,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3.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与渠道

3.1 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基础宣传工作

农民是农业种植业的主体,所以转变农民生产观念尤为关键。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法正确认识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所以农业技术相关人员应当积极向农民进行农业技术科普,帮助农民正确认识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意义,包括技术推广对农作物产量、质量和效益等提高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扩大宣传范围、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村镇广播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科普宣传,还可以建立专家热线,随时帮助解决农民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2 落实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制度

农业技术推广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政策落实。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培养专业农业技术推广基层人员,对其专业技能进行考核上岗,并加强人员管理,保证工作人员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真正做到为农民排忧解难。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定期举行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讲座,促进基层工作人员和农民交流沟通,以便更好地解决农民在种植中面临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

3.3 建立示范基地

农业技术推广不能一概而论,由于我国各地区地理环境不同,所以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相关农业组织和部门需要依据本地区的环境条件,进行实验和技术研究,建立科学示范基地,通过讲座或让农民参观的方式进行技术推广。农业新技术的研发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以确保改进研发的技术在本地区切实可行。不仅如此,还要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从而激发农民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农民还可以参观示范基地,充分了解新技术下农作物的名称、产量、种植要点等,而相关技术人员也要及时为农民做出相应的讲解,并积极回答农民所提出的相关问题。

3.4 开展示范户种植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不仅要改良本土农作物种植技术还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地理环境的农作物进行栽培,所以单纯的示范基地不能让农民转变种植理念,还需要在本地区建立示范户,由其带头种植农业技术推广下的新作物,进而拉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民之间的距离,调动农民参与技术推广的积极性。此外示范户的数量不宜过多,一个村子或两个村子中有一到两家示范户即可。农民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去参观学习,进而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速度,扩大推广范围。然而对于示范户而言,政府也应该派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并在示范户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民,从而有利于示范户向其他农民进行技术传授,保障农业技术推广质量。

3.5 信息网络推广

随着信息化网络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让农民在家中就可以了解掌握新种植技术。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网络上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平台,满足农民对新技术学习的需求。农民通过互联网络,及时掌握相关人员发布的新动态,还可以了解新品种的培育种植和新种植机械的运用。不仅如此,智能手机的推广,也使得农民可以通过聊天软件进行交流学习。技术人员还可以建立相应群聊,让广大农民畅所欲言,同时推送相关文章供农民参考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技术推广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农业种植业水准、转变农民种植理念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影响。然而由于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所以相关工作人员也要树立推广农业技术意识,积极宣传,及时帮助农民解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国家农业产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猜你喜欢

示范户种植业技术推广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 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农业农村部、司法部联合印发通知启动部署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工作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库布齐沙漠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宁武县:开展“党员示范户”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