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保护及湿地生态恢复技术探讨

2021-12-24彭育红李江红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2期
关键词:物种生物利用

彭育红 李江红

(1.湖北创景林业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长阳 443500;2.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林业管理站,湖北 长阳 443500)

根据当前的情况来看,城市湿地的发展前景还是可观的,这也要求我们能认识到城市建设对湿地系统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需要我们能重视湿地保护工作,恢复生态功能,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相辅相成、和平共处。

1.加强湿地保护及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意义

1.1 湿地为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根据分析我们大致得出,地球表面湿地的面积占有6%,并且将近1/5的生物需要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才能存活繁衍,由此也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可以说,它是地球必不可少的血脉,是众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为它们提供了优质的环境,使他们得以持续繁衍。

1.2 湿地具有生态环境调节功能。湿地生态系统对环境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比如:保护水源、抗洪减灾、调节气候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能实现淡水储存功能,可以说我们的淡水资源基本上都是由湿地生态系统产生的,对我国整个地下水资源和淡水资源有很大的帮助。如果遇到了洪涝灾害,湿地还可以针对洪水起到一定的径流调节作用,更好地发挥其生态环境调节功能。

1.3 湿地具有污水净化功能。经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湿地生态系统在污水净化方面有着巨大的效果,其净化能力非常强,约为森林的1.5倍。举个例子来说,湿地可以对很多种类型的水进行处理,能使这些水处理成符合要求的水质,能将水中的污染物沉淀、分解,具有一定的污水净化功能。

1.4 湿地的生物生产力极高。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的生物,其生产力都是非常高的,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湿地生态系统的蛋白质产量也比其他生态系统高很多,如:它比陆地生态系统高3倍~5倍,可以说,我们使用的一些高蛋白物质大多都来自于湿地。

2.关于现代湿地保护的相关技术探究

在保护湿地时,特别从以下原则出发:第一,在合理开发湿地时,应采取预防措施来保护湿地,避免湿地过度开发,降低其生态效益;第二,湿地与人类的关系必建立在湿地与人类和平共处的原则基础上加以规范,认识到湿地能为环境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人类必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必须符合整体利益;第三,在开发湿地时,必须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生态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利用湿地在保持湿地生物生态稳定的同时,从生态整合的优势出发;综合解决全球问题,防止过度开发,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此外,必须为有关部门提供培训,以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制度,加强湿地保护,有关部门应加强湿地保护,配合湿地生态系统协调稳定的发展,要保证退耕还林等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湿地保护工作有效开展起来。

3.湿地生态恢复技术探讨

3.1 栖息地恢复技术。在对栖息地进行生态恢复时,需要运用当前发展中较为优质的先进技术,保证栖息地的整体稳定发展。并且在修复环节,要从三个层面抓起,即基底层面、水状况层面和土壤层面,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基底层面,通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强工程施工,确保其基底是可靠的、牢固的。

3.2 生物修复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生物技术来对湿地生物物种进行修复,重要的技术有:物种引进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出现使得被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改善,再植再造工作也能更加有条不紊地进行。举个例子来说,在生成生物物种时,通常是利用引入或杂交的方式来进行的,这就需要利用该技术对生物种群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使得生物能在有限时间内进行繁衍。

3.3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恢复技术。如果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后,就需要我们能重视该技术的应用,它能利用构建和集成技术将被破坏的功能进行修复,使得整体保护力度大大提高。

4.当前湿地管理现状分析

4.1 湿地保护法律亟待完善。在湿地保护方面,我国并没有建立较为完善且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在针对湿地的保护上,只在个别法规中提起,并没有专门的保护法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有明确的指示。正是因为保护法律不完善,使得湿地保护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存在各种各样的阻碍。

4.2 湿地管理体制分散、多头。根据当前湿地保护工作情况来看,目前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的管理体制比较分散,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也不够明确,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国湿地管理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此同时,有些地区过度重视沿海经济的发展,这使得我国湿地资源保护重视力度和管理力度都比较小,最终无法充分发挥管理体制的能效。

4.3 湿地空间资源利用存在冲突。目前,随着沿海经济发展效益的提高和土地需求的增加,政府推行土地征用政策,以取得适当的土地资源,以满足土地建设需求,保证本地经济建设。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得湿地资源减少,这对沿海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沿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保护湿地,政府需要针对湿地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冲突进行处理。

4.4 管理缺乏技术支撑,技术性不强。根据探究我们可以得知,目前湿地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在管理技术方面,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措施,同时,还需要政府拨款保护湿地,但由于资金有限,明显限制了管理结构和软件的引进,管理系统效率低。除此以外,在湿地保护数据的评估和监测方面,一些沿海地区基本上仍处于人工模式,没有采用信息技术。

4.5 全民湿地保护意识薄弱,公众意识不足。目前,在对湿地保护进行管理时,公众并没有认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使得有些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只重视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当前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变得越来越少。

5.湿地保护及湿地生态恢复的技术措施

5.1 利用生态重建技术,重新的人工构建生态环境。湿地在调节空气净化的温室效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环境的恢复,首先要利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环境修复,生态修复包括人工修复、种植植被和人工保存某些濒危动植物物种,即人工生态恢复,人工开发湿地资源等。例如:利用人工湖、人工湿地保护、废物处理等,种植大面积植被,可促进湿地物种丰富和生态结构多样化,从而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2 构建生物群落,确保生态环境稳定性。由于湿地植物主要分布在6米深的湿地,在生物群建设中,必须加强水生植物群落结构的建设,通过合理利用水生环境中的漂浮植物、亲水植物和浮游植物,调节内部的营养,防止在水环境中过度进食,有效净化水质,改善水生动物的生活条件。并且植物配置将更加多样化,从而确保物种间良好的生态互补性,保障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环境在生物群落的影响下逐渐达到自我净化的目的。

5.3 重视对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宣传。为加强保护区内湿地的保护和恢复,首先要注意相关的宣传工作,目前多媒体的发展很快,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因此,除了电视宣传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工作外,互联网传播也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5.4 提高领导组织的重视。国家和领导要更加重视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对整个过程进行把控,每位员工都需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保证自己的任务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应的问题,更好地开展湿地保护工作。

5.5 科学规划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在对湿地进行保护和修复环节,要做到科学规范有依据。所以需要我们能充分了解当前生态系统的现状,并根据湿地的受损情况进行分区处理,使得湿地的恢复力度大大提高。

5.6 健全湿地资源管理体系。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知,湿地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导致湿地资源大幅度减少,进而使得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基于此,就需要我们能重视湿地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优化执法队伍建设,促使我国湿地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5.7 加强基础工程及配套工程的开展。在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是很有必要的,它直接体现了我国湿地的蓄水能力,也能帮助我们在原有基础上优化工程建设设施,使得湿地补水质量大大提高。

6.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湿地管理过程中,需要国家和政府都能重视起来,重视生态恢复技术的应用过程,分析当前湿地生态发展中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湿地生态系统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有效实现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实现生态平衡。

猜你喜欢

物种生物利用
生物多样性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第12话 完美生物
回首2018,这些新物种值得关注
电咖再造新物种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