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标解读专题圆满收官
2021-12-24
2019年8月1日,GB/T 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此《标准》的修订将原来的“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施工管理、运营管理”七大指标体系,更新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五大指标体系。
2020年7月1日,经上海市住建委批准,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将正式发布。这也是2019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布后的首部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为了更好地解读两版标准,丰富绿色建筑内涵,使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具象化,我刊特推出了系列“绿标解读专题栏目”。在历经针对五大性能的具体解读后,解读专题圆满落幕。
以下,选取部分采访嘉宾的观点,立足“绿色性能”角度,回顾绿建国标与上海市绿建地标在编制与修订、落地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上海建科股份集团有限公司总工 徐 强
此次修订重新架构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绿色建筑不仅是绿色的,更应该是高品质的。现阶段的绿色建筑发展已然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要真正考虑使用中的绿色建筑运营,需以绿色绩效为版向提升技术适应性。
上海市绿色建筑评审专家 叶 海
安全耐久评分指标的上升使得建筑设计阶段就需要考虑增强耐久性的措施,对建筑设计的指导性更强,也使得绿色建筑的评价更易于操作。同时,建筑材料是建筑的基本元素,绿色建材应符合绿色建筑的整体发展趋势,满足绿色建筑对五大性能的全面要求。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汤朔宁
健康建筑的发展更应从城市整体角度去考量,既为实现低碳社会提供更多可能,也要通过整体规划控制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城市整体比单个建筑更有意义,健康建筑的未来是健康城市。
绿色建筑青年委员会委员 季 亮
在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2019版国标中所诠释的健康舒适性能以措施花条文和性能化条文组成,并相对2014版而言强调了性能目标。在上海地方标准的修编当中,更融入了不少的地方特色和地方经验的总结。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安 宇
新版国标更关注如何更好地提高建筑性能以解决人的健康舒适的要求,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进步。增加的生活便利章节增加了绿色建筑的可感知性,呼应了人民对于生活方式的便利高效的需求。
上海建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 韩继红
2019新版国标突出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以人为本+高品质”,聚焦绿色建筑“好不好”的高品质问题。第三代绿色建筑应是百姓可感知的、全面展现绿色性能的终端建筑产品。设计建设只是完成了绿色建筑的一般,运营管理才是成败关键。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研究所高级项目经理 廖 琳
全装修作为新国标新增的必备项,可从源头上解决因两次装修引起的安全隐患、资源浪费等问题,更好地实现资源节约。上海市绿建新地标在具体评价要点上筛选出因地制宜的评价指标,提升了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