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鳍鲷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2021-12-24王梓斌李钰杰林李泉林国荣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2期
关键词:鱼苗细菌性饵料

崔 淼 王梓斌 李钰杰 林李泉 林国荣

(1.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2;2.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广东 阳江 529823)

黄鳍鲷(Sparus latus Houttuyn)又名赤翅,黄脚立,属鲈形目,鲷科,鲷属,由于其具有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黄鳍鲷身体呈现卵圆形,体侧扁平,腹部呈现钝圆,背部狭窄,尾呈现叉型,腹鳍、臀鳍以及尾鳍的下叶有标志性的黄色。我国广东、福建和台湾地区是黄鳍鲷的主要养殖区域。目前黄鳍鲷主要养殖方式有池塘养殖及网箱养殖两种方式,可以进行单养也可以混养,混养方式主要搭配南美白对虾。

传统池塘饲养黄鳍鲷存在养殖条件可控性差,养殖水质无法满足黄鳍鲷生长要求,养殖的黄鳍鲷品质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黄鳍鲷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展黄鳍鲷工厂化苗种培育技术,优化黄鳍鲷养殖条件,可以为养殖企业及养殖户提供优质的黄鳍鲷苗种,进而为市场提供优质黄鳍鲷水产品。

阳西县恒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广东省阳西县,养殖池塘大都是沙泥地,池塘面积在2000 -3333 m2。水源为儒洞河的半咸水,盐度在18-20 ‰ 之间。黄鳍鲷养殖主要以池塘单养方式为主。现将其池塘咸水高效养殖技术简单归纳如下。

1.池塘及饲养条件

单口池塘面积为2000-3333 m2左右,底质为沙土质和沙泥质,水深在1.3-1.5m 之间,适宜盐度为18-20 ‰之间,水温在7 ℃ -33 ℃,每1000 m2配备一台1.5 千瓦的水车式或叶轮式增氧机。

2.养殖前的清塘、消毒

池塘在养殖前要进行清塘和消毒处理,用流水对池塘底部淤泥进行清洗,将水排干净后进行晒塘和干塘处理。待池塘完全干燥后,用漂白粉10 kg/667m2对池塘进行全池泼洒后再加经100 目筛网过滤的海水至池塘水深10cm,进行全池浸泡消毒,24 小时后加海水直至水深80 cm-100 cm 左右,期间开增氧机让水充分流动,使漂白粉消解。处理72 小时后便可进行投苗。

3.进水、培水

在池塘进水闸口安装100 目的筛网以防止杂物、其他野生生物进入。向池塘加水直至水深1.3 m-1.5 m 之间。施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无机或有机肥料对塘里的基础饵料生物进行培养,水色以浅绿茶色为宜,保持水色和水质相对稳定,透明度在30-40 cm 左右,池水以含大量硅藻为宜,蓝藻为有害藻类。

4.池塘高效养殖

4.1 适时放苗

鱼苗在放入池塘前确保池塘温度、盐度以及酸碱度与孵育池相近。孵化池与养殖池塘的盐度差在3‰ -5‰ 左右,水温不超过 5 ℃。放养时要注意风向,天气等环境要素。

4.2 驯化培养

每年3-4 月份投放已在孵化池孵化的鱼苗,放养量约1000 g 受精卵孵化产生的鱼苗/667 平方米。刚放养的鱼苗在池塘的围网里进行驯化培养。鱼苗下塘前在孵育桶中放螺旋藻,再连同鱼苗一起投放到鱼塘中。刚放养的鱼苗需要在池塘的围网内进行诱食驯养,驯化10 天后将围网拆除进行原池养殖。

4.3 养殖管理

4.3.1 饵料管理

饵料的投放要采用四定,即定点、定时、定质、定量。鱼花在开口3 天后才开始投喂轮虫。第一天(按每千克受精卵孵化的鱼苗)投喂5 kg 的轮虫,后续轮虫的投喂量每天增加1-2 kg,连续投喂10 天,此时鱼苗约0.8-1.3 cm,待鱼肚有些鼓涨后,便可以开始投喂粉状饵料。粉状饵料投喂量:第一天投喂约2 kg 的粉状饵料,分早晚两次投喂,后续投喂量每天增加1 千克左右,连续投喂一周。此时鱼苗长到1.3-1.5 cm 左右,鱼苗游泳速度快,有主动的捕食倾向后方可开始投喂0 号海水混合饲料,第一天投喂5 千克的0 号海水混合饲料,后续0 号料的投喂量每天约增加1 kg,连续投喂10 天,此时鱼苗长到1.8-2 cm,可以开始投喂1 号料,第一天投喂10 kg 的1 号料,后续面的投喂量每天约增加1 kg,连续投10 天,待鱼苗长到2.5 cm 左右,此时鱼苗达到可以售卖的阶段。后根据市场需要,结合养殖场条件状况,按照1%鱼体重的量投喂2、3 号料,投喂一年后,此时黄鳍鲷体重可达200-300 g。

4.3.2 水质管理

在鱼苗饲养期间,池塘要定期换水,使水中溶解氧维持在5.2 mg/L 左右,确保池塘水位在1.3-1.5 m 左右。池塘每10 天换一次水,换水量约为池塘水的三分之一,维持养殖池塘的生态平衡,抑制细菌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促进鱼类的快速生长。适时向鱼塘中投放有益微生物促进剂,使池塘中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换季时要按照天气状况投放水质改良剂,提高水体溶解氧,稳定水环境中生态系统,减少池塘中氨氮等有害物质。

5.病害防治

常见的黄鳍鲷疾病可分为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

5.1 细菌性疾病

感染细菌性疾病的黄鳍鲷会出现烂尾、烂鳃、烂身及脱鳞等相关症状。造成黄鳍鲷细菌性疾病的主要是弧菌。细菌性疾病主要以预防为主,一般通过改善池塘养殖条件,维持养殖水体各种要素平衡。通过每个月定期向池塘中泼洒碘料,进行池塘微生态调控,从而达到防治细菌性疾病的目的。当发现黄鳍鲷感染细菌性疾病的时候,向池塘内加倍泼洒碘料,达到治疗的目的。

5.2 寄生虫疾病

当环境温度过高的时候,黄鳍鲷容易感染寄生虫病,其病原主要是车轮虫,通常发生在夏季,当水温超过28℃时,车轮虫病最常见。其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通过控制饲料投喂量,加强水质管理,适时投喂含维生素或免疫增强剂的饲料,从而提高鱼体的抵抗力。当出现寄生虫病的时候,可用灭虫纤1 号,按照500 g/666 m2的量全池泼洒,连续泼洒两天,即可达到杀灭寄生虫以及治疗的目的。

猜你喜欢

鱼苗细菌性饵料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香饵
香饵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如何提高鱼苗下池后的成活率
藤——致树及其它
秘制饵料
高原地区青海湖裸鲤鱼苗运输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