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麦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2021-12-24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杨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德州 253614)
从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农业种植水平的提升,为小麦的种植技术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提供提到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小麦种植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科学合理的小麦种植理念以及种植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小麦种植区域之内,较传统粗放式种植工作相比起种植产量更高。
1.小麦种植的条件
小麦种植过程中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首先需要保障其生活地区的土质水平,优质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才能够保证小麦的高品质生长,小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营养的需求量也比较高,需配合合理的施肥以及浇灌,尽可能保证小麦各个生长时期的营养以及水分需求,小麦在实际发育过程中一旦出现倒伏或者各类病害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小麦的种植时间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气候情况以及天气状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以避免小麦出现生长不善的情况。另外,需要加强对于小麦生长过程中各类病虫害的预防以及处理,避免病虫害的大量发生,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最后小麦种植的田间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及时发现小麦各个时期的生长情况就其实际情况,分析发生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2.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2.1 选用优质良种
小麦品种的改良意识已经有近90 年,优质品种类型比较多,但是在实际种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抗倒伏能力强、单株生产能力高、株型紧凑、穗大粒饱满、经济效益高、光合能力比较强、落黄能力比较好、抗病性以及抗逆性均有显著优势的品种类型进行种植。另外,小麦种子在实际播种之前还需要进行晒种处理,以提升防虫防霉的效果,促进小麦发芽率的提升以及发芽后生长速度的加快,提升其成熟效果,对于壮苗增产的目的能够得到更为充分的满足。小麦种子在实际晒种时需要选择晴朗天气,将其均匀的摊在席子上,切不可直接放在水泥晒场或者柏油路面,以避免温度过高对种子产生烫伤等影。晒种时小麦种子的厚度需要铺到10-15 厘米为最佳,同时需要白天晒种时进行多次翻动,夜间需要将其堆起盖好,连续晒种2-3 天即可。小麦种子晒完之后,需要通过发芽率的测定,已为后期的播种密度密度提供参照标准。
2.2 重视土壤处理,科学规范施肥
小麦种子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处理,主要的处理方式为深耕细作,可以通过机械深耕的方式提升其工作深度,需控制在20厘米左右,以提升其蓄水保肥质量,在实际整地时需要控制好土地的平整性,以保障土壤细密均匀,小麦的产量与土地的肥沃程度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农民在实际施肥时需要加强对于施肥比例的科学配比,有机肥的施肥量需要控制在每亩地100 千克左右为最佳,要想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以及通透性,需要选择小麦专用肥进行土壤肥力水平的提升。
2.3 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期
小麦在实际种植时选好种植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播种期不可过早,也不可过晚,播种时需如选择不当,会导致小麦的产量受到影响,冬小麦的播种期大多在10 月份,如播种时间过早,会导致小麦出现徒长情况,甚至会导致小麦幼苗老弱。小麦在实际播种时如果过早会导致小麦苗过度的对土壤内的养分进行吸收,待其正常发育生长时期,存在营养供应不足情况。另外,如小麦播种时间过早还会增加各类病虫害发生的几率,需要科学合理的对小麦种植区进行选择。
2.4 控制播种量
小麦播种量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的播种密度,能够有效提升小麦的生产量,在实际播种时需要控制好小麦的垄深以及间距,控制好播种量,种植温度需确保土壤中的温度达到10 摄氏度以上,垄深以及间距需要达到80 厘米和70 厘米,只有通过对小麦播种密度的合理控制,才能够进一步为小麦的后期旺盛生长提供优质的基础条件。
2.5 控制好播种深度
小麦播种时深度最好控制在5 厘米,最低不可低于3.3厘米,如波动深度不合格会导致小麦后期生长时存在水分营养知识不足的情况,缺水干燥情况的发生不利于小麦种子的正常生长,如播种过深则会导致幼苗出现吊根情况,出现苗弱数量增加,影响小麦的后期生长。
2.6 科学灌溉
小麦生长与其他植物、动物相同,均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以及支持,需要对小麦生长过程中的浇灌方式进行科学的优化和调整,尽可能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在达到其水分需求的同时节约成本,降低各类人力物力的投入。就当前小麦种植灌溉技术分析来看,应用率最高的为喷灌,喷灌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节约水分,达到均匀灌溉,避免水土流失的效果,对于土壤结构的保护性较好。
3.小麦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将种子用药剂进行搅拌
药剂拌种主要指的是小麦在种植之前使用药物对种子进行包衣拌种,常用的主要为杀菌剂或者杀虫剂,能够提升小麦对于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在实际药剂拌种时首先需要控制好药剂类型的选择,需要保证其不会对小麦自身种子的发芽以及后期生长产生任何影响。其次,需要控制好各类药物的使用量,在保证提升小麦种子抗病害能力的同时,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常用的药剂拌种类型主要为吡虫啉、粉锈宁等,此类药物的实际拌种作用效果较好,对种子的伤害较轻,抗病害能力较强,其未来的使用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3.2 小麦返青时期的病害防治技术
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返青时期常见的病虫害主要为吸浆虫、纹枯病、麦蜘蛛等,在实际处理时需要做好以上各类病虫害的防治,避免出现大范围发展的情况,小麦进入穗期-扬花期之后,需要加强对于白粉病以及赤霉病的预防,可以通过小麦田间管理工作的完善,提升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小麦种植完成之后很容易在生长过程中受到蚜虫的侵害,可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如发现小麦田内出现吸浆虫活动情况,需要在加强对其土壤环境的管理,从而降低吸浆虫化蛹的发生几率。
3.3 抽穗期病虫害防
加强对于小麦抽穗时期的病虫害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孕穗期以及扬花期的病虫害防治主要针对的是赤霉病、麦蜘蛛以及锈病等,此类病虫害的发生均会对小麦的正常生长以及产量产生影响,麦蜘蛛防治中常用的药物为虫螨克乳油,而对于白粉病和锈病的防治则需要根据小麦的生长时期以及各个时期的生长状况进行合理的控制和选择,如病虫害发生频率比较高,为了避免出现大面积的传染情况,需要通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及三唑酮乳油等的应用进行病害的预防以及治理,实现对于抽穗期间的病虫害管理。
3.4 物理防治
加强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物理管理措施对于病虫害的预防以及小麦的正常生长保证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对小麦田内的杂草以及小麦田四周的杂草进行清除,以避免为各类虫害的发展提供栖息之地,还能够避免杂草疯长,吸收小麦的营养,为小麦提供更为优质的生长环境,各类杂草的生长速度比较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蔓延至较大的区域,直接影响到小麦的健康生长,甚至出现杂草侵害农田的情况,导致各类病害的发生。因此,需要通过物理措施或者化学药剂的合理使用,对于小麦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以保证小麦田内的空气流动性,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结束语
综上可知,新时期社会环境下小麦种植的实际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主要体现在其产量以及质量的提升方面,首先需要促进小麦种植技术的完善,加强对于各类病虫害的防治管理,结合当地的水文环境、土地状况以及气候特征,采取相适合的整改措施,以提升农户经济收益,保障农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