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听说读写思,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

2021-12-23曾洁

江西教育B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能力

曾洁

说到“听说读写思”,我们很自然地想到语文课堂以及英语课堂。其实,在数学教学中,“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听”是数学学习的开始,“说”是对数学知识的分析理解,“读”是数学学习的起点,“写”是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思”是形成数学思维的关键。用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不仅有助于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一、构建通道,重视学生认真听

倾听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养、一种品质,真正的倾听不仅要用耳,还要用心,从眼神、表情、体态都表现出一种聚精会神与专注,是重要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也是能获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更是儿童开展学习的基础。而“倾听”这个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很多时间和途径培养而成的。那么,我们怎样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

1.激发“听”的兴趣。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不能吸引学生的持久注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所学内容,构建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比如,创设有效情境,利用学具操作探究、自主探索、小组交流。教学中,教师要多使用生动、幽默及赏识的话语,比如“你听得最认真,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哇,真厉害,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都能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倾听。

2.明确“听”的要求。学会倾听,不仅要用双耳,还要用心。边听边思,达到良好的倾听效果。我们需要具体明确倾听的“五心”要求——专心、细心、耐心、虚心和用心,真正做到“听”与“思”并重,相互促进。

3.巧用“听”的方式。学生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倾听问题的类型,为此,教师需要问诊把脉,深入分析,寻找对策,巧用听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通常我们可采用听后复述、当“小老师”、听算练习和听辨训练等方式,使学生听懂听透各种表达,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

二、创设情境,锻炼学生大胆说

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会做但不会说;有的学生语言表达不完整,爱说半截话或者干脆直接说答案;有的学生需要老师问一句,答一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让学生爱说、敢说、会说,使儿童的语言、思维、动作在交流分享中变得更加丰富。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爱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上的主题情景图,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真实而富有童趣,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起学生说话的兴趣,使他们愿说、爱说。比如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准备课“开学图”:学生刚刚来到学校,新奇的校园生活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看了画面以后,每个学生都有了发现,有了自己的想法,产生想说的欲望,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并引导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生活。然后教师再适时点拨,这里还隐藏着哪些数学知识,让学生看看哪些物品可以用一些数字来表示,这样就会调动起学生发现和表达的积极性。

2.营造民主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课堂上,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不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而是一个共同参加学习活动的伙伴。让学生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对话。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愿意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让“板着脸”的严肃数学变得有趣而鲜活,让“抽象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好玩,让“一言堂”的数学课变成师生互动交流的“群言堂”。

3.教会语言表达策略,让学生“会说”。数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语言要准确、缜密,无疑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有条理地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思考的策略,把知识的获取与发展数学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以语言促思维,让学生能说会说。比如,计算教学中算理表述要有条有理;图形教学中推导过程要连续完整;解决问题教学中思路表述要简明精练……

4.进行多种形式训练,让学生“善说”。当学生语言表达有困难时,教师可做示范,让学生跟着说;当学生表述缺乏规范性、无序时,教师可规定一定的格式。比如:“要求什么必须先求什么”“我根据什么知道了什么”“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是对(错)的,因为……”等。当然还可以通过指名说、同桌说、操作说等训练方式,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越来越简洁、越来越严密、越来越有逻辑性。

三、引导阅读,指导学生精心读

“读”,好像是语文课的专用名词。其实不然,数学阅读也很重要。数学阅读是学生获取数学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读好数学读物,发展思维。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多读一些数学读物,比如,数学故事、数学史料等。这些数学读物中除了知识内容,也蕴含许多数学思想,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发现数学的规律和奥秘。

2.读好课本,知其究竟。课本既是进行教学的工具,更是师生进行阅读的重要读物,可称之为“无声之师”。课本中有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还有许多延伸的小知识,我们要细细阅读,避免死记硬背。例如,二年级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关于0的除法后,我们都知道“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学生做题时经常会碰到“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等于0”这一判断题,但是很多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怎样让学生理解“除数不是0”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相关资料,通过演示、讲解,说明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有的是从商的角度去理解的,7÷0=( ),0×( )=7,商不存在,0÷0=( ),因为0乘任何数都是0,所以商可以是任何数;有的是从算式意义的角度去理解的,2÷0=( ),0代表没有,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算式。看来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达到我们所要的教学效果。

3.读题三遍,其义自见。数学离不开解题,读题是最直接的“读”。通常读题有“三遍”:第一遍了解题意,明白说了件什么事(指读);第二遍画出关键词,理解数量间关系(圈画);第三遍弄清每一步求什么(作答)。有了这三遍,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自然增强,解决思路也在理解题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看似多读耗时,实则稳中求进。

四、学后反思,培养学生仔细写

“写”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能力,在写的过程中,既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也是动脑能力的锻炼,还涉及眼、手、脑、口等器官的综合行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严格要求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并逐渐养成习惯,以求数学的严谨与美观。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例如,写数学日记,画思维导图,办数学小报,记录错题……这样形式多样的写,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五、深入研究,训练学生独立思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触类旁通,增强思维的密度,拓展思维的广度。例如,在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教师就可以多和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拿一些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的音乐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表示(如图1)。

学习“分与合”的目的是为学习后面的加减法打好基础,它就相当于计算乘除法时的乘法口诀。如5可以分成1和4,那么5-1=4,5-4=1。从“5可以分成1和4”中可以知道“1和4可以合成5”,那么1+4=5,4+1=5。所以可以根據上面的思维导图将5的加减法进行接龙,可知5的加减法算式(如图2)。

继续联想,当看到4+1的时候,你头脑里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5-1呢?真正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也充分体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如图3)。

综上所述,听说读写思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开辟“听说读写思”的学习舞台,让每个学生想听、爱说、乐读、愿写、会思,必将引领学生走进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