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光一本“牛津词典”,是不sufficient的!

2021-12-23文冤阁大学士

英语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柯林斯高阶牛津

文冤阁大学士

前几天,在我建的无数个(并且沉寂着的)英语学习群里,有位好学深思的朋友发问:为什么《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以下简称《新牛津》)app里查sufficient,有的例句在这个词旁边标了adjective(形容词),有的则标了determiner(限定词)?

另一位群友解释:some和any也是determiner,既然可以说:(1) Some of the books are new.和(2) Any of the books is new.那么,同样是determiner的sufficient,也可以说:(3) Sufficient of the books are new.他总结,这就是sufficient作determiner的表现。

此说,我认为是错的。

(3)這样的句子,我从没见过。当然,我读书少,没见过绝不代表不正确。但我查了手头所有的当代英语的词典,也都找不到支持(3)这种用法的例句。

回头再看(1)和(2)。语法上,两句都对,毫无疑问。但句中的some和any真的都是所谓determiner吗?非也,它们都是pronoun,代词。

这位群友之所以解释错误,是认为,因为some和any可以是determiner,所以some和any所有的用法都可以套在作determiner的some和any头上,却忽略了some和any的词性并不单一这一语法现实。

some和any作pronoun,可以写出(1)(2)这样的句子,并不意味着作determiner时也可以写出(1)(2)这样的句子,更不表示sufficient可以写出(3)这样的句子。

事实上,至少在今天的英语里,sufficient是不能写出(3)这样的句子的,因为词典里,sufficient没有pronoun的词性。

那么,为什么《新牛津》里,sufficient的词性,在传统的、从来没有争议的adjective旁边,还要加个determiner呢?

我的回答是:编纂者画蛇添足——用我们上海话说,叫“吃了太空”。

我查了几本英美人编写的词典的app,sufficient只有“形容词”一种词性,清清爽爽。

学生吉哥特意翻了语法书(我也不知道哪一本,我几乎不看语法书,就像很多人几乎不查词典一样),拍照给我看关于determiner这类词的详细内容,看得我晕头转向,但至少可以肯定,determiner的队伍里并没有sufficient。

我又浏览了《新牛津》其他一些词条,发现这个所谓的determiner其实就是在例句中作前置定语、修饰后面的名词(组)的adjective,在我认同的语法体系中,叫prepositive adjective,前置形容词,后面还会提到。举两个例子:

(4) The books are sufficient for your students.

(5) There are sufficient books for your students.

在《新牛津》的编纂者看来(4)里的sufficient是adjective,(5)里的就是determiner了。

以上是我自己对《新牛津》这一“创新”体例的总结,在这本词典纸质版的使用说明里并不能找到印证,因为编纂者压根没提新增determiner这个标签到底有啥深意。

然而,在原本的形容词类里,这样强行划出一组所谓“限定词”的做法,在词典编纂的实践中可取吗?当然不。

形容词类里,可能九成以上都是能在《新牛津》里当determiner的。非要区分的话,应该是把不能作determiner的那不足一成的adjective标记出来。

以《朗文当代》第五版app为例,虽然没有给不能作determiner的形容词戴个non-determiner的帽子,但明确提示了not before noun,即不得在名词(组)前当定语用。

其实,如果《新牛津》加determiner的做法是可取的,其他词典这几年早就照搬了——编纂词典,即便不主要是“抄”,也绝对离不开“抄”。用高大上的说法来讲就是,干这行,“因袭性极强”。

公众似乎都把“牛津词典”和畅销我国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画上了等号。

其实,敢叫“牛津”的词典很多,穷我管见,都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的——这和美国的“韦伯斯特词典”还不一样,好多出版社出的都叫“韦伯斯特词典”,我们这里俗称“韦氏词典”——上面说的这本《新牛津》,也是一种“牛津词典”。

我多年学习英语的一点体会是,无论哪本词典,不管叫什么,是“牛津”“朗文”,还是“剑桥”“柯林斯”,抑或“韦伯斯特”“麦克米伦”,也不管多大多小,能多查,就多查,还得往细处看。要留心对比,有时得取“交集”,有时得取“合集”,再结合大量阅读的体验(这个就比较玄乎了,一则是漫无涯涘,再则各花入各眼,差异极大,势难统一出什么标准来),形成自己对某个词(组)的认知——容我稍后简单演示。

古人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学到后面,查到后面,记到后面,想到后面,大概也就是这样了吧。

最后,绕回sufficient。

我本科时考英语专业四级和八级,有一道模拟题,印象很深,是选择题。选项里有enough和sufficient,我选适用性最强的enough。老师说答案是sufficient,因为后面有to do sth.,表示“足够”的程度。说得仿佛enough加了to do sth.就是错的一样。

题目对错,这里不讨论。但enough和sufficient的差别究竟在哪里,倒值得好学深思者探究一番。这时,词典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在柯林斯词典网站上,集成了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4th Edition. Copyright © 2010 b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这本词典。其sufficient条下,有一则synonym note(近义词辨析——我反对滥用“同义词”这个概念):

sufficient, enough agree in describing that which satisfies a requirement exactly and is neither more nor less in amount than is needed [a word to the wise is sufficient, enough food for a week]; adequate suggests the meeting of an acceptable (sometimes barely so) standard of fitness or suitability [the supporting players were adequate]

在梅里厄姆-韦伯斯特词典网站上,sufficient条下也有辨析,多了个competent:

SUFFICIENT, ENOUGH, ADEQUATE, COMPETENT mean being what is necessary or desirable. SUFFICIENT suggests a close meeting of a need. //sufficient savings// ENOUGH is less exact in suggestion than SUFFICIENT. //do you have enough food?// ADEQUATE may imply barely meeting a requirement. //the service was adequate// COMPETENT suggests measuring up to all requirements without question or being adequately adapted to an end. //had no competent notion of what was going on//

显然,两种“韦氏词典”如此高大上的辨析,不是中等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能轻易看明白的。

别急,还有我惯用的土法可以强攻:在各种“像样”的词典里,抽出sufficient和enough的释义、例句,分别对比、综合,形成自己对sufficient和enough的认知,再对比两种认知,自有心得。

土法的优点是深透,缺点是繁难。

这里,我简单演示一下,如何形成对sufficient的认知。至于enough怎么搞,后文自有交代。

我下面选了六本声誉较好、上网易查的学习型词典,也就是英语的母语者编给非母语者学习英语用的词典(《朗文当代》《牛津高阶》《麦克米伦》《剑桥》《柯林斯高阶》和《梅里厄姆-韦伯斯特学习》),从中提取了相关内容做了分析。

分析这六本词典的释义、例句,不难看出sufficient有三个要点:

第一,语体上,比enough正式。《朗文当代》认为是formal,《梅里厄姆—韦伯斯特学习》认为是somewhat formal。

第二,语义上,强调满足需求,服务特定目的。注意:《牛津高阶》《剑桥》《柯林斯高阶》的释义,都是直接在enough的基础上加了修饰语的。完全可以看作区别enough和sufficient的依据,即sufficient是enough的一种,一个真子集。如果你懒得再一一查考六本词典的enough条,到此为止,当无大碍。

第三,典型的用法有三种,《柯林斯高阶》标得最清楚:

(a) sufficient + for sb./sth.

(b) sufficient + to do sth.

(c) sufficient + sth. + to do sth.

例如:

The books are sufficient for you. (a)

The books are sufficient for your lessons. (a)

The books are sufficient to help you with your lessons. (b)

There are sufficient books to help you with your lessons. (c)

(a) 和 (b) 中,sufficient是表語形容词(predicative adjective),也就是《新牛津》体系里的adjective;(c)中,sufficient是前置形容词(prepositive adjective),也就是《新牛津》体系里的determiner。

这三种用法,enough也有——当年对我说答案是sufficient的那位老师,他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但是,sufficient似不能作后置形容词(postpositive adjective),所以在下面的(7)的句尾,我加了星号。这点和enough不一样,enough“前后”逢缘:

(6) There will be sufficient time for you.

(7) There will be time sufficient for you.*

(8) There will be enough time for you.

(9) There will be time enough for you.

这几句中,(8)和(9)意思相同,但(9)里作后置形容词的enough今日不如(8)里作前置形容词的enough常用。(6)的语义与(8)(9)大致相同,但(6)强调你需要多少时间就有多少时间,足够你做完某件事。

有趣的是,《新牛津》enough条里,词性标了determiner和pronoun,而最后一则例句又将enough注释为postpositive adjective,显然把postpositive adjective视为determiner的真子集了,因为postpositive adjective绝无可能是pronoun的真子集。

可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标注enough的adjective词性呢?

如果说,有了determiner就无须标注adjective,那为什么sufficient条同时标了determiner和adjective呢?

如果sufficient理应同时标determiner和adjective,那为什么sufficient的反义词insufficient就只标adjective而不标determiner 呢?

《新牛津》是一本好词典,没错。但很可惜,在determiner这个结构性的问题上,没能自圆其说,弄巧成拙。

写到这里,终于可以得出结论:《新牛津》标新立异,给某些adjective标出determiner词性,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我们更没必要为这个determiner勉强寻找sufficient的存在理由——不能迷信任何一本词典,哪怕是“牛津词典”。

何况光光一本“牛津词典”,是不sufficient的!                                       □

猜你喜欢

柯林斯高阶牛津
高阶时频变换理论与应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三个高阶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良心手术
高阶非线性惯性波模型的精确孤立波和周期波解
旅行者,饶了牛津吧
宅假期
澳大利亚“柯林斯”级潜艇将延长服役至2030年
NEW WORDS
烧烤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