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宝·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2021-12-23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梅葆玖士林李泽厚

年龄:700余年

收藏地:扬州博物馆

宋朝时,皇帝会定期请一些学通经史的大学士讲学,讲完后再宴请众人并赏赐美酒。盛放美酒的是一种小口、丰肩、长腹、圈足的瓶子,叫作梅瓶,因和经筵制度有关,又被称为“经瓶”。

霁蓝釉自元代景德镇开始烧制,一反青花瓷白底蓝花的做法,除了在剔刻火珠云龙的地方施白釉外,通体施蓝釉。在进口钴料非常珍贵、钴蓝发色尚不十分稳定的元代,景德镇的陶工们烧制出如此纯正的大件霁蓝釉瓷器,实属不易。

霁蓝釉的烧制对温度要求极高,成品率极低。传世的元代霁蓝釉瓷器不足百件,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更是稀少,目前存世只有三件,另两件分别在北京颐和园管理处和法国吉美博物馆,以扬州博物馆的这件器形最大最完美。霽蓝釉白龙纹梅瓶高43.5cm,口径5.5cm,底部直径14cm,肩、颈、口的比例近乎完美。纯粹的钴蓝釉明亮而深邃,竹刀剔刻的骄龙鳞甲如铁,趾爪有力,卷云戏珠,威猛矫健。

这件梅瓶的发现过程坎坷离奇,一度被误认为是清朝瓷器。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的文物。

自溥仪离开故宫,单士元便进入故宫清点文物,经手文物无数,一生都是故宫的“看门人”。在古玩升值空间看涨的时代,有拍卖公司重金请单士元出山当顾问,“只须他过过眼、动动嘴就成。”有的还备下酒宴再三力邀,他就是不去,“七十余年间一直‘避嫌’,不为私人鉴定。”

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生活贫困,于是兼职五花八门,化学系教授曾昭抡与人合开了一家肥皂厂,算是教授中的“富翁”了。但他不修边幅,常穿一件带有污点的、褪色的蓝布大褂,脚上的皮鞋还破了几个洞。学生们戏称,曾昭抡的鞋子是“空前绝后”,等到脚掌部分再磨穿,既通风透气,又“脚踏实地”了。

梅葆玖在生活中是一个乐呵呵的小老头,从来不会摆架子。平时徒弟们来家里,他会拿出小饼干、巧克力等零食给大家吃。有一次徒弟徐淳去梅葆玖家里吃饭,六七只猫围着,突然有一只黑色的跳上饭桌,吓了他一跳,梅葆玖轻轻摸了一下那只猫,笑着向他介绍:“这是小黑。”

1986年,赵士林请恩师李泽厚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概述》作序,李泽厚写道:“赵士林是我的学生,这本书是他完全瞒着我写的。因为他知道,我将不会同意他在准备博士学位论文的时候弄这些东西。他写完后告诉我,我当然没办法了,总不能叫他去烧掉。”话虽严厉,但在赵士林心里,李泽厚是自己感念一生的先生。

猜你喜欢

梅葆玖士林李泽厚
明代嘉靖“大礼议”与朝鲜王朝之回应
京剧大师梅葆玖病逝
李泽厚老师升级太快?
李泽厚 思想者归来
对“士林”的讽刺对‘世相”的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