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生唯愿尽“力”报国

2021-12-23吴晶晶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35期
关键词:淡泊名利力学院士

吴晶晶

2021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现代力学事业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在国际力学界享有盛誉。他与合作者提出了流体弹塑性理论,建立了穿破甲的动力学模型与相似律,奠定了爆炸加工、水下爆炸筑堤等工程技术科学基础,在国防安全与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获得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获得这个奖,感到很惶恐,有荣誉就有责任,我这么大年纪还能为国家尽多少力,总觉得好像欠了什么完不成。”

“做国家需要的事情”

做国家需要的事情——这是郑哲敏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毕业回国前,导师钱学森对他的叮嘱,也成为他人生的注脚。

时间回溯到1960年秋天一个下午,中科院力学所操场上发生了一次小小的爆炸。硝烟散尽后,一片薄薄的铁板被炸成了一个小碗。这个爆炸成形实验让时任力学所所长的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将其命名为爆炸力学,并将开创这门学科的任务交给了郑哲敏。

那时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两弹一星”研制,郑哲敏接到任务,用爆炸成形的办法造出火箭的零部件。经过3年努力,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并和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火箭零部件,为中国火箭上天作出了重要贡献。

“看得更深一些、更远一些”

郑哲敏多次到大西北,看到大片黄土或戈壁滩遇到大雨容易形成泥石流,冲毁铁路和房屋。他心里感到不安,经常考虑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经过长期思考和调研,他提出了力学应面向地学的观点,组织开展了环境和灾害流体力学研究。在他的倡导组织下,我国建立和发展了灾害力学、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

早在1956年,郑哲敏就作为钱学森的助手参加了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力学学科规划的制订。1977年至1999年间,他一直是我国力学学科发展规划的主要领导者和制定者之一。

“他是一位战略科学家,总是比别人看得更深一些,更远一些。”他的学生兼同事洪友士院士说。

“搞科研要经得起寂寞”

“我起床后自己洗衣服、晾衣服,把做家务当作锻炼,上午到力学所上班半天,下午在家上网至少两个小时,天气好就出去散散步。”郑哲敏生前每天时间安排都很紧凑。

与他相处四十多年的同事陈维波认为,郑院士长寿的最大秘诀是“心理健康”,心无旁骛,从不在乎名利。“现在年轻人压力大,不能沉下心想远一点的事。”郑哲敏说,“只考虑‘近利’,必然影响他的成果和决心。”他语重心长地说,搞科研更多的时候很苦、很枯燥,要经得起寂寞。

适用主题:为国奉献的精神;眼界;淡泊名利的境界;自省意识……

文本解读:浙江省青田中学   杨仕威

角度一:为国奉献的精神。以郑哲敏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传承传统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践行科学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的初心,不负使命。“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正是为国奉献精神的具体阐释和最美表达。

角度二: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境界。郑哲敏心无旁骛,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计个人得失。从阐明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到倡导组织灾害力学、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他埋头耕耘,淡泊名利,成就我们现今引以为傲的大国重器。

角度三:自省意识。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说的是君子在广博学习的基础上还要每日反省自己。功成名就的大科学家郑哲敏学识渊博,在自己的领域成就非凡,但是他仍敢于自我反省,直面人生的遗憾。这是他完善自我的体现,更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体现。

运用示例

青春有为当以天下为己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现如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抱定科学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的初心。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保持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国家需要的事情”。他在力学的相关领域高瞻远瞩,成就大国重器。“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郑哲敏掷地有声的话语为我们年轻后辈指明了方向——天下为己任,爱国当奉献。——浙江青田中学  范梦媛 《生逢盛世 青春有为》

在前行的道路上,从昨日走到今日,初心不忘方能留下时间的价值。世间纷繁,路途疲顿,这会让人忘记为何出发。尤其当名利接踵而来,或艰辛苦楚层出不断,人很难甘于寂寞。但是像郑哲敏那样的中国科学家,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初心不忘,践行一辈子的学术品质和人格标准。载誉无数的他,过的是最单调俭朴的生活,却用自己的科学研究坚持着一生的愿望。在时间的长河里,他们坚守本心,不断创造人生价值。——浙江青田中学   叶凯越 《不忘初心 青春无悔》

(編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淡泊名利力学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特长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雄关漫道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院士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