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之光照亮兴院之路
2021-12-23王竹君钱鹏马庆雨
王竹君 钱鹏 马庆雨
行业智慧的碰撞,高峰思想的盛宴。10月23日上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正式启幕。
70年厚重传承,科研创新结出累累硕果。1978年,在张旭东主任的带领下,外科开展的“股动脉注射二氧化碳结合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通过济南市卫健委主持的科研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是医院有史以来开展的首例科研项目。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张景潮、张旭东、贾堂宏等老一辈医疗专家的带领下,医院先后开展了“自体脾组织移植”“胎儿脾组织发生学和超微结构的研究”“胎儿胸腺的定量组织学研究”“创伤显微外科技术在断指(肢)再植中的应用”等7项科研项目,科研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以科研促臨床,向质量要效益。近年来,医院科研工作更是成绩斐然。2016年12月,济南三院在其传统外科优势的基础上,引进国产第三代“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实现了复杂手术简单化、常规手术微创化、疑难手术个性化。2019年4月19日—20日,“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召开。会上颁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健委创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项目2018年度工作奖项。在全部五个奖项中,济南三院斩获四项大奖,震惊业界。
“重视科研是我们的立院之本,敢为人先是我们的精神内核。”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牟鑫说。建院 70 年来,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始终把科研创新摆在医院发展的重要位置,始终坚持“ 科技兴医、质量强院”战略,通过加大科研投入,整合研发资源,搭建研发平台等举措,极大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研管理工作的进步。
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回顾建院初期,全院医疗技术人员中,军医学校毕业的只有5名,主治军医仅有3人。历经70年发展,医院现有职工151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95人,硕士生导师6名,兼职教授48人,副教授112人,讲师104人,博士6人。人才的优势带动了学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技术的全面进步,促进了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健康快速发展。
心血管专业是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重要专业之一。根据医院发展需求,2020年3月,该院正式成立心血管内三科,于蕾担任负责人。早在2019年,于蕾和科室其他成员就被选派至北京安贞医院进行为期1年的进修。科室成立以来,这个由清一色“80”后组成的团队完成介入手术200余台,其中冠脉造影118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82台。
“有了人才,才能拥有先进的医疗技术;有了人才,才能使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士懂说。可以清晰地看到,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大胆引进人才、全面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极大促进了医院的内涵发展、科学发展。
回首70年发展历程,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以“科研立院、人才兴院”的理念贯穿始终——或许,这就是创造奇迹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