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如何内置“高原”
2021-12-23沈苇
沈苇
从三届援藏到定居西藏,陈人杰的地域变迁不仅仅是一次空间跨越,更是一个重建内心的过程,换言之,是一个将“高原”“雪域”“极地”内置于自己心灵与创作的过程。
浙江诗人热爱边疆和异文化,陈人杰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老年章德益、中年鄙人以及80后的卢山等,都是。这种地域的大跨越,将一个人一分为二(我称之为“地域分裂症”),然后通过身心的接纳、文化的认同,以及持续的创造,重新将自己合二为一。沃尔科特说:“要改变你的语言,必须改变你的生活。”地域的变迁、生活的巨变,是个人理念与诗的双重自觉,几乎称得上是一次自我救赎,如此,陆游说的“换气骨”是可能的,“新我”的诞生也是可能的。
陈人杰将西藏认作“故乡之上的故乡”,而我将他的地域变迁看作是一个从“小天台”到“大天台”的过程。他的家乡浙江天台,是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和道教南宗创立地,天台宗思想出自龙树,以《妙法莲华经》为宗旨,是汉地佛教最早创立的宗派。那么,陈人杰离开天台,来到更大、更高的天台——西藏,既是一次“背井”和“离开”,更是一种文化寻根和精神溯源,是“另一个我”在召唤,冥冥之中还有某种宿命色彩。“这片高地/不是缺氧和蛮荒的联姻/也不是藏风淫雨的修辞学/而是崩裂的血管找寻生根的母词”(《黑颈鹤》)。“异乡人”“外来者”闯入一片灵地、一个异度空间,以他的谦卑、耐心和热爱,把“异乡”认作“原乡”,久而久之,诗人就嬗变为一个“他乡的本土主义者”。
江南写作或在江南写作,好的一面自然很多很多,无需多言,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和南宋以来,江南文化已成一个伟大传统。但其中,不好的一面也不少,譬如江南写作容易自恋、偏狭、潮湿、粘稠,今人也如此,现代文学中,许多作家都是离开江南后成长、成熟起来的。因此,陈人杰的地域变迁具有一种果断的“自我革命”的意味,当然,情感上的矛盾和冲突依旧存在,这可以从《与妻书》等比较个人化的作品中读出端详和况味,“我一直不知道有另外的旅车/另外的颠簸。在那里/甚或到老,我用掉了一位女子/一生的光阴/和需要三十四省市版图来安慰的心”,这样的诗句十分动情。但他对江南式的“自恋”和“沉溺”显然是警觉的:粘稠的自我中心主义,湿气太重的写作,膨胀、沉沦、变形变异,还有才子气与才子的穷途,等等。陈人杰用“离开”的方式排除这种“湿气”和“粘稠”,并且像柯勒律治在《自知之明》中写到的那样:“虚荣的蠕虫:生命、死亡、灵魂、肉体——/忽视你自己吧,尽力去认识你的上帝!”
但陈人杰的“上帝”不是偶像和一神教,除了含有佛教“空”“无有”“非相”“清净”“般若”“涅槃”等世界观和科学论,还具有苯教、萨满教等原始宗教万物有灵的色彩和笼罩。雪山、冰川、峡谷、荒野、河流、湖泊……是他反复吟哦、书写的对象,它们都具有灵性和神性,具有一种澄明之光,确切地说,是一种“砥砺的寒光”,“只有砥砺的寒光,被称之为最后的、纯粹的精神”(《米堆冰川》),他深知西藏的“巍峨”需要“以谦卑表达”,深知大道至简:“由简入繁,化繁为简/将曲折、幽咽改写为单纯、新生的快乐”(《唐卡》),他同样深知圣域的启示无处不在:“这天空的法螺,吹送/无量光、坛城里的万水千山/与六座山峰,编排出六字真言”(《孜珠山》)。佛有三十二相,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诗人也拥有“自我他者化”的法术,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他者自我化”,两者是交融、合一的。陈人杰常常在自己诗中化身为一个西藏的孩子(就他移居西藏的时间来说,的确还是一个孩子岁数),这个孩子,是男孩也是女孩,“为那走失的小羊哭泣”“为在公路上撞死的阿爸哭泣”,在“低低的人世间”仰望并歌唱“高高的雪原”。诗人也愿意化身为“西风中喊疼的树”并深扎于贫瘠,化身为“人生潦草”却有“冰雪、卑微眷顾”的牧草。他甚至在旷野的石头上看见了亲人和人类自身:“又有一次,我从那曲回来/看见旷野里的石头冻得通红/像孩童的脸。而另一些石头黑得像铁/像老去的父亲/它们散落在高原上,安然在/地老天荒的沉默中/从不需要人类那样的语言。”(《冻红的石头》)除了“自我他者化”,他诗中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以小见大”,以“小”为切入点,从具象、具体出发,逐步抵达并融入高原的宏阔与苍茫、奥秘与神圣。在他眼里,“露珠是一座庙宇”“湖岸,这件秋衣恍若穿在一粒盐身上”。“一粒粒的宁静/细小、慢、纯粹的宁静/成就天地大美”(《米堆冰川》)。“我,以家国之名/负裂而行,以小见大光明”(《加玉大峡谷》)。当然,并不是说陈人杰抱住了“小”,就丢掉了“大”,“大”和“小”、“一”和“万千”的关系,在他笔下是辩证的、互嵌的、交织的。“天地静谧/我是一,也是万千丘壑/仿佛置马匹于万世云外”(《桑丹康桑雪山》)如此,“一”和“万千丘壑”并行不悖,仿佛已置身空茫与度外。而《山海间》和《光的谱系》两首小长诗,更多具有“以大见小”的特点,有一个比较大的框架结构,个人情感、经验主义与西藏的“超验”形成复调,一并交融、跌宕、演进,但始终贯穿了一种强烈的抒情性和主体意志。
走在苍山的斜坡上/迷魅和母性是爱的两面/山路如脐带,从落叶中跑来的孩子/仿佛已在秋天转世(《卓玛拉山》)
这是陈人杰的自我期许,也是一种重生渴望。我一直赞同“中国文学需要边疆精神的鼓舞”的观点,某种程度上,“边缘”能够激勵“中心”、反哺“中心”。要知道,大洪水后,人类是从高地走向低地的,然后散居世界各处。今天,自我的确立、心内的重建,仍需要远方与他者、持守与敞开,仍需要近与远的同在、怀古与无边现实主义的混溶,显然,陈人杰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得于天台者,认世间为故乡——”(《天台乌药》)
近读柯勒律治,他极力推崇的诗人,具有“促使各种事物混合、进而融为一体的善于综合的神奇力量”,他们的诗歌有着“将相反的、不协调的品质平衡与和谐起来”的风格特征(《文学传记》第14章)。就山海间“低地”与“高原”、“江南”与“西藏”、“小天台”与“大天台”的融合、平衡、和谐而言,我相信陈人杰会做得更好,留有进一步拓展的余地,当然,他面对的自我挑战也将更加艰巨、跌宕、动魄。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