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21-12-23谭运长
《粤海风》征集有关乡村文化振兴的专题研究论文,此次聚焦的主题是“艺术如何助力乡村建设”。当前,“艺术家还乡”是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许多艺术家回到乡村,通过艺术与各种产业业态的融合,直接介入乡村振兴的物质实践之中,成为乡村建设大军之中一股特殊的力量。这些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的“乡愁”,他们在乡村出生、长大,在城市受教育、工作与生活,在当前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作为“新乡贤”,主动还乡投身于乡村建设。这一实践的效果也许还有待观察,但艺术家的原乡情怀、故土情结,至少是令人感动的。
艺术与艺术家还乡,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乡村文化其实是一切艺术的母体,不光是诸如古时的田园诗之类源于乡村,一切艺术其实都有一个乡村文化的内核,哪怕是城市雕塑也不例外。例如,雕塑家潘鹤为深圳创作的《拓荒牛》,激发他创作的动机其实是城市建设之中的推土机、挖掘机,可是作品呈现出来的艺术形象却是一头“拓荒牛”,假如他所创作的不是这头牛,而直接将推土機、挖掘机雕塑出来,艺术效果将会如何呢?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艺术家不仅将乡村视作审美对象,视作创作的素材或灵感的来源,而且,其所运用的艺术,凝结在心头的基本的形式与形象,都是从乡村中来的。这是因为,每一个城里人或许都曾是乡下人,许多艺术家都曾是在乡间的田野阡陌中奔跑玩耍的孩子。至少,在他们的血管里,都还奔涌着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乡村文化的基因。这就是乡愁、原乡情结、故土情怀之类对于艺术家的特殊含义。
当前,乡村振兴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千百年来从未发生过的深刻变化,正在我们的乡土之中发生着。乡村,还是记忆中的乡村吗?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伟大的实践,呼唤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必将催生出配得上这场实践的文学艺术作品。艺术与艺术家还乡,其应有的题中之义,就是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深入地反映与表现这一伟大的实践。本期《粤海风》的这一组“乡土文学”专题,所关注的正是这一问题。
高小康的《从“他们”到“我们”:唤回家神》,对于“乡愁”“故土情结”这类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入剖析,从理论上阐明了“乡土文学”特殊魅力的根源,可以看作是这一组“乡土文学”小辑的一篇导言。刘小波的《文学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乡土小说的生产机制变迁与主题流变》,对于当前的乡土小说创作,流露出某种不满与批评。的确,如此伟大的乡村振兴实践,催生出来的如果仅仅是目前可见的这些乡土小说,这是无论如何不能令人满意的。彭超的《乡村如何消失》,以范小青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王村》为范例,评论了当前的一种乡村叙事风格。而袁敦卫的文章,则将陈残云的小说《香飘四季》的经验,视作当前岭南乡村振兴可资借益的一个样本。
相对于乡村振兴实践的深刻性、伟大性而言,这一组专题,力量也许还有些单薄。但是,正如“艺术家还乡”这一现象本身一样,也算是《粤海风》杂志的一种乡愁吧。
主持人:谭运长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省文艺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