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淮城际铁路跨淮河入江水道选线方案研究

2021-12-23

工程与建设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河水源保护区

张 翔

(江苏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2)

0 引 言

新建南京至淮安铁路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长三角”城际网建设,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网布局,实现长三角“1~2小时交通圈”,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均衡发展的重要项目。线路自北向南由连镇铁路淮安东站引出,向南经淮安市洪泽区、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及南京市六合区,引入新南京北站。正线长约200 km,其中暂利用连镇铁路17.14 km,新建正线长约183 km。全线共设淮安东站、洪泽站、金湖站、天长站、六合西站、新南京北站等6座车站。

图1 宁淮城际铁路走向示意图

1 跨越点基本概况

宁淮铁路跨淮河入江水道(简称三河)桥梁工程位于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境内。拟建桥位上游距洪泽湖三河闸约22.8 km,距中渡水文站约22.3 km,距衡阳水文观测点约3.47 km;下游距金湖水文站约7.6 km,距石港抽水站约13 km,距三河拦河坝约15 km。三河沿线已建有多座跨河桥梁,其中距离本桥址最近的为已建淮金线跨淮河入江水道特大桥(金湖二桥),位于本工程桥址下游约3 km处,见图2。

图2 宁淮城际铁路走向示意图

2 线路方案研究

淮河入江水道(三河)连接洪泽湖和高邮湖,是本次设计范围内线路跨越最宽的河流。根据三河水源保护区范围、两岸控制地物、南岸城镇的分布以及金湖车站的站位,结合相关单位意见,自西向东研究比选了4个线路方案,即直线跨三河穿二级水源保护区方案、直线跨主泓与三河大角度交叉方案、曲线跨三河与主泓大角度交叉方案和直线跨三河与主泓正交方案。如图3所示。

图3 宁淮城际铁路跨三河线位方案图

2.1 方案概述

直线跨三河穿二级水源保护区方案:线路自比较起点引出后向南行进,先从洪泽区华西光伏电厂西侧经过,再以直线正穿三河二级水源保护区跨过三河,跨河后线路继续向南,跨过崔庄路,在戴楼镇西侧设金湖站。出金湖站后线路继续向南,从官塘镇西侧经过后跨S247省道进入安徽省天长市境内,继续向东南行进并跨过X075县道,在小井庄附近引入比较终点。该方案新建正线长22.694 km,桥梁比90.437%。该方案在跨越三河时正穿了三河二级水源保护区,由于三河水源保护区范围已划入国家生态红线,环保部门和国铁集团鉴定中心明确要求避开一级和二级水源保护区,若实在无法避开,则必须考虑无害化(以隧道形式或桥梁一跨跨越)穿越二级水源保护区。考虑到以隧道下穿三河代价过于高昂,且下穿至三河南岸后无法引入规划金湖站;此外,三河河面总宽达2.3 km,设桥通过时需在河道中设墩,无法一跨跨越(无法实现无害化跨越),经研究将该方案予以舍弃,不再纳入后续的详细比选。

直线跨主泓与三河大角度交叉方案:线路自比较起点引出后向南行进,先从洪泽华西光伏电厂东侧经过,再从三河二级水源保护区东侧边线外以直线跨过三河主泓,与三河主航道呈大角度交叉,再以曲线跨过三河南泓。跨河后线路继续向南,跨过崔庄路,在戴楼镇西侧设金湖站。出金湖站后线路继续向南,从官塘镇西侧经过后跨S247省道进入安徽省天长市境内,继续向东南行进并跨过X075县道,在小井庄附近引入比较终点。该方案新建正线长22.831公里,桥梁比88.853%。

曲线跨三河与主泓大角度交叉方案:线路自比较起点引出后向南行进,先从洪泽华西光伏电厂东侧经过,再从三河二级水源保护区东侧边线外以曲线跨过三河,与三河主航道呈大角度交叉。跨河后线路继续向南,之后线路走向与直线跨三河与主泓大角度交叉方案相同。该方案新建正线长22.88 km,桥梁比88.876%。

直线跨三河与主泓正交方案:线路自比较起点引出向东南方向行进,从洪泽华西光伏电厂东侧经过,再以直线从三河二级水源保护区东侧边线外正交跨越三河,之后线路折向南,正穿戴楼镇并跨过崔庄路,在戴楼镇西南角设金湖站。出站后线路继续向南,跨S247省道并从官塘镇东侧经过后进入安徽省天长市境内,继续向东南行进在小井庄附近引入比较终点。该方案新建正线长22.5 km,桥梁比90.355%。

2.2 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

后三个线路方案的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见表1。

表1 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表

3 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

3.1 方案比选

从线路长度和工程数量上分析,三个方案中直线跨三河与主泓正交方案线路长度最短,工程数量最省,另两个方案线路长度和工程数量基本相当。

从拆迁影响分析,直线跨主泓与三河大角度交叉方案与曲线跨三河与主泓大角度交叉方案的拆迁量基本相当,且都避开了重要地物的拆迁,对戴楼镇的拆迁影响小。直线跨三河与主泓正交方案穿越戴楼镇,严重切割戴楼镇并引起大量房屋拆迁、征拆费用高。

从工程投资分析,三个方案中直线跨三河与主泓正交方案线路最短,就铁路工程本体而言应该投资最省,但由于穿过金湖县戴楼镇,引起大量的房屋拆迁量,反而拉高了该方案的静态投资总额。

从环保分析,三个方案均避开了三河二级水源保护区,从其东侧的准保护区通过,符合环保要求。

从跨河条件及行洪分析,直线跨三河与主泓正交方案以直线正交跨越三河,桥墩阻水率最小,行洪条件最好。另外两个方案的线位与三河水流方向呈大角度交叉,交角条件稍差,桥墩阻水率也相应较大,但可通过扭转墩身在河道中的角度来改善阻水率,进而改善行洪条件,其中直线跨主泓与三河大角度交叉方案的行洪条件又比曲线跨三河与主泓大角度交叉方案更佳,并且已经通过江苏省水利厅和淮委的评审。

从金湖站位条件分析,直线跨主泓与三河大角度交叉方案与曲线跨三河与主泓大角度交叉方案金湖站址地形平坦,设站条件最好,且站位设置完全符合金湖县的地方规划。直线跨三河与主泓正交方案金湖站位于戴楼镇东南角,设站条件差,且设站位置不符合地方规划。

各方案优缺点分析见表2。

表2 跨三河方案优缺点分析汇总表

3.2 推荐意见

综上分析,虽然直线跨三河与主泓正交方案线路长度最短、跨河条件最好,但其对戴楼镇造成严重的拆迁,静态投资反而最高,且金湖站位不符合地方规划,予以舍弃。直线跨主泓与三河大角度交叉方案与曲线跨三河与主泓大角度交叉方案均符合金湖县对金湖站位的规划,对戴楼镇的拆迁影响也很小,但直线跨主泓与三河大角度交叉方案的行洪条件略优于曲线跨三河与主泓大角度交叉方案,可通过旋转在桥墩河道中的角度来改善行洪条件,将制阻水率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且已得到水利部门的认可。故推荐采用直线跨主泓与三河大角度交叉方案。

4 结 论

随着水利、环保等部门对铁路线路交叉跨越角度及穿越范围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高速铁路选线过程中既满足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又要在线型、经济合理性等方面做到相对最优,以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是当前国内尤其是江苏省内铁路选线需要考虑的重点。宁淮铁路跨淮安入江水道选线正是在这种新形势背景下开展的,推荐方案兼顾并满足了各方利益与诉求。

猜你喜欢

三河水源保护区
不同外血比例对三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保护水源
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名录与分布
南水源头清如许
黄河三角洲保护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高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方案
如何保护好兴隆山保护区内的马麝
寻找水源
三河闸淹没式堰流水位流量关系初探
陈玉成与三河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