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生态治理调查分析
2021-12-23苏云华
杨 桐,苏云华
(大理市洱海管理局,云南 大理 671000)
0 引言
洱海银鱼和西太公鱼均属于外来鱼种。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繁殖适应性调节能力[1-2]、生长速度快,挤占了其他鱼类生存空间,破坏了洱海生态平衡。为有效控制银鱼、西太公鱼种群对洱海生态环境的影响,按《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每年定期对洱海银鱼、西太公鱼实施生态治理,减轻水体污染,保护洱海水环境。
1 银鱼、西太公鱼生态治理基本情况
洱海银鱼生态治理始于2015年,随着西太公鱼种群数量的增加,自2018年开始增加了对西太公鱼的治理。银鱼和西太公鱼的繁殖时间为一龄鱼,银鱼冬季产卵,西太公鱼春季产卵,产卵后大部分个体死亡,死亡的个体可转化为肉食性鱼类的饵料[3-4]。根据银鱼及西太公鱼的生长习性及2019年生态治理情况,2020年生态调控时间为8月10日—10月24日,受降雨影响生态治理实际共实施了73d。
2 2020年度生态治理渔获物情况
2.1 2020年度生态治理渔获物总体情况
截止2020年10月25日0时,共出动15742船次,捕获西太公鱼约739.258t、银鱼约427.684t。具体情况见图1。
如图1所示,银鱼和西太公鱼产量均呈波动上升趋势,银鱼在9月15日当日总产量达9220kg后上升趋势减缓,日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日产量最高为9月25日达9905kg;西太公鱼8月11日—9月15日日产量均低于8000kg,上升趋势较为平缓,9月16日达12819kg,之后持波动上升趋势,上升趋势较为明显,日产量最高为10月12日达29820kg,10月13日—23日产量基本稳定,10月24日—25日呈断崖式下降。
图1 2020年银鱼、西太公鱼日产量变化情况
根据出动船只数量,分析了单位船只日平均捕捞量的变化情况,详见图2。
从图2可见,银鱼、西太公鱼单位船只日平均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与日产量变化一致。银鱼单位船只日产量最高为9月15日达42kg,9月16日—10月25日日产量约在24.99~40.58kg,均值约为32.7kg。西太公鱼单位船只日产量最高为10月12日达108.436kg,10月13日—10月25日日产量约在22.47~77.96kg,波动较大,均值约为63.51kg。
图2 2020年银鱼、西太公鱼单位船只日平均产量
2.2 渔获物产量分布情况
根据各镇银鱼、西太公鱼产量情况,分析了银鱼、西太公鱼总体产量和单位船只产量分布情况。
根据图3,从总体产量分布情况看:满江办、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均无银鱼产量,其他乡镇产量分布情况为喜洲镇>湾桥镇>银桥镇>上关镇>大理镇>太和办,呈现北部>南部>东部的趋势,喜洲镇银鱼总产量为382026kg,太和办银鱼总产量为60kg,喜洲镇银鱼总产量为太和办的6367倍,总产量区域之间差异较大。西太公鱼产量分布情况为上关镇>太和办>银桥镇>湾桥镇>喜洲镇>挖色镇>海东镇>大理镇>满江办>双廊镇,上关镇西太公鱼总产量为236034kg,双廊镇西太公鱼总产量为15725kg,上关镇西太公鱼总产量为双廊镇的15倍;与银鱼对比,西太公鱼总量区域之间差异较小。
图3 2020年度各镇银鱼、西太公鱼产量情况
根据图4,从单位船只产量分布情况看:银鱼单位船只产量分布情况为喜洲镇>湾桥镇>银桥镇>大理镇>上关镇>太和办,与银鱼总体产量区域分布情况比较,除了大理镇银鱼单位船只产量大于上关镇外,其他均与银鱼总体产量区域分布情况一致,喜洲镇银鱼单位船只产量约53kg,太和办为0.05kg,全湖平均银鱼单位船只产量约为27.17kg。西太公鱼单位船只产量分布情况为上关镇>银桥镇>大理镇>太和办>湾桥镇>挖色镇>双廊镇>满江办>海东镇>喜洲镇,除了上关镇西太公鱼单位船只产量与总体产量均为最大外,其余区域分布情况与总体分布情况不一致,上关镇西太公鱼单位船只产量为230.05kg,喜洲镇为7.67kg,全湖西太公鱼单位船只产量约为46.96kg,区域产量分布差异明显。
图4 2020年度各镇单位船只银鱼、西太公鱼产量情况
3 原因分析
(1)水位变化情况:2019年8月11日—10月25日洱海水位范围为1964.84~1965.14m,变化范围为30cm,平均水位为1965m;2020年8月11日—10月25日洱海水位变化范围为1964.71-1965.94m,变化范围为123cm,平均水位为1965.56m,8月19日水位为1965.10m(与2019年9月27日水位一致);2020年平均水位较2019年同期平均水位高56cm,最大水位差为9月20日,达82cm。水位上涨一方面增加了银鱼、西太公鱼生长的上层空间范围,一方面增加了渔业捕捞难度。
(2)鱼种繁殖期推后:根据市洱海水产技术推广站记录2019年西太公鱼产量3177.3t、银鱼约1131.2t,2020年生态调控西太公鱼及银鱼产量约分别为2019年的23.27%、37.81%。2020年9月银鱼规格均值为4~6cm,西太公鱼规格为5~10cm;2019年同期银鱼规格为4~9cm,西太公鱼规格为8~11cm。鱼类规格偏低导致产量下降。
(3)网具成本差异:因银鱼规格较西太公鱼规格小,需要的网具网目较西太公鱼小,成本较高,同时银鱼、西太公鱼市场价格差异不大,因此满江办、海东镇、挖色镇、双廊镇均无渔民开展银鱼捕捞工作,银鱼产量分区情况较为明显。
4 建议
通过与渔民座谈,在2020年银鱼、西太公鱼捕捞过程中,水质观感较往年好,但渔网上较往年更粘稠,说明洱海浮游植物(附着藻类)可能较往年偏多,有可能与银鱼、西太公鱼调控种群数量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关,导致浮游动物数量降低,削减了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1) 建议2021年较2020年推迟20d开始洱海银鱼、西太公鱼的生态治理工作,同时在开展生态治理前调查银鱼、西太公鱼的规格是否达到生态治理条件后实施,进一步优化洱海鱼类结构。
(2) 建议在洱海开展鱼类区系结构调查,特别要调查银鱼和西太公鱼在洱海的空间分布情况,便于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