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塞米松对大叶性肺炎患儿体征消失时间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12-23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阿奇

王 宏 杰

(河南省平舆县妇幼保健院药剂科 驻马店 463400)

大叶性肺炎多是因机体抵抗力低下,感染病菌导致的肺段及肺叶发生病变。目前,临床治疗大叶性肺炎时主要以抗感染为主,其中,头孢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均是常用抗感染药物,但这些抗生素单用时易使人体产生耐药性,为避免此情况发生,需考虑与其他类型药物联合治疗[1]。地塞米松属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抗休克、抑制免疫作用,对炎性疾病亦具有显著功效[2]。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地塞米松对大叶性肺炎患儿体征消失时间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以期为未来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诊治的78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36±0.42)岁;大叶性肺炎病程1~7d,平均病程(4.38±0.12)d。对照组男中18例,女21例;大叶性肺炎病程1~6d,平均病程(4.35±0.10)d;年龄1~11岁,平均(6.40±0.4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经CT或胸部X片检查确诊为大叶性肺炎的患儿;(2)心、脑等功能完全正常的患儿;(3)患儿家属均已签订知情同意书;(4)配合度较高的患儿。排除标准:(1)存在肺结核等其他肺部疾病的患儿;(2)近期已接受其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儿;(3)病情已恶化至败血症的患儿;(4)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禁忌的患儿。

1.3 方法

两组均先给予基础常规治疗:(1)祛痰:缓慢静滴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西班牙勃林格殷格翰,规格:2ml∶15mg),未满2岁儿童7.5mg/次,2次/d;2~6岁儿童7.5mg/次,3次/d;7~12岁儿童15mg/次,2次/d。(2)解痉: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生产企业:AstraZeneca Pty Ltd,规格:2ml:0.5mg),1mg/次,2次/d。

1.3.1对照组

应用阿奇霉素搭配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饭前1h或饭后2h,患儿冲服阿奇霉素感混悬剂(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袋),第1d的剂量按患儿体重10mg/kg比例给药;第2~5d,每日按体重5mg/kg比例给药;顿服;同时,将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山东齐鲁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25g)溶于20ml氯化钠注射液中,再加入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大于30min,3.375g/次,3次/d,持续治疗2周。

1.3.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治疗。服用醋酸地塞米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次20170912,20180307,规格:0.75mg/片),0.75mg/次,2次/d,持续治疗2周。

1.4 评价指标

(1)治疗过程中,记录两组患儿体征消失时间,包括退烧时间、肺啰音消退时间、喘咳消退时间,同时通过应用日本东芝Activion 16排CT诊断仪检测患儿肺部阴影消退情况,记录下肺部阴影消退时间。(2)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Mindry-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P)、人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ESR)。(3)记录两组治疗期间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体征消失时间

治疗2周后,研究组的退烧时间、肺部阴影消退、肺啰音消退及喘咳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征消失时间对比

2.2 炎症指标

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炎症指标CRP、SAA、IL-6、ESR水平均大幅下降,且研究组降幅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症指标对比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大叶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部急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冬春季,往往于免疫力较差时发生,其临床表现为胸痛、寒战、纳差、高热、疲劳、烦躁,部分患者还伴有腹痛[3]。若未及时控制病情,极易引发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严重性并发症,危害患者健康。

大叶性肺炎患儿受病原体的侵袭,可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损伤肺泡壁,引发局部炎症与肺实变,病变由肺泡可蔓延至整个肺叶出现炎症,若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可能会打破炎性平衡,加剧炎性反应。因此,治疗期间及时评估患者的炎性水平较为重要。CRP是一种急性蛋白,在机体受到感染或损伤时急剧上升,可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参与炎症反应;SAA是一种多族型脂蛋白,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其水平可在短期内迅速升高;IL-6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多效应细胞,可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在机体抗感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ESR属于非特异性炎性指标,其水平的升高,常见于急性、慢性感染中。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时,研究组的各项体征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且治疗2周后的炎症指标CRP、SAA、IL-6、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可加快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减轻炎症水平。分析原因在于,阿奇霉素作为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性,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阻止细菌转肽来遏制蛋白质合成,达到抗菌目的[4]。该药在患儿血液中可以保持较高浓度,以稳定病情。相比传统抗生素,阿奇霉素具有极强的组织渗透能力及良好的靶向效应,可使药物在进入机体组织后能够直接被细胞壁所吸收,然后借助吞噬细胞开始靶位传递至感染部位,或是立即将其输送至病变部位,形成肺部或支气管等组织上的药物浓度远高于其他部位的局面,助力肺部炎症病变吸收药力,以缓解炎症,降低CRP、SAA、IL-6、ESR水平[5]。此外,阿奇霉素还具有较高组织亲和力、较慢代谢速度、较长半衰期的特点,在清除大叶性肺炎病原菌同时,可以有效延长药效持续时间,发挥较强药力,实现较好疗效,以加快各项体征消失[6]。但由于该药物单独使用时会对人体增加耐药性,需及时联合其他类型药物共同防治,避免耐药性产生。

地塞米松可通过遏制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来抑制细胞的吞噬作用,使得溶酶体酶得到解放,快速合成与释放炎症化学中介物,阻抗或减轻组织对炎症的反应,达到抗炎效果,使得CRP、SAA、IL-6、ESR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同时可减缓肺纤维化的形成,有效促进肺状态改善,肺换气功能提升,从而有效缓解肺部阴影、肺啰音及喘咳等各项体征,促进患儿康复[7]。同时,地塞米松也具有阻抗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作用,通过该作用可以有效降低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抑制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性能,阻抗白介素合成与释放,使得T淋巴细胞向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受阻,迅速达到免疫抑制,减少炎性物质的产生,进而加强炎症反应下调的作用[8~9]。地塞米松还能通过抑制炎症渗出,来抑制肉芽组织增生,从而减少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出现局部粘连或瘢痕图风险,以防止后遗症发生。此外,地塞米松可以通过调节IL-6等细胞因子来抑制粒细胞活化与募集,以保持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完整性、控制血管通透性,实现肺部保护功能[10]。本研究还发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可见地塞米松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可明显加快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减轻炎症水平,从而促进患儿快速康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猜你喜欢

大叶性肺炎阿奇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胸部平扫对儿童大叶性肺炎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前后图像特征分析*
阿奇,出发
咏松
大叶绿萝
服阿奇霉素两个“不必”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