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中消化道疾病的种类与防治

2021-12-23王晓红

农业工程技术 2021年29期
关键词:肠胃炎消化道猪群

王晓红

(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快大茂镇畜牧站,吉林 通化 134100)

消化道疾病属于生猪养殖期间的常发病和高发病,是发生流行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呕吐、腹泻、机体脱水、电解质严重紊乱、身体贫血、排出血液粪便为主要特征,具有病症种类多、发病率高、并发性强的特点。

消化道疾病在生猪养殖的任何时间均会发生流行,其中以冬春季节的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会对猪群的生长发育构成严重威胁,往往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育肥难度相对较大,增重放缓,饲料成本显著增高。并且年龄越小的猪群感染消化道疾病之后,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越严重,死亡率越高。

当前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殖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生猪养殖密度增加的同时,各类传染性疾病呈现高发流行态势。在生猪养殖管理中,需要及时明确消化道疾病发生的具体原因,构建完善的防治方案,做好针对性防控措施,加强养殖管理,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药物干预,确保在短时间的控制病情,为猪群的健康生长发育提供助力,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收益[1]。

一、生猪常见消化道疾病种类

1、普通消化道疾病

普通消化道疾病又被称为生猪肠胃炎,不具备传染性,死亡率相对较低,一般强化护理短时间内就能够恢复健康,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少。

胃肠炎是生猪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引起该种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养殖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价值较差、养殖环境突然发生变化、应激因素较多、猪群受到寒冷刺激等都会造成机体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患病猪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持续性呕吐,并出现间歇性腹泻[2]。

应提高重视程度,发病初期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治疗,患病猪病情会逐渐加重,抵抗能力变差,加上体液大量流失,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某些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造成猪群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现象,严重时会出现死亡。

2、细菌性消化道疾病

临床上能够造成猪群发病的细菌种类很多,不同细菌引发的消化道疾病症状大致相同,需认真仔细观察,区别疾病症状,以便及时明确病情,保证针对性治疗。

当前生猪养殖领域常见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发的猪痢疾、大肠杆菌引发的仔猪黄白痢、沙门氏菌感染引发的副伤寒等,其中仔猪黄白痢和副伤寒短时间内能够在整个猪群快速传播蔓延。某些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还具有周期流行特征,容易复发。

大多数患病猪发病后会出现严重腹泻,排出黄白色、灰白色或深红色腹泻物。有的腹泻物呈现粥样,有些呈现水样。短时间内患病猪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采食量下降,饮水欲望显著增强,有些患病猪排出的腹泻物当中会夹杂有大量血液或者肠道内容物。个别急性患病猪会出现严重败血症,发病周期相对较短,死亡率较高[3]。

细菌性腹泻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发生流行后需执行严格的封锁隔离制度,如果没有进行有效防控,病情会进一步扩展蔓延,势必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使大量患病猪死亡。

3、病毒性消化道疾病

病毒性肠胃炎是当前生猪养殖领域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与细菌性传染性疾病相比,发病更为突然,传播速度更快,带来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临床上常见的病毒性肠胃炎病原包括猪流行性病毒、传染性肠胃炎病毒、猪轮状病毒、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等。病毒在体内繁殖滋生中,胃肠道中会出现坏死细胞和大量组织血块。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随着猪龄增大,该类病毒性胃肠炎的发生流行率呈逐渐下降态势。年龄越小的猪感染病毒后临床症状越严重,造成的死亡率越高。

该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突然出现腹泻,大多数患病猪腹泻前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饮水欲望显著增强,随后出现呕吐现象。腹泻症状出现前,个别患病猪体温升高至41℃,最高为42℃,发病较急,呈现高度接触性传播特征,大多会出现水样腹泻,呕吐[4]。新生仔猪很容易发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二、防治措施

1、科学治疗

不同病原引发的消化道疾病临床症状不同,应结合实际发病情况做出有效诊断,明确致病原,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日常治疗期间,应该结合仔猪和成年猪的体况进行针对性调节,确保患病猪更好地吸收药物,提高治愈率。

非传染性消化道疾病,一般对症治疗即可,让患病猪口服治疗药物,能够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

细菌病毒感染所引发的消化道疾病,病原种类多、传播速度快,需及时有效封锁、隔离,并对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和消毒。严格诊断,根据某些细菌的典型特征进行有效鉴别,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敏感药物。将有效联合中西药治疗手段,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确保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病毒感染引发的消化道疾病,一般使用康复猪的血清或者干扰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加强补液,使用黄芪多糖、大青叶注射液提高猪群身体抵抗力。

在此基础上应结合患病猪的脱水情况进行辅助治疗,使用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维生素C 注射液、安钠咖注射液强心补液,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2、科学免疫

免疫接种是防控消化道疾病发生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当前消化道疾病病原种类较多,要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常见病原动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完善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确保早发现、早处理,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尤其应该加强妊娠阶段母猪和断奶阶段仔猪的针对性免疫接种,保障妊娠母猪和仔猪的抗体水平达标,有效预防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流行。

另外,疫苗免疫接种前应认真仔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掌握疫苗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保障免疫接种部位恰当。为了预防病毒性疾病的发生流行,在做好重大传染性疾病免疫接种的同时,可以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肠胃炎、猪轮状病毒三联灭活疫苗,确保仔猪出生之后能够通过吃乳获得免疫球蛋白。

3、强化养殖管理

生猪养殖期间应重视养殖环境的清理和消毒,制定消毒机制,清理各种污染物,避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流行。繁殖母猪在进入产房之前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或者其他消毒类药物进行清洗消毒,仔猪在吃乳前也需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做好乳房消毒。冬春季节做好圈舍的防寒保暖,夏秋季节强化通风换气,调控饲料的营养价值,保证养分充足,提高猪群抵抗力。

猜你喜欢

肠胃炎消化道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消化道出血有哪些表现?若有这4个,是时候注意了,如何护理
肠胃炎该怎样护理
吃什么食物有利于肠胃炎的恢复
重度肠胃炎患者吃鸡蛋会加重病情,是真的吗?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