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一段农机化时光谢流年
——回忆农机化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2021-12-23马世青
□ 马世青
笔者一直认为,在农机领域如何处理好“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机化正是从技术引进一步一步走上了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1776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开启了欧洲第一次工业革命。1882年,老特斯拉发明交流电且不惜与他的老师爱迪生翻脸,开启了以电气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爱迪生作为一位拥有200多项重要发明的技术革命者晚年变成守旧战线的旗手,这是件很值得研究的现象)。二战结束后,信息技术和原子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中国错过了这三次工业革命,为此耽误了差不多200年。
18世纪中期,乾隆执行闭关锁国政策,醉心于下江南游山玩水,耗空了国库。他曾对英国特使马嘎尔尼送来的自鸣钟等礼物嗤之以鼻,以至于马特使向英皇作出汇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很富,中国皇帝无知,外强内干,不堪一击,相当于现代语言“钱多人傻快来”!到了19世纪,列强霸凌中国,清王朝丧权辱国割地赔款,虽有少数先驱开始睁眼看世界,企图实业救国,无奈积弱积贫,举步维艰。直到20世纪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积重难返、起步维艰的条件下奋发图强,取得了国防工业的重大突破,但农业装备技术进步仍发展缓慢。
十一届三中全全开启的农业农村改革,焕发出长期积淀的民众力量。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民文化水平和见识得到进步,正是这一切改变,开启了农机化革命性的跨越式发展步伐。
此时,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而在国内,原有国有农机制造企业和新生的民营企业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引进国外先进实用技术的发展道路,一些地方政府也引进外国企业到中国独资或合资办厂。在此背景下,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了第一个农业专项,即“引进国外先进适用农业技术”项目,因为是1994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的,故简称“948”项目,笔者有幸担任第一任项目办主任。通过这个项目,从国外引进了上千项技术,包括农牧渔林业的品种、标准、检测、种养植技术等,也包括部分农业机械技术和产品。
笔者认为,在起步阶段,直接引进是快速有效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不是目的。引进不是为了简单模仿,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消化、吸收、改良,以及再创新。
近20多年来,正是按照这样的设想逐步努力,不少农机研究机构和企业努力学习国际成熟经验,结合中国农业自然条件和农村实际情况,完成了主要粮食包括小麦水稻玉米作物的全程机械化,逐步实现主要经济作物如棉花、油菜、大豆、甘蔗、薯类等作物机械化,并且在部分水果、蔬菜等园艺作物的机械化领域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都是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通过学习引进,加上消化吸收再创新所取得的成绩。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装备制造体系初步形成。
“十四五”我国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在整个农业农村发展格局中的多功能性将得到更充分体现,对农机化需求将更迫切、更多样化、更智能化。由此可见,农机行业推进自主创新之路依旧任重道远。
未来种地的任务或将全部交给农机手。到那时,技术引进仍然重要,但自主创新无疑将上升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