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体育文化主体三位性的再认识

2021-12-23佘宏靓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群体体育文化

施 烜,佘宏靓

(1. 兰州交通大学 体育部,兰州 730070;2.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教学部,兰州 730070)

一、研究目的

以需求理论、共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支撑,给予我们科学把握和社会发展的思维和方法,将抽象的思想与精神转变为伴有具身性特征的实践与认同,努力实现由文化缺失到文化自觉,国家、社会和个体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正确、客观、科学地去认识体育生态文化主体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二、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文献研究法是各学科科学研究的基础方法。基于研究的需要,此研究利用图书馆、课题基金网、网络数据库等资源,查找、识别、研读与筛选所需相关文献,综合目前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学术成果,为论文的写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2. 逻辑分析法

通过逻辑的推理,分析体育文化主体的研究现状,以及体育文化主体的三者之间依附关系和关系态势,新时代发展过程中,遵循政治、经济、文化内在规律,剖析体育文化主体三性之间的关系,揭示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矛盾统一、融合发展对体育文化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性。

三、研究问题的理论工具

1. 需求理论——源动力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发展中渐进式的过程需求划分了5个层次,由低层到高层次依次为维持人类自身生存生活的最基本要求的生理需求;发展过程中人类各种安全保障的安全需求;成为社会人所需的友爱与归属的社交需求;人类践行与发展进程中通过信息互动所渴望获得的个人能力和成就被社会认可的尊重需求;追求更高的境界则是对精神食粮的欲求与渴望,促使人类想要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自我实现的需求。从古至今,无论是以“天人合一”、“以和为贵”为核心理念的东方体育,还是以“提倡个性”、“推崇对抗与竞争”为核心理念的西方体育,体育文化的形态和属性虽然不同,但是在体育强国健体、提升国民精神文明世界的功能并未有所争议。体育文化被西方学者认为它具有一定的奢侈品属于,表现其内涵的精致、丰富与持久。文化是一个全局性、覆盖面很广的概念,文化和体育融合不仅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是丰富了体育的内涵并且延伸了文化的外延,推动着体育文化环境的营造和体育文化精神的发扬与传承[14]。

2. 共生理论—内机制

“共生”概念最早在生物学领域得以提出和推广。1879年德国传统生物学家德贝里最先提出了“共生”的概念,这一概念随后陆续被其他学科所吸纳和借鉴,共生理论已经型构出了一类学科化的学说理论,即“内外共生是进化抑或创新的重要来源渠道之一[15]。从一般学术表征来看,“共生”一词更多意义上陈述的是对“多元化主体间的共生关系”的体现,其核心是“多元化共生单元所型构而成的共生关系”[16]。作为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内机制动力共生理论,其具有自身理论内部的规律和特征。以逻辑—问题—对策的研究框架,较为全面理解体育文化生态的逻辑发生学。以人与自然融合发展为终极目标,以自然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核心,其包含着共生子单元相互之间的依存、依赖与密切联系的共生关系。任何环境下的完整生态圈从产生的源头、发展的动力以及未来趋势的过程中,均体现了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的逻辑关系。体育文化生态环境的发展围绕着每个时期社会背景和事态趋势,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知识资源,助推体育项目文化、城市文化、环境文化的融合,构建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机制,推进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四、结果与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新挑战、新目标、高要求。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思想与行动中,以此为基础全面把握“中国梦”在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并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分析问题、寻求办法、解决日益增长的社会新矛盾,将新思想灵活运用在各项社会事业中,科技助力中国的现代化发展[1]。经过一个时期我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已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历来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事业,党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体育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始终秉承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中国特色在于,其始终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作为我国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正在一步步向“体育强国”的目标努力着[2]。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实现“体育强国”之梦才能全面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之梦的美好愿望。

1. 体育强国与体育文化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这意味着人不仅是生物性的存在,人的超越性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人具有了不同于动物的超越性生命,即价值生命”[3]。纵观目前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和国际对世界强国的公认来讲,体育强国是一个多角度、多维度,具有的一定灵活性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它包括了国家的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5个重点内容。体育强国的发展应该实现体育自身维度和体育发展外部维度两方面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7]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对文化自信的最充分最有力的肯定。体育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正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体现,体育文化的繁荣正是人类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体育自身维度的发展重在基础实力的建设,“全民健身运动”的提出是以基础实力建设到达一定水平为基础,重在发展群众参与体育的数量和学校体育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随着我国体育教育、体育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扩宽了体育消费、体育市场的规模和水平。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仅影响着是中国梦的文化引领、是软实力的核心展示,也是国家先进生产力的一部分,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体育的融合性将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阶层和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加深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防止社会关系的疏离降低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群众体育的开展丰富了大众的生活,满足了基本的生活运动需求,增加了社会人群的凝聚力。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注重体育的全面均衡发展,竞技化的体育发挥着超越极限、挑战自我、提高国际地位等重要的作用;生活化的体育的推进也使之成为了全体中国人的健康力[4]。

2. 体育文化内核建设与体育强国道路发展之间相互作用

体育强国发展进程中以体育硬实力和体育软实力的综合实力,助力“体育强国”、“中国梦”的实现[5]。文化软实力中体育文化占有尤为重要地位,能够体现国家民族性、时代性以及教育性,同时还能够对人身体素质产生一定保障,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娱乐性。体育快速的发展,通过体育文化无形与有形的力量影响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意识、观念,这样的影响力是极其深远的。体育文化是“人类社会体育的观念、知识和制度的复合体。价值观是体育文化的灵魂,知识是其基础,制度是其支撑。”[18]中国女排爱国主义、团结奋斗、顽强拼搏、永不服输的文化符号,不仅鼓舞着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而且也很好的诠释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核。体育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解决现代人类精神困境精神危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及其重要的精神与思想资源。同样体育文化为社会文化内涵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特定形式的文化,体育文化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集中表现为国民的意识、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形成的人生风气。对于新时代祖国未来的后备力量,体育文化对其教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竞技体育弘扬一种竞争性、顽强性、永不言败的思想教育,引领与促进国民参与体育的意识,提高国民对体育参与的重视,并将其视为一种生活必备技术、技能去学习,体验与享受以行为影响他人,文化传播的同时更是一种全民终身教育的过程,并将积极乐观的态度融入自身的生活当中,最终助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体育文化是凝结在体育语言文字系统理论体系之中与体育元素的文化符号相结合而存在。

体育强国发展是体育文化内核建设的思想动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科技、技术、经济等硬实力的一度突飞猛进,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对更久远、更深刻内容的追求显得更为重要。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高度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只有软硬实力的协同发展,才能对体育强国建设发展的文化自信的内核精准把握。随着西方体文化的强势发展,东方体育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在发展现代体育文化的同时,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体育文化和保护民族体育传统文化的崛起与传承,共荣同发展的理念,注重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崛起显得更为重要。本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使更多的国人了解自己的体育传统文化,重视传统体育文化的存在意义和对体育文化生态环境发展的促进作用[6]。体育文化多方面的宣传和传播对加强民族团结力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竞技比赛中体育场馆的布置建设、体育广告、赛事吉祥物的设计、场地国旗的萦绕、比赛结束升国旗奏国歌等文化元素,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体育竞技比赛的感召力、至高无上的荣誉感和民族的自豪感,以此促进民族团结,提高体育文化的发展,加强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体育文化发展有利于我国综合实力提升,同时有利于我国发展成为文化强国。

3. 体育文化主体的三位性内涵

体育文化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主体自我进行身体改造和意志品质完善的过程中产生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体育的发展是由不同主体推动和创造而发展起来的。个体、群体、国家从不同层面和层次上推动着体育的发展和进步。

体育是人类对周围环境适应的产物,在发展过程中体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结构和功能及文化,最终形成了体育文化。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包括了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7]。体育文化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育文化发展观,注重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体育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协调统一,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有序、健康、协调发展,为了培养具有体育文化素养的全面性社会群体。通过体育手段,不仅通过体育锻炼身体、学习基本技术技能,更重要产生了体育精神、意识、意志品质,最终实现了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两个子系统的协调统一[8]。

体育文化生态是指体育文化各构成要素之间、体育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体育文化与其他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和制约而达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状态。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对生态系统的进行微观与宏观层面的分析,体育文化生态主体是人,通过体育文化生态个体、体育文化生态群体、体育文化生态国家三个不同层次的体育需求,根据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发展体育事业、最终满足自身的需要。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要保证三者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流动、转化和输出,进而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9]。

(1) 体育文化生态的个体主体

从原始社会开始,体育的雏形已经慢慢显露出来,原始人类猎捕、采集食物中都夹杂着体育运动的成份。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推进,体育的功能以及体育文化的作用逐渐凸现出来。体育文化生态个体是指处在体育运动中,在参与体育运动地位、能力、作用上有区别和有生命的人。人类的发展衍生出了体育,体育存在和发展源于人类的需求。长此以往,体育也就拥有了自身的机构和功能,形成了体育文化,并且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索、研究,体育的各种功能都被挖掘出来。由于受文化、生活习惯、地域和环境差异的影响,各地体育文化是不同的。作为体育文化生态主体的个体角色主要是通过体育的基本功能满足其需求,主要变现在满足个体休闲娱乐的需求、强身健体的需求、体育审美的需求。娱乐需求反映了人类最原始的嬉戏本能,而体育运动不仅满足了人们这种需求,还能满足随着社会发展产生的新需求。计划社会与经济社会的转型与改革影响着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表现在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意识以及价值观念在转型过程的改变。文化的影响力日趋明显,人作为文化影响的受体,同时也是文化塑造的主体。对其的影响主要源于人与其人以外所有关系的结构与功能,体育运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处理一些关系,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0]。物资社会的追求到精神和文化社会的诉求,代表着时代的进步,从人的基本层面的体育满足到人们在体育娱乐中享受需求。正是由于体育具有既可以满足个体基本层面的需求也提供了人们精神娱乐享受的场域环境,使体育文化生态中物质流和能量流在信息流的促进下从一元化向多元化、层次化的转换。通过参与体育的过程娱乐身心、疏导情绪、缓解压力、陶冶情操、培养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提高自身的体育修养,感受到自我存在价值。

(2) 体育文化生态的群体主体

群体也称为“社群”,从广义上讲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11]在体育领域中,我们将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结构相对稳定的、进行体育锻炼的集体成为体育群体。由于各类知识群体年龄、知识结构、经济条件、专业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体育群体并非只一个在各方面都统一的集体,其内部又因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而分为多个小的体育群体。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为时空概念所困扰,科技带动着人类生活与社会文明的进步,但同时也增加了继续前行的威胁与挑战。根据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理论,我们将体育群体划分为初级体育群体、正式体育群体、非正式体育群体。体育群体的发展反映了人们的归属感,是人的社会性表现[12]。各类体育群体活动为人类归属感的体现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同时体育文化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精神文明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发展过程中的21世纪,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类开始追求体育回归自然及自身的发展,竞技体育的各种作用逐渐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强调群众体育的作用。群众体育的发展无疑是当前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非正式的群体组织以自身的自主性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这种群体也是增强、完善人自身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有利于保持人与人正常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经济社会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注重体育群体的发展促进良好生态环境的发展,更好地维持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

(3) 体育文化生态的国家主体

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最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有国家强制力和行使这种权利的干部,还有实现这种权力的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强制机关。在体育领域,人们的体育需求同样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作为一种社会化现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政治和经济方面。政治意志需求方面,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国家的世界地位,迫切需要与外界沟通,由于竞技体育的特殊性,当时成为了国际政治斗争的工具。通过体育国际赛场各国展示本国的精神。体育一度成为了最佳的国际交流、展示国家实力的时代性工具。但随着经济、信息、科技时代的更迭,世界各国的体育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的趋势逐渐弱化。体育的国家政治需要慢慢淡出主流,而体育的经济价值凸显。体育产业的兴起,不仅丰富了群众体育健身的大环境、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更主要是推动着国家经济的前进,国家兴盛,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和政策驱动,体育产业成为了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体育文化主体的三位一体互动关系对于维持系统内部各要素、体育文化和其他文化、体育文化和环境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每个人都以个体存在,同时又作为群体中的成员而存在,群体中如果没有个体,就不能形成群体,所以应以辩证的思维去分析问题,因为群体正是由无数个体集合而成的,所以群体是个体的群体[13]。体育文化系统内要坚持个体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保证三者之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有效流动,争取每个主题的利益都够实现。同时,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应该注重个体、群体主导体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时代赋予了体育的历史使命,可以突出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的本质关系及互动关系。

猜你喜欢

群体体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谁远谁近?
我们的“体育梦”
为特殊青少年群体遮风挡雨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